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机械制图”教学新思路

时间:2022-08-26 04:41:47

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机械制图”教学新思路

“机械制图”是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初步掌握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识图为主,以绘图促进识图的原则,构建“机械制图”的教学新思路。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动机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明确目标是什么。现招收的中专生都是初中毕业考上的,所以,这门技术基础课对于一直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学生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第一,开门见山提出论据“机器”“零件”必须用图样来表达;第二,根据前述论据作出以下全称判断“图样是生产中最基本的文件”;第三,然后水到渠成地推出下述论题“为了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图样必须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即绘图者必须做到三过硬:思想、技术、作风过得硬”。在这种三段论的“论据――判断――论题”的推理过程中,反映出三个概念是“图样――生产的基本文件――三过硬”,这就把学生、图样及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进入“三过硬”的意境。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识图能力,影响这两方面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用三维投影体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上课过程中,要利用三维投影体系引导学生先分析简单物体的投影,观察其投影的效果,通过各种不同的简单立体的投影,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再观察――再思考”其投影规律,反复演示立体放在三维投影面中的投影过程,让学生直接观察到由三维立体向二维平面转化的过程,弄清转化过程的本质和原理,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清晰的空间概念。

2.强立体转换平面的实际体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空间与平面的实际体验转换的能力,必须从具体形象思维入手。利用橡皮泥进行模型制作实际训练,找到空间与平面相互转换的形体,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制图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三视图用橡皮泥进行基本体和各种模型的制作,并且借助模型制作进行正确补图补线,有些图线能直接按投影规律补作,而有的图线却不那么容易直接补画其投影,还必须根据已知的不完整的视图想象出其立体形状。例如,分析压块的三视图:主视图左上方的缺角是用正垂面(P面)切出的;俯视图左端的前、后缺角分别是用两个铅垂面(Q面)切出的,左视图下方的前、后缺块则是分别用正平面和水平面切出的。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压块的外形是一个长方体被几个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形成的。在此基础上用橡皮泥做出模型,再补画线就容易多了。通过以上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在一定的阶段,橡皮泥模型制作实际操作能起到一点通的作用,这种特殊作用是实物模型或挂图等无法实现的。

3.加平面转成立体的轴测图练习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根据平面视图绘制轴测图,是立体转平面的逆向思维过程,它是训练识图及绘图能力十分有效的环节。对物体进行分析、想象的过程,有效地沟通了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关系,并以可视图形,使平面向立体转换过程具体化。起到了实物模型难以取代的特殊作用,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三、培养学生识图和绘图能力

技术学校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只通过观察模型和书本作业是不够的,尤其是对于第一次接触到的专业课程更是感到无所适从。那么如何加强学生课堂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呢?那就是“精讲多练”!即教师在精讲的基础上一定要让学生多做必要的练习,以达到当堂消化和巩固的目的。精讲就是要讲得好,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赅。三言两语就能点到问题的实质,击中要害。这就要求备课时要很好地提炼所讲的内容。注意归纳总结一些简明易记的结论。在精讲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每个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例如: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在绘制组合体的视图时,要弄清它由几个基本几何体组成,各基本几何体的形状、位置,相邻两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形式,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按照每一个基本几何体的所在位置逐个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注意根据组合形式正确画出相邻两基本体视图的交线,这样把单个的分析综合起来、从而得到组合体的视图,这就是综合的过程。教师无论在讲授,辅导或批改作业时,都要经常启发学生去分析和综合。另外,还要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如讲授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位置及其投影特性时,对两类特殊位置直线,只要分别讲透其中一种即可,然后启发学生进行推理,得出其余两种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切忌在课堂上把各种位置一一罗列,使学生不得要领。多练,并不是题目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究题目的质量。练习题目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在把握好难易度的基础上,让学生多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在练习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信心。

“机械制图”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作为“教”者这一主导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处理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作为“学”者这一主体要充分调动积极性,积极思考,反复练习。

上一篇:让《读者》走进高中语文课堂 下一篇:追寻我心中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