营造思考的平台 创设生动的课堂

时间:2022-08-26 09:45:13

营造思考的平台 创设生动的课堂

【摘要】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教师该如何去点燃这颗火药呢?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思考的平台,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改变传统课堂的沉闷气息,由此我们将收获很多精彩的意外,课堂也将由此变得灵动而富有生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思考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

【关键词】思考平台生动 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6-0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到学校里来,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智慧就不应用到记忆上,而应用到思考上去。

爱因斯坦也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感情,他就丧失了在心灵深处的神圣的战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

其实,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教师该如何去点燃这颗火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这就需要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思考的平台,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改变传统课堂的沉闷气息,并能收获很多精彩的意外,课堂也将由此变得生动,富有生命力。在此仅结合我的几个教学片断谈谈如何在历史课堂为学生营造思考的平台,创设生动的历史课堂。

【片断一】

在教学《两汉时期频繁的对外交流》这块内容时,我先呈现课题。

问学生:看着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历史课学习解决哪些你感兴趣的问题?

这下,学生的思维火花瞬即被点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很多问题:"这里的对外指的是哪些地方?""对外交流些什么东西?""当时是怎样进行对外交流的?""为什么两汉时期对外交流会频繁?""频繁的对外交流有何影响?"

对于学生提出的"对外指的是哪些地方?"这一问,我出示下图,引导学生自己从图上去感知。

教师总结:向北与匈奴交流;向东与朝鲜、日本交流;向西就是开辟了丝绸之路。

然后,问学生,你们最想了解哪个方向的?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丝绸之路"。

我又追问学生:对于丝绸之路,你们又想了解些什么呢?

学生的质疑热情更高了,提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丝绸之路是怎么来的?""当时为什么要开辟这条丝路?""为什么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交流的有哪些东西?""丝绸之路的开通有怎样的影响?"

事实上,这些问题也正是我预设中要让学生了解的,我根据预设的资料让同学分小组选择问题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十分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我的感悟】:自主质疑,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问题,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课堂教学调查表明:教师采用描述、讲解的方法,学生兴趣率最高达到85%;而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的兴趣率平均高达95%-100%。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充满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最受学生的欢迎。在本节课中,我更采用了让学生自主质疑的方式,把设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实学生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在我的教学预设中也早已想到,但如果这些问题由我抛给学生,学生虽然也会思考,但却是一种被动思考,现在让学生自主质疑,虽然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但学生却是带着一种急切的渴求心理走进学习过程,学习的主动性油然而生,在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过程中,历史内容将不再艰涩,历史学习将不再枯燥,课堂里处处涌动着四射的活力。而且当所有问题都被探究完后,我能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得到他们对获得了新知的。

【片段二】

在教学《古代中国的科技典范》中关于中国印刷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时,针对学生提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各有怎样优缺点"的思考,我采用了让学生实践体验刻字的教学活动:

(1)把全体同学分成A、B两大组。每大组内又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

(2)每四人小组发给写有1234、4231、2341、1432四组数字的白纸一张,印泥一个。

A组:四人小组内每个同学发一块大橡皮,每人在四组数字中挑选一组数字刻在橡皮上,然后再通过印泥呈现在白纸上,限时2分钟。

B组:四人小组内每个同学发一块小橡皮,每人在1、2、3、4四组数字中挑1个数字刻在橡皮上,然后四个数字灵活组合成四组数字,通过印泥呈现在白纸上,限时2分钟。

师:巡视指导观察,等时间到,就要求学生停止刻字。

①先叫学生判断他们各自体验的是哪种印刷术?(大橡皮的是雕版印刷术,小橡皮的是活字印刷术。)然后检查两大组完成情况。

②采访没有完成的小组(雕版组)的原因,从中分析出雕版印刷术的不足。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手抄相比,要肯定它的进步之处。

③再采访完成任务的小组(活字组):你们觉得你们这种印刷术可以弥补雕版印刷术的哪些不足?

由此,学生就可以真切地感悟到活字印刷术的先进之处: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我的感悟】:动手实践,加深学生的思考烙印

苏霍姆林斯基层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加强动手实践,让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有个亲身经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方法。以前同样教学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这一内容时,我往往会出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流程图片,然后让学生自主谈谈雕版印刷的缺点、活字印刷的优点,虽然他们也能分析出来一二来,但因为缺少真实的感知,他们所获得的思考感悟并不深刻,许多历史知识在他们脑海中犹如浮云掠过,难以留下恒久的记忆。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靠他积极的思考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实践体验就是最积极的思考过程。而且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历史的课堂处处洋溢着生动的气息。

【片断三】

在教学《西方文明的摇篮》一课中关于雅典民主制度内容时,我作了如下设计:

1、呈现雅典的地图,请学生在读图基础上分析雅典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这样的环境特点对雅典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沿海,交通便捷,便于发展商贸,经济繁荣)

2、经济繁荣的雅典又是怎样开展政治管理的呢?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说说雅典的城邦管理特点。(引导学生感悟出雅典城邦管理的民主特色)

3、追问:那么,雅典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民主管理制度呢?

老师在此提出这样的探究性问题,也可以培养学生在感受历史现象时要学会思考背后的原因的历史意识。但因为教材中没有直白的文字可以提供给学生参考,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个难题,会觉得无从下手。 我就向学生提供了一幅来自图册的图片(如图),提问:

(1)图中的人们正在从事什么活动?

(2)雅典的贸易为什么会兴盛?

以上两问有之前的学习作铺垫,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

(3)在商贸活动中大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学生很自然地可以回答出公平、公正。

长期以来经济生活中形成的公正、公平观念深入人心,很自然地在政治生活中也要求公平、公正,而且当时雅典是城邦国家,小国寡民,这就有了民主的可能。

通过以上三问的启发引导,对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成因探讨题也就很自然地迎刃而解了。

【我的感悟】:挖掘教材,拓展学生思考的深度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的新教材已经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教材图文并茂,呈现方式丰富多彩。但有些历史内容的描述却十分简单,学生难以通过这些只字片言获得深层思考,所以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究,使学习的内涵丰富起来。

在教学雅典民主制度这个内容时,许多老师会采用学生表演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雅典的民主制度,但他的教学仅止于此,却没有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入,即分析雅典为什么会崇尚民主?确实,教材中也没有涉及这个问题的文字表述,但不引导学生探讨这个问题,我觉得对雅典民主制度的教学是不完整的,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与实质,学会纵深思考,这样的历史课堂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课堂。适度拓展教材,挖掘教材深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的深度,让历史的课堂因为有知识的厚度而富有活力。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搭建思考的平台,在预设目标的实施中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和生命的亮丽,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

上一篇:浅析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下一篇:探讨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疏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