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新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8-26 07:46:57

传染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新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分析及对策

【摘 要】分析传染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血源性疾病对新护士的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新护士的防护意识,保护其身心健康,减少职业暴露。

【关键词】传染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血源性疾病;新护士;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459-01

我院为全军唯一一所传染病医院,目前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且我国是病毒性肝炎乙型的高发区,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血源性疾病的危害。我院CSSD于2010年开始实施集中管理模式,负责所有科室重复使用器械、器具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因此供应室是污染物品的集中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院的快速发展,CSSD吸收了大批新毕业护士,新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意识淡薄,为了提高新护士的防护意识,保护其身心健康,减少职业暴露,我院针对血源性疾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1 感染原及感染途径

1.1 血源性病原体 最常见及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在传染病医院此类患者占院总患者的85%以上,CSSD回收的器械不可避免的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它分泌物所污染。而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职业因素[1]。

1.2 感染途径 锐器伤结合病原微生物侵入,是传播血源性疾病的重要途径。CSSD护士在对污染器械、器具的回收、分类、清洗、检查、装配及包装过程中,有可能被针头、刀片、锐利器械等损伤皮肤或粘膜致感染而造成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

2 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原因分析

2.1 新护士的角色转变不到位 新护士刚从学校毕业,还不能马上适应由学生的身份到医院护士身份的转变。

2.2 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不熟练 新护士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处理突发事件。学校不注重CSSD的实习阶段,安排时间短,甚至不安排。

2.3 自我防范意识淡薄 新护士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欠缺,自我防护认识不足,还有部分人员虽然能认识污染器械损伤造成的不良后果,但心存侥幸,认为一次、二次不按照规范要求操作,感染的可能性不大。图省事不使用防护用品或不按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2.4 缺乏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程序 缺乏相关规章制度、操作流程; 医院感染控制部门不能及时给予相关支持;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预防措施,致使感染发生率增加。

2.5 工作压力大,心里素质差 面临新的环境,工作量大,害怕不能胜任份内工作,情绪紧张,不能很好的按照工作流程要求操作,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3 职业防护措施

3.1 加强实习阶段的学习 学校及医院应重视实习护士在CSSD的学习,延长在CSSD的实习时间。使其在实习期间对CSSD的工作熟练,掌握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带教老师应给予实习生防护指导,检查实习生遵守安全操作及标准预防的情况:有无双手回套针帽,医疗锐器的使用和处置的方法是否正确。

3.2 加强岗前培训 培训教育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之一[2]。新毕业护士初到医院,必须经过医院规范的职业防护岗前培训,包括理论和实操。培训内容: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有哪些,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3.3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护理部、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应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常见血源性疾病传播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按要求穿戴手套、口罩、防护眼罩、防水隔离衣、面罩、防水鞋等防护用具。如:接触污染器械时必须配戴乳胶手套,穿戴隔离衣、口罩;用镊子夹取污染针头、刀片和锐利物,并放入锐器盒。

3.4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组织新护士学习培训标准预防相关知识,提高认识,树立标准预防观念,自觉执行相关制度及技术规范。标准预防是针对经血传播疾病的最有效防护措施。

3.5 制定锐器损伤应急预案 如果发生锐器损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出血,应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行伤口的局部按压;冲洗完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眼部粘膜,应使用洗眼装置清洗干净。并上报护理部,需进行药物阻断的应在24小时内执行。

3.6 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医院在新护士入科前应进行查体,建立健康档案,注射乙肝疫苗以防感染,并定期体检。

CSSD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源性职业暴露是CSSD职业安全的重要问题,加强对新护士职业暴露的培训,提高职业暴露防范意识,加强职业防护,以减少职业暴露,保护其身心健康,能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献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性职业暴露分析及对策[J] 全科护理2011年4月第9卷4期上旬版:907.

[2] 吴晓英,缪李丽 加强医学实习生职业防护教育的思考[M] 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5月第8卷第14期.

上一篇:产科医疗纠纷现状分析 下一篇:术中访视遇到的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