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管理视野下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构建研究

时间:2022-08-26 04:47:47

生涯管理视野下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构建研究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问题实质上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问题。无论是专职辅导员还是兼职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否获得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这支队伍的战斗力。本文结合辅导员的实际情况,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阐述辅导员在工作中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辅导员 生涯管理 职业幸福感

生涯管理是组织提高其雇员保留率的一个重要武器。生涯管理,大多数情况下所指的是职业生涯管理。在现代组织中,个人最终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负责,这就需要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力、兴趣、价值观等,以便制定目标、完善职业计划,因此组织要提供员工感兴趣的有关组织工作、职业发展机会等信息,帮助员工作好自我评价、培训、发展等。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时,职业生涯管理就会意义重大。个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会极大地推动职业幸福感的产生。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其职业幸福感将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当前影响辅导员获得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1.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工作角色清晰度不明朗导致的工作焦虑影响职业幸福感

高校扩招后出现“一快一慢”的问题,即一方面是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配备没有及时跟上。辅导员的配备不足,导致辅导员整天浮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表面上,仅仅忙于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时间专心地研究、体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奥妙。所以,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进而也很难感受到职业幸福感。

2.生涯未定向带来的焦虑严重影响职业幸福感

辅导员尽管已经入职,但是从学校目前情况来看,部分辅导员对自己在学校可能会有的发展机会不了解,另外一方面,高校也属于体制内的机构,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行政职务的升迁决策权并不在自己,所以可控性较弱。这也就导致了辅导员难以主动把握自己发展的进度。另外,如果辅导员在高校要走专业技术职务,但是辅导员承担了更多的繁重工作导致科研和学习时间不充裕,造成思想不稳定,没有稳定的思想就不可能有职业幸福感。

3.新进辅导员工作经验缺乏导致的工作焦虑影响职业幸福感

大多数是刚进校的教师,年纪轻,阅历浅,业务知识欠缺,工作方法不灵活,缺少艺术性,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在学生中威信不高,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也就没有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二、辅导员构建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1.从学校层面

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理念推进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构建,加强教育培训,让辅导员学会自己规划职业生涯,清晰地认识一切工作任务和目标,了解学校的职业发展路径。

(1)帮助辅导员清晰认识自己的职业角色。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2)帮助辅导员厘清工作任务和目标。高校对学生工作思路不清晰,目标不明确,把辅导员与“消防队员”、“高级保姆”、“宿舍管理员”相提并论,辅导员对自身工作难以驾驭或无能为力,这种吃力加上很难在短期见成效的工作难免不让他们产生厌倦情绪,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必须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3)建立激励机制。在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强化思想政治素质、弘扬敬业奉献精神的基础上,将激励机制有机地贯穿于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之中,动员全体辅导员参与激励,并在最恰当时机,给予最佳激励组合,形成他励、自励、互励相统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学生辅导员激励氛围,关注对辅导员个体价值的认可。

2.从辅导员个人层面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强调“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从辅导员个人的层面来讲,要获得职业幸福感,必须先“修身”,找到自己内在影响自己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原因,进而在工作中不断地矫正以达到这项工作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在学校为我们营造的良好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1)认清辅导员的角色和其他工作角色的关系。辅导员队伍由专职与兼职构成。对专职辅导员来说,他们要做的是在现有辅导岗位上做好职业开发工作。而对于由专业教师担任的兼职辅导员,则需要协调好专业教师、实验人员等身份与辅导员的工作角色和时间分配,为做好辅导员工作打好基础。只有清楚的工作角色认知才能完成工作时间的合理规划和分配,从而高效率地完成辅导员工作。

(2)加强自身辅导员业务能力的学习。以《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为指导,以“终身学习”的心态,提高政治理论修养,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加强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坚持育人为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及知识;熟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能利用各种法律法规知识开展各种工作。

(3)开展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当前,不单单要求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开展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辅导员个人的角度来讲,也需要加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虽然已经就业,但是绝大多数也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人。缺乏人生的经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可能会给辅导员造成思想上的不稳定。为了获得在这份工作上的职业幸福感,辅导员必须正确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短期和长期的规划。通过规划正确地认识到担任辅导员对自己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从而潜心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当中获得职业幸福感。

(4)锻造良好的体魄和心理素质。良好的体魄是良好身心的基础。职业幸福感是一种对成功的心理感受。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指出:“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就无从施展,力量就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使用。”辅导员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阶段上的个人发展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挫败感。遇到挫折的时候,辅导员要能够学会自己矫正,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以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重蹈覆辙,更不能因为遭受挫折而在工作上灰心丧气。只有做到能够面对挫折,才有可能具备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健康的心理基础。

综上所述,积极开展辅导员的生涯管理将能通过构建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2]肖志玲.学生辅导员队伍激励途径探微.湖北工业大学

[3]肖前,李秀林主编.历史唯物主义

上一篇:金融中介对现代经济发展的作用浅析 下一篇: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