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分析

时间:2022-08-26 04:36:14

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分析

[提要] 产品和服务溢价能力、成长性、资产管理水平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财务要素。在这些财务要素的推动下,只有把握好、控制好、配置好和管理好企业的资源,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溢价能力;财务指标

本文为2015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皖江城市带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培育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173)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0日

财务指标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指标为基本依据,采用专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借以全面正确地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偿债能力的大小,进而判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追求长久生存与永续发展过程中,既能实现经营目标、确保市场地位,又能使企业在已经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的扩展经营环境中保持优势、持续盈利,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健成长的能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现在财务上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成长能力。

一、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不进则退。所以,企业经营者通常会开足马力向前冲。但是,过快增长也会使企业的资源紧张,可能产生资金链断裂、财务风险等问题。从财务角度看,可持续增长才是企业经营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主要从宏观角度来论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基本含义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近年来,其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学者们逐步将其延伸到企业财务领域。美国财务学家罗伯特・C・希金斯认为,可持续增长率是指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情况下,企业销售所能达到的增长的最大比率。财务学家拉巴波特提出了可承受增长,即在不筹措新股、目标毛利率、资本结构及股利分配率前提下的企业最大业务增长。虽然两位学者对可持续增长的表述有差异,但其本质均指企业在自身财务资源约束下,能够使企业价值持续稳定增长的最大值,在财务上体现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现金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可持续增长模型来考核评估企业的增长管理水平,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正确分析财务状况、选择财务政策提供帮助。

二、公司溢价能力和成长性

当产品和服务有溢价能力时,公司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公司有着相同的经营特质:溢价能力高、市场占有率高和品牌知名度高。像可口可乐的差异性和沃尔玛的成本领先都是溢价能力的杰出代表。在销售成长中,持续稳定的销售毛利率是衡量公司溢价能力最典型的财务指标。

成长性为公司溢价能力提高了话语权,为可持续发展增加了抵御风险的筹码。资产价值是公司经营规模及其多样性的财务表现。拥有亿万资产的公司也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经历过无数经济周期和危机的洗礼,在风雨中成长,在沉沦起伏中把管理做得更加规范,把抵抗风险能力锤炼得更加坚强。

三、资产管理水平

在评价流程管理效率方面,资产周转率是综合反映资产利用效率的财务指标。公司在追求高的存货周转率时,很可能导致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出现。在正常经营环境下,资产周转率的波动性是考验公司管理流程稳定性的财务指标。只有稳定的管理流程,公司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小决策胜于大决策。大决策容易被竞争对手识别和模仿,无数小决策及其组合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沃尔玛资产周转率始终保持在4次以上,竞争对手顶多只有两次,沃尔玛的大决策昭然若是,小决策鲜为人知,为沃尔玛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四、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包括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短期流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第一,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大小,判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弱的最通用的比率。第二,速动比率分析。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越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但也表示企业存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现款和应收款项,这部分资金失去了创造利润的机会。第三,现金比率分析。现金比率是指现金类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现金比率过低,说明企业即期偿付债务存在困难;现金比率越高,表示企业可立即用于偿付债务的现金类资产多,偿还即期债务的能力越强。第四,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分析。现金流动负债比是将年度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进行对比,反映经营现金净流量对其流动负债偿还的满足程度。该比率为正值,且越大越好,表明企业应收款项及存货等变现速度越快。因此,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其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为正值,且各年均稳定在正值。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好坏、可持续发展态势正常与否的又一重要财务指标内容。第一,资产负债率分析。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表明在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用于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财务活动的举债能力。一般情况下,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应在40%~60%;第二,产权比率分析。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间的比率。反映投资者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用于衡量企业的风险程度和对债务的偿还能力。产权比率指标为1左右是最为理想的,它表明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第三,已获利息倍数分析。已获利息倍数又称为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企业对到期债务偿还的保障程度也就越高。

(二)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主要指标:(1)销售毛利率分析。销售毛利率是销售毛利与主营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销售的初始盈利能力。该指标越高对期间费用的承受能力越强,盈利能力也越强;(2)销售利润率分析。销售利润率是用于衡量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收入获取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通过扩大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企业“造血功能”越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3)总资产报酬率分析。总资产报酬率是利润与总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果越好,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越高;(4)经营性资产收益率分析。经营性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息税前营业利润与平均经营性资产的比率。它反映了经营性资产的获利水平;(5)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年末所有者权益与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保值增值能力越强;(6)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营业利润与营业环节上发生的全部成本费用的比率。表示企业营业环节上的投入与产出的效果,用于衡量企业对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为取得收益而付出的代价越小,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三)盈利质量分析。盈利质量分析是在盈利能力评价的基础上,着重就盈利的真实性和盈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品质。(1)应收账款相关指标分析。包括应收账款发展趋势分析,应收账款占用率分析,应收账款结构分析等。如果某个企业按照年份纵比,其应收账款增速下降、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1年以内的短期应收款比例逐年提高、1~2年的中期应收款所占比例提高或不变、2年以上的长期应收账款比例下降,则表明企业现金流量转化能力较强,企业盈利质量持续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2)利润相关指标分析。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分析、营业利润率分析、净收益营运指数分析等。如果某个企业按照年份纵比,其主营业务利润额占营业利润额的比重大且逐年提高、营业利润额占利润总额比重大且逐年上升、经营净利润额占净利润比重大且逐年增长,则表明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好,盈利质量较高,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四)综合分析。每个企业的财务指标都有很多,而每个单项财务指标本身只能说明问题的一方面,且不同财务指标间可能会有一定的矛盾,因此只有将一系列的财务指标有机联系起来,特别是将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总体变化规律作出本质的描述。(1)获利能力较强,但偿债能力较低的企业。这种企业要从两方面分析其原因:第一,若其原因在于当期的销售收入中有较多的应收账款尚未收回,则主要应结合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的大小来评价其价值。若应收账款中短期的比重较高,且按制度规定提取了坏账准备,则该企业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较小,可以说该企业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第二,若其主要原因在于成本费用的支付与摊销的时间不一致,则需结合该项成本费用的大小及摊销标准的合理与否来对其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判断。一般而言,每个企业都会存在成本费用的支付与摊销计入损益的时间不一致的现象,在会计上表现为递延资产和待摊费用等。(2)获利能力较弱,但偿债能力较强的企业。这种企业通常表现为净现金流量较大或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高。若其原因在于新投资项目特别是高科技项目尚未产生效益或资金较多尚未投入使用,则该类企业从短期来看或许投资价值不高,但从中长期来看也许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罗伯特・C・希金斯.财务管理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樊行健,郭晓D.企业可持续增长模型的重构研究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7.5.

上一篇:初创企业文化构建思考 下一篇: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