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设计中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探析

时间:2022-08-26 07:36:30

动画设计中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探析

一、我国动画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动画事业曾经在动画领域内占据领先地位。上世纪20年代开始,我国动画事业不断发展,在动画领域内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动画题材的丰富性、动画形象的生动性、动画内容的生动性都使得我国动画声名远扬。在我国动画的发展史上,大量的动画作品成为众人皆知的经典作品,如《三个和尚》《猴子捞月》等。这些动画都是从中国民族文化中选取题材,并通过动画形象的塑造使得民族文化精神形象化、具体化。但是进入80年代以后,动画市场设计人才的短缺、创新能力缺失、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位使得动画市场开始趋向落后。另外,日本动画及欧美动画开始积极创新,大幅拓展其动画市场,我国的动画消费市场遭到挤压。日本动漫以更加先进的动画技术、更加流畅动画画面、更加完善的动画品牌制度促进动画产业化的发展,这也导致我国动画市场丧失了其发展优势,动画市场几乎被日本及欧美的动画完全占据。当前我国的动画市场虽然也设计出了不少的动画作品,但是这些作品都以低龄化的育儿题材为主,儿童们都动画的观看兴趣并不高。现代动画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也不愿意从文化形式上进行创新,因此,虽然动画越拍越多,但是动画作品的质量差强人意。而日本及欧美动画在中国的渗透不仅仅占据了大范围的中国市场,也以动画为载体不断向中国民众渗透其文化意识及价值取向。面对动画事业的衰落,如果我国动画设计者不能勇于创新,积极拓展,深入挖掘,那么中国动画必然无法超越其他国家,甚至会被其他国家动画产业吞噬掉。

二、将民族文化应用于动画设计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拓展动画设计领域,促进动画形象创新。将民族文化应用到动画设计领域能够为动画设计者提供开拓创新的思路,能够引导动画设计者的设计理念,防止动画设计者一味照搬日本及欧美的动漫风格,过度重视对技术的引用,促使我国动画事业的特色化发展,推动我国动画设计民族特色的渗透,保持我国动画发展的独立性,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从而在国际动画市场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二)激发民众文化认同感,提高动画设计的传统魅力。我国传统的动画设计中,往往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中寻找动画素材,挖掘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中国文化精神,将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渗透到动画形象的设计中,我国的动画艺术作品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识形态及深厚的历史底蕴。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民精神意志的象征,也充分代表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如果在动画设计中引入民族文化,就能够充分激发中国民众的情感,促使中国民众发挥自身的情感引导,增加动画设计的亲民感,激发民众文化认同感。

三、动画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应用策略分析

(一)挖掘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提高动画文化底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许多具有典型民族性色彩的文化因素能够运用于动画设计中。因此,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产业就需要从我国的民族性出发,将具有文化积淀的中国元素引入到动画设计中,并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现代化传播方式的诱导,推动综合3G技术与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风格,实现动画设计领域的创新和突破。例如,环球数码动画设计公司设计和推出的《桃花源记》以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水墨画为背景,并通过现代技术将皮影文化与剪纸艺术结合进来,以现代文化精神为指导,塑造出一系列具有画面管、形象感、动作感的动画人物,并通过细节的打造、场景的布置为民众展现了一个具有写意色彩的水墨动画,为民众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桃花源文化体验,激发了民众对小桥流水般静谧环境的追求。

(二)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吸收日本动画设计理念。要促进我国动画事业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对先进技术的运用,更不能脱离现代化动画设计理念的指导。因此,我国的动画设计者要充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要重视对水墨画、剪纸、皮影等文化艺术形式在动画设计中的运动规律,并结合先进的三维技术,利用先进的动画设计软件,强化对人物动作的捕捉,发展具有现代化特点的中国民族动画,提高中国动画对民众的吸引力,激发民众的观看兴趣,拓展我国动画的国际市场。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动画设计人员要充分拓展设计思路,积极进行创新和发掘,以多维度的视角发掘中华民族的审美特点,加强对民族文化中动画元素的探索,利用先进的技术发展中国民族特色动画事业,塑造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作者:单丽 单位:山西省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

上一篇: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下一篇:金代初期民族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