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

时间:2022-08-26 12:55:18

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

江苏是全国兴办开发区时间早、发展快、规模大的省份。从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南通、连云港两个部级开发区以来,江苏开发区走过了20多年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7/10的工业增加值,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新兴产业的集聚区,成为又好又快推进全省“两个率先”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当前,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利用境外投资与境内投资并重,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集聚发展和创新发展并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并重,为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开发区的产业层次和水平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新兴产业与现有产业良性互动、共同提升的新格局。采取“一区多园”、“联动开发”的方式,发展专业特色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企业集聚发展。以部级、重点省级开发区为依托,率先建成苏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带。

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提升全省开发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以及冶金、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的层次水平,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重点支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高成长型的“四高”产业和产品,大力发展整机制造、终端产品,加快发展成套设备、核心器件等。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省开发区大力发展金融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优先承接产品研发、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外包业务,在开发区培育一批取得较高国际资质、具备较强全球交付能力的高端产业规模型服务外包企业。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选择技术领先、模式创新、产业集聚效应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开发区进行重点打造。

二、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培育创新型领军人才和企业。在开发区选择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创新实力较强、具备发展潜质的骨干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支持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家工作室或企业实验室,集聚国际顶尖人才和团队,掌握一批产业级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造就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加快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支持全省开发区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产业,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设立研发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质量,扩大孵化器规模。鼓励江苏开发区与中科院、国家重点大学、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所加强联合,创建更多的开放式产学研联合平台。鼓励开发区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与世界先进科技园区、机构、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

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型园区。重点建设好一批集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核心区。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园和国际创业园。鼓励开发区内企业重点抓好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加强对引进的技术等方面的消化吸收,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鼓励和引导开发区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关系。

三、坚持集聚集约,提升开发区的特色化水平

进一步提升开发区专业化和集聚化水平。大力开展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全省开发区产业集聚配套,形成产业集群。围绕开发区产业特色,积极引进相关联和配套项目,着力引进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全省开发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迁出与园区发展方向不符或对其主导产业有影响的企业,提升江苏开发区专业化程度和集聚化水平。

进一步提高开发区集约化水平。提高开发区工业用地门槛,提高全省开发区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苏南、苏中、苏北的每亩土地工业项目投入分别不低于350万元、280万元、200万元,亩均产值不低于520万元、320万元、220万元。盘活开发区土地存量,认真开展开发区土地清理工作,建立健全土地退出机制。

大力开展生态型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全省开发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加大环境整治的投入,加快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建设,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大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各地生态市(县、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支持和推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开展节能环保国际合作。大力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引导开发区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低碳产业发展计划,提升江苏低碳产业发展水平。

四、创新和拓展开发区功能,提升开发区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加大整合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推进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功能叠加、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拓展各类海关特殊功能区在保税、通关等方面的功能,推进通关区域一体化建设。放大综合保税区的政策效应,探索在特殊功能区基础上建设自由贸易园区。

积极扶持开发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以部级、省级开发区为依托,加快资源整合,引导中小企业向开发区集聚靠拢,形成企业群集聚,推动产业集聚配套。围绕开发区产业特色,积极引进相关联中小企业,努力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鼓励开发区加快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引导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向标房集中。

完善开发区产业新城功能。通过科学规划、集中开发,促进开发区从单一的出口加工型或工业制造型园区向多功能产业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转型。加快建设一批城市新型经济载体,促进产业发展、商贸服务、社区建设合理布局,推动开发区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体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功能建设,努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宜业宜居的新城区。

五、加强区域合作共建,提升开发区品牌效应

着力提升南北共建园区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全省南北联动机制,推动苏南开发区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向苏北开发区转移,实现南北开发区跨区域资源整合,推动共建园区形成产业特色。按照沿海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沿海省级开发区申报部级开发区,在沿海开发的重要节点上新设立一批省级开发区。鼓励支持苏南市县(市、区)、开发园区到沿海地区兴办或共建开发园区。

进一步推进与省内外开发区的合作。积极推进江苏苏北、苏中开发区与上海开发区的共建园区建设,帮助解决跨省市共建园区遇到的新问题,实现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积极推动江苏开发区与新疆、云南、青海、陕西、广西、贵州等地开发区的合作。加大对新疆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援建项目支持力度,扩大江苏开发区品牌效应。

巩固和深化与重点国家、重点区域的合作。进一步发挥苏州工业园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扎实推进苏通科技产业园区、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等建设。促进江苏开发区与台湾深化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江苏与国外友好省州较多的优势,推进在开发区开展专题、专项领域合作,积极探索江苏开发区与国外合作区域开发新模式。引导有实力、有条件的江苏开发区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境外合作区和集聚区的建设。

上一篇:正确把握现代产业体系新内涵 下一篇:Google新服务:与专家进行付费在线视频交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