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手工图画书”

时间:2022-08-26 07:51:20

我的第一本“手工图画书”

本刊特稿

【编者的话】 在习作课堂中,怎样指导学生《给自己画像》?特级教师郭学萍独辟蹊径。她引导学生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介绍自己――制作“手工图画书”,旨在让学生在写作、绘画、设计制书的综合学习实践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收获,既锻炼了表达能力,感受到习作的快乐,增强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又从“做一本书”去认识书,爱上书,爱上阅读。在由“读”时代走向“阅”时代(也称“读图”时代)的今天,郭老师的这种探索,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课本里有一篇习作的写作要求是“给自己画像”,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

生:大家好,我叫李可欣。我有一张圆圆的猫咪脸,同学们都觉得很可爱,我却希望自己的下巴能像范冰冰一样尖尖的。我个子不高,皮肤很白。我的眼睛很大,像两个晶莹透亮的玻璃球,可是因为小时候虹膜没长好,所以是琥珀色的。我的爱好是弹古筝,吹长笛,写毛笔字。

师:下面再请一个男同学来给自己画个像。

生:我有一双小眼睛,一张大大的嘴和两条像月亮的眉毛。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捉坏蛋的警察。我最喜欢钓鱼,因为钓鱼不仅可以提神,还可以养身。我叫王星。

师:两位同学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自己。说得都不错。这种用语言文字给自己画像的方式很“常规”。文贵在新,习作的创新就在于要敢于“打破常规”。你们想知道长辫子老师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吗?(板书:打破常规 介绍自己)

二、 出示范本,猜读激趣

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图画书”)看,这是什么?

生:一本书。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书噢,这是我自己做的一本书,奇怪的是,这本书居然没有名字。还是让我们打开看看吧!(出示图1:一轮满月)

师:这是什么?我为什么要画这个东西?

生:这是月亮,因为你喜欢美丽的月色。/这是一轮圆圆的月亮,因为月圆之夜便是团圆之时,老师很喜欢一家人在一起的情景。

师:究竟是什么呢?我暂时不揭开谜底,大家继续往下看。(出示图2:一幅窗帘)

师:这又是什么?

生:这是一幅漂亮的窗帘,点缀着好看的流苏,老师喜欢把自己的家装饰得漂漂亮亮的。/这有点像老师的长头发。

师:也许噢!我们接着往下看。(出示图3:一对星星)

生:这是两颗闪烁的星星,老师是一个浪漫的人,喜欢看窗外天上的星星。/这是闪闪发光的钻石,老师可能想要一枚美丽的钻戒。

师:如果能有这样一枚钻戒,确实不错!接着往下看。(出示图4:一串珍珠)

生:这是一串晶莹夺目的珍珠,和老师脖子上戴的珍珠一样。/老师的牙齿很白,就像一颗颗洁白的珍珠。

师:牙齿如珍珠般美白,怎么听着像广告词?接着往下看。(出示图5:一串音符)

生:这是一串音符,老师喜欢唱歌。/老师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每天的心情都非常愉快。

师:生活的本质是辛苦的,保持快乐的心情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主选择的。再往下看。(出示图6:一条丝巾)

生:这是一条绸带,难道老师喜欢绸带舞?/我觉得这是一条丝巾,因为老师很喜欢戴围巾。

师:相处久了,你们都成了我的知音。继续往下看。(出示图7:一本书)

生:这是一条书虫,说明老

师很喜欢看书。

师:如果说我是一条大书虫,你们就是一条条小书虫,我们一起看最后一幅。(出示图8:一个小女孩躺在山坡上的景象)

生:老师喜欢无忧无虑的生活。/老师喜欢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云,很惬意。

三、 揭示内容,示范欣赏

师:你们看到这么多东西,有很多的想法。现在,我要公布答案。请八位同学开火车连起来读一遍。

(出示图1-图8的图画和文字。学生读文字)

生:我的脸圆圆的,笑起来像一轮满月。(图1)

生:我喜欢留着齐眉的刘海,长长的头发像窗帘一样向两边分开。很多人都喜欢叫我“长辫子老师”,其实准确地说,应该叫“长头发老师”,因为我很少扎辫子。(图2)

生:我非常喜欢小孩子,只要一看到他们,我的眼睛就会像星星一样闪烁着光芒。(图3)

生:我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如果有人想用“妙语连珠”来形容我,应该不算过分吧!(图4)

生:我喜欢听音乐,尤其喜欢听诺纳琼斯的《Don’t know Why》。她的歌声空灵而具有穿透力,就像潺潺的流水缓缓地漫过湿润的青石板,让我感受到一份松弛。我还喜欢听朴树的《生如夏花》,常常听着听着,眼泪就下来了。所以,别人都说我太感性。(图5)

生:我是典型的“丝巾控”,并且偏爱长丝巾。我承认我总是抵挡不住丝巾的诱惑,只要看上了一定要买回来。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条丝巾,因为我从未认真地数过。但是,如果每天换一条丝巾的话,我可以做到两个月不重复。(图6)

生:我是一个十足的“大书虫”,对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虽然我已经工作很多年了,可我依然保持着上学时读书的样子。我喜欢每天背着一个装满书的旅行包,只要一有机会,便要把包里的书拿出来看一会儿。好几次因为太过于专注,以至于坐过了车站。(图7)

生: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人。小时候,住在乡下。我喜欢躺在长满绿草的土坡上,任小草挠着我的脸,痒痒的;任泥土悄悄粘在衣服的一角,软软的。我一边聆听着着草丛中微小的声音,一边看天空的云彩,把它们想象成童话中的城堡、王子和公主。想着想着,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云,和它们欢乐地舞蹈……(图8)

四、 封面封底,个性设计

师:噢,原来我画的就是自己啊!像这样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的方式,就叫“图画书”或者“绘本”。 当然,作为一本完整的图画书,还需要有什么?

生:“封面”和“封底”。

师:有了封面,还得有书名。请大家帮我想一想。

生:长辫子老师、大书虫、丝巾控、音乐迷……

师:在这些题目中,最有特点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生:我觉得“长辫子老师”这个书名最有特点,因为老师的辫子很长,一般人没有这么长的辫子。

师:我自己也喜欢“长辫子老师”这个书名,因为在我的一篇童话连载中,主人公就是“长辫子老师”,她理解儿童,有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是同学们心中渴望的老师的样子。(出示封面)

师:作为一本书的封面,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要忘了,那就是署名。譬如,这本书的文、图都是我――同一个人,就署名――文・图/郭学萍。(出示封底)

师:封底是一本书整体美的延续。封底设计是创意的延伸。下面给大家看一看我的这本图画书的封面和封底设计,也许能给你一些启示。(出示图9)

五、独立创作,随机点拨

师:现在,我的这本图画书就做好了。对于我来说,这就是《给自己画像》,就是一本关于我的独一无二的、举世无双的“自传”。你们也想像长辫子老师这样给自己做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图画书吗?

(生独立创作,师来回巡视,随机点拨)

六、媒体展示,分享交流

[展示交流学生作品1]

《我的自画像》 作者:严艺凡

生:(读图画书上文字) ① 我呢,比较瘦。所以爸爸总想让我多吃点,可是我怎么吃也吃不胖。你说,这是不是

封面、封底展开图(图9)

(图8)

本刊特稿

我的福气呢?我呀,喜欢扎两个小辫子。因为我的头发不长,扎起来,就会往上翘。// ② 嘿嘿,我的眉毛细细的、淡淡的,很精致。两只眼睛大大的,又黑又亮。我很可爱呢!// ③ 看!这是我的房间。有不少蓝色哦。蓝色,可是我最喜欢的!因为,那是天空的颜色,纯洁得一尘不染。// ④ 这是我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我爱读书,常常一直读到深夜。// ⑤ 我喜欢游泳,喜欢被水拥抱。也喜欢浮在水面上。更重要的是:水是蓝色的,那是天空的颜色。// ⑥ 我爱吃鱼!喜欢鱼鲜美的味道、细嫩的肉质……更重要的是:鱼生活在水里,而水是蓝色的。// ⑦ 我想要一件这样的裙子,那些蕾丝花边好漂亮哟!更重要的是,这是我最喜欢的蓝色。

生:严艺凡的特点非常鲜明,尤其是喜欢蓝色这个特点,贯穿了这本书的始终。

师:我也觉得这个特点抓得非常好,典型且集中。

[展示交流学生作品2]

《我的自画像》 作者:王星

生:(读图画书上文字) ① 我的脸就像这个苹果,红通通的,很可爱,人见人爱。// ② 我的头很像一只刺猬,摸着会感觉痛。// ③ 我喜欢跑步,这也是我的强项和梦想。// ④ 我想上天,到云上玩。// ⑤ 我想坐飞机,因为从我出生到现在,没坐过一次飞机。// ⑥ 我还想当顶级饭店的厨师,品尝并做出美味。// ⑦ 这就是我――一个活泼男孩――王星

生:王星的图画书很完整,有封面,还有封底。

生:王星画得很好玩,书中的人看上去好幼稚,书中的语言也很简洁。

师:和你们一样,我也被这些笨笨拙拙的图画和文字打动了。

[展示交流学生作品3]

《我的自画像》 作者:王子希

生:(读图画书上文字) ① 我很喜欢狗。同时,我也是一个财迷,总幻想着自己的狗是只招财狗。// ② 我的腿并不长,但跑得挺快,别人都很羡慕我。// ③ 我喜欢乡村。那里有清新的空气,一株株挺立的农作物都让我流连。我嘴还很馋,玉米可是我的最爱,婆婆种了一大片呢!// ④ 我的性格很好,柔情似水,觉得同学们都是那么可爱,家长是那么温柔、和蔼。我也会温柔、有耐心地对待每件事。// ⑤ 我的美术不错。画的画挺好看。不过我爱偷懒,老师让我挑一幅画参展时,我往往会挑最简单的。// ⑥ 我爱自然,我喜欢自由自在。// ⑦ 我的内心正在蓬勃生长。

生:建议王子希把图2和图1的顺序对调一下,先介绍他的外貌特点,再介绍她喜欢小狗的特点。

师:我也觉得这样调整一下,更好!

生:这本图画书的最后一句话有些看不懂。

师:虽然最后一句话有些同学不太理解,我却非常喜欢,在我看来,生命是美好的,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在蓬勃生长,包括内心的渴望、梦想。

(继续展示学生的“手工图画书”作品4、 5,组织交流讨论。略)

七、 总结下课,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给自己画像》,是尝试着做了自己的第一本图画书。有的同学动作快,当堂完成了自己的创作,有的同学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没关系,今天回去后,没有完成的同学继续完成,已经完成的同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没来得及上色的,可以给你的作品涂上颜色,没有封底的,可以加一个封底,我想尽快看到每一位同学的作品。

(郭学萍,特级教师、南京市下关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上一篇:建构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 下一篇:师生对立情绪的成因及消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