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时间:2022-08-26 09:04:19

如何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摘要:工程技术管理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建筑企业必须全力以赴做好的重要工作。文章就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进行讨论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途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现状

我国建筑公司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部分建筑公司在进行技术管理工作时为减小成本, 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程,盲目抓进度,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现场施工进度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工程的进度,并审查施工单位的进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建筑公司只有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为追求经济效益,急于求进,忽视成本与市场。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我国建筑行业所使用的制度大多是总分包, 但是建筑企业的硬件设施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因此通用管理体系的建立存在很大的困难,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就难以保证技术管理水平。其次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制度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很多的建筑单位通常采用国家标准进行管理,但是施工单位内部之间并不会划分各岗位的职责,一旦出现出现问题难以追究责任。我国建筑行业各项目责任没有明确到个人,虽然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相关的系统制度,但是在信息的传递中仍然会出现一些失误之处,导致业务指导脱节,甚至在施工现场出现单打独斗的现象。对于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若不能进行很好地约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我国建筑行业往往是大量工人参与其中,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因此在现实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往往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建筑公司的生命主要表现在工程质量方面,高水平的工程质量不仅仅能让客户满意,另一方面还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建筑公司的工程质量管理不科学, 很多地方都需要完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存在材料管理不当的问题,具体而言,现场施工材料分类凌乱不堪,没有对材料的种类等进行统计,各类材料等杂乱地放在一起,多数单位都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来对物料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会对物料管理造成一定麻烦。

二、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改善策略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是工程施工的基本场所,现场管理井然有序,各种设施器材安置科学合理,是保障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维护施工安全的重要方法。施工管理单位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和现场实际环境合理设置现场布局,对各种设施设备、物资器材的摆放安置进行明细规范,并根据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予以及时调整。要确保施工临时道路通畅,路面压实,压平,必要时可以使用混凝土浇筑路面,不能有杂物堆积影响交通;做好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设计安装工作,并确保正常使用,建筑物周围要设置散水坡;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收集散落的工程垃圾或废弃物,要选择合理位置集中堆放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并及时处理;施工场地周围要设置围挡,高度应达到2.5 米以上,并涂装成显眼的白色;围挡上要显著表明工程的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内容。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尘土飞扬、泥浆洒漏、污水外流、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现象发生。设立现场检查制度,每天按时进行施工现场巡检,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施工人员绩效考评范围之中,检查结果定期公示。做好原材料的对方安置工作。原材料根据种类、规格按类堆放整齐,用时及时清理边角料,保证现场整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砌筑灰池,布局合理,保证安全、整洁,规范施工,防止材料散落。施工设施设备、大模、砖央等集中堆放整齐。大型模板按照正确的角度成对摆放固定。各种设备组件按照规格和种类分门别类放置,切勿混杂。木材等物料分类堆放成方形,用途专一,不能混用。各类混凝土构件也要按照类别大小堆放整齐。楞木垫头上下对齐放稳,层高要符合要求(多孔板不得超过12 块)。钢材、成型钢筋及其他制品都要按规格摆放整齐,其中木制品要做好防水、防潮和防火处理,以免遭受侵害影响使用性能。其他有特色要求的材料也都要严格按照相应保管制度规范放置,并根据要求做好各自防护措施。施工现场人员密集,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在进行施工现场规划时,要对施工现场卫生情况予以重点考虑并制定相关措施。要有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及保洁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工作;制定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定点设置饮水用具,饮水桶要做好密封,防止污染,杯子要及时清洁消毒,防止成为疾病传染源;设置工地厕所,专人管理清洁;夏季要做好蚊蝇防治工作,保证落实措施。生活垃圾要定点投放,集中处理,防止逸散。

2、加强专业工程间的组织协调

在实际工作中,施工现场内往往同时存在多个专业工程,其间在作业空间、人员、设施设备和材料等方面存在交叉使用的情况,非常容易发生互相抵触影响的问题。为保障各项工程都能顺利实施,加强各专业工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必不可少。进行专业工程协调,必须要围绕工程的质量目标,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与方法,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采取妥善周全的措施,防止因协调不良造成施工混乱。首先要保证施工设计的质量水平,避免因设计问题导致协调工作量无谓地增多。图纸会签工作是做好专业协调的重要环节,由于设计图纸包含多个专业的内容,由于设计人员对于非本专业的内容的不了解,设计图纸中各专业的衔接部位就有可能不够严密完整。图纸会签的作用之一就是查找出这些问题,并及时整改,保障图纸质量。另外,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也具有各专业技术协调的功能。图纸会审会对各专业工程的交叉部分进行重点审查,查找深层次的问题,并进行整改。技术交底是通过让施工人员对设计意图有个全面清楚地了解,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工序的要求有个明确的认识,从而减少各交叉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进行技术协调管理时,要防止令出多门的现象,要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确保施工目的明确。为保障技术协调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用规范的制度来约束人员的行为,降低施工对人员配合的需求,减少管理难度。要组建项目管理领导机构,通过系统的管理机制对人员、设备、工序等予以实时调整,保障各工序施工顺利有序。

3、实施工程质量责任制

建立实施质量责任制,是提高技术措施落实效率,保障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首先将施工任务和质量目标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到班组、人员,同时做好施工验收工作,对于不合格的施工工序,必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项目投资方和施工方要加大协调力度,明确划分责任区域,遇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出现推诿扯皮现象。要杜绝形式主义,扎扎实实做好验收、审核、整改各道措施,力争通过严密的质量责任体系,将工程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对于发生的问题予以及时整改,消除不良影响。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高水平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保障工程高质量如期竣工的重要方法,也是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力措施。建筑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入研究,探索实践,提高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才能够在今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绍哲. 如何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技术管理[J]. 河南科技,2014,(16).

[2]李浩明.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科学管理[J]. 科技信息,2012,(29).

[3]高德先.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科学管理[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

上一篇:京沪穗骨干传输网上海局建设方案研究 下一篇:市政道路路面养护维修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