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特点分析

时间:2022-08-26 03:41:12

定向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特点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定向运动运动员的速度、能量供应、力量、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疲劳和恢复等体能特点,为定向运动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定向运动 运动员 体能特点

一、定向运动的速度特点

定向运动以完成比赛的时间决胜负,因此,除路线选择等技术因素外,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然而,与赛跑、竞走、游泳等项目不同的是,定向运动由于地形多变,在比赛中,需要经常改变速度,并在各种不同的地面保持尽可能快的速度,所以,定向运动员需要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和变速跑的能力。研究表明,在定向比赛中,运动员的跑速经常在4~10km/h之间变化。优秀的定向运动员能在多变的地形中根据需要灵活自如地调整跑姿和跑速,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在模拟比赛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并以良好的有氧能力为基础。

二、定向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

对定向运动中能量供应特点的研究表明,定向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接近90%最大摄氧量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心率为最大心率的89%~90%,血乳酸水平在大多数时段都等于或大于个体无氧阈水平。因此,运动员必须在很长时间内进行无氧工作。一名优秀的定向运动参赛者必须同时具有很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

在1991年世界定向运动锦标赛后对瑞典国家队的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都具有很高的最大摄氧量和最酸水平。全队女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的平均值为68毫升每千克体重每分钟(范围为62~71毫升每千克体重每分钟),男运动员的平均值为78毫升每千克体重每分钟(范围为75~81毫升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最大负荷运动时的乳酸水平非常高,女运动员平均为12mmol/L(从8.4~14.0mmol/L),男运动员平均为12mmol/L(从10.0~17.0mmol/L),说明他们具有很强的耐受和清除乳酸的能力。另一项研究显示,在一场激烈的比赛的全程中,血乳酸水平几乎都等于或大于乳酸阈(4mmol/L),在全程的不同时刻点所测得的实际乳酸值在3.5~15.5mmoL/L之间,平均值为8mmol/L。1995年对挪威国家队的研究发现,运动员在定向运动赛中的血乳酸平均值为4.1mmol/L,平均心率为172次/min;而3周后在实验室测得的个体乳酸阈的平均血乳酸值为3.6mmol/L,对应的平均心率为174次/min。这些结果显示,定向运动员必须在很长时间内进行无氧工作。

三、定向运动的力量特点

力量包括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一般力量主要是指为了维持和控制身体姿势、协调肌肉运动所需要的力量。由于定向运动是在崎岖多变的地形中奔跑,所以与一般的中长跑、越野跑相比,定向运动对一般力量有更高的要求。定向运动的专项力量是指完成定向运动殊动作的肌肉力量。在定向运动中。运动员需要上下陡峭的山地,要穿越粗糙不平的开阔地和湿软的沼泽地。要在地形多变的森林中快速移动,都对腿部肌肉与髋关节屈肌的力量和协调工作能力提出了专门的要求。定向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最好方法是对抗阻力(包括自身或外界)快速跑,如上山(或上坡)跑、下山(或下坡)跑、在湿软的地面或雪地里跑等。

四、定向运动的协调性特点

协调性包括肌肉的放松能力和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整合能力。有研究表明,肌肉放松能力对速度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如有的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200米的成绩由21.5秒缩短到20秒,肌肉的放松能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占48.3%。对于跑步而言,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腿部肌肉必须相互协同工作,必须以适当的程序进行收缩和放松。为了保持跑动中的身体平衡和直立,腹部、髋部、两臂肌肉的活动也必须与腿部肌肉活动协调起来。定向运动在多变的地形中进行,由于地形的多变,使一些平常不太受重视的肌肉参与到工作中来,以克服不断变化了的路面的影响,保持身体的直立,如髋部屈肌的协调工作能力在定向运动中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些因素都要求定向运动参赛者的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有良好的整合能力。发展和改善协调性唯一的途径就是在与参赛项目相似的条件下进行反复练习。

五、定向运动的柔韧性特点

柔韧性对定向运动参赛者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平常意义上的预防受伤。对于定向运动参赛者来说,长时间的长距离奔跑将导致腿部肌肉柔韧性下降,通过训练改变柔韧性,能使奔跑时肌肉变得更有弹性,提高跑动中的肌肉收缩效率。定向运动参赛者的柔韧性除了能够避免肌肉剧烈收缩引起的损伤外,也能避免参赛者因变化的路面导致的异常拉伸肌肉而引起的损伤。如当参赛者踩进一个小坑时,如果其踝关节肌肉的弹性足以抵抗这种拉伸,就不会受伤。

六、定向运动的灵敏性的特点

灵敏性对定向运动参赛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在跑动过程中,地形条件不断改变,因此要求参赛者不断迅速地改变步幅,改变踏地位置与时间来保证奔跑的正常进行。

七、定向运动的疲劳与恢复特点

疲劳与疲劳的消除(即恢复)是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运动训练就是训练一疲劳一恢复一再训练一再疲劳一再恢复……最后使肌体实现超代偿的过程。所谓超代偿,就是运动员肌体的能量和物质代谢及生理机能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如果训练量和强度没有给肌体带来足够的刺激和相应的疲劳,就不能打破原有平衡,当然就无法建立新的平衡;但如果训练负荷过大,或训练后恢复不当,疲劳就会积累,并导致身体机能长期失衡而出现过度训练,运动能力下降。因此,训练导致疲劳及随后的及时恢复成为训练成败的关键。定向运动的运动时间较长(1~1.5小时左右),对能源和氧气的需要量大,地形多变,运动员必须经常改变运动方式,乳酸水平较高。因此,从能量代谢的角度考虑。能源物质(特别是糖原)的储量、氧气的供给、乳酸的产生与清除及对乳酸的耐受能力是运动能力的限制因素,换句话说,糖原耗竭和/或缺氧导致乳酸堆积是定向运动疲劳的重要原因。如果比赛或训练在炎热的环境中进行,由于排汗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导致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也是疲劳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有时甚至会出现中暑等危险。

上一篇:“纠正式”教学法在掷标枪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后卫队员快攻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