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戏曲人生——浅析林风眠的《宝莲灯》

时间:2022-08-26 12:37:02

纸上戏曲人生——浅析林风眠的《宝莲灯》

摘 要:艺术创作是一个创新和抒感的过程,在西方现实主义广泛传播并受到众人宠爱的时候,林风眠先生沿“中西调和”的方向,在发扬中国传统艺术的路径上探索出新的绘画表现形式。特别是对戏曲人物的全新审视,融入了民间传统绘画的元素,开拓了新的题材和主题。本文主要对他的戏曲人物作品《宝莲灯》进行分析,简述他的戏曲人物画特点。

关键词:戏曲人物;创新;中西调和

林风眠先生在艺术创作上力求摆脱传统的绘画方式,在唯美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指导下,不断地探索中国绘画新的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他把“创新”作为自己国画发展论的灵魂,强调绘画作品是要不断推陈出新,主要是内容和形式技术的创新。如果一味的临摹古画而不反映现实生活,不注重写生,绘画就没有“时代性”。另外,如果作品没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想法,就没有新的审美趣味的表现。林先生喜爱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创作了很多以《宝莲灯》为主题的戏曲人物画。这不仅仅是出于自己对戏曲本身的喜爱和为了再现舞台的美,也是借此探索新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和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在长期探索的过程中,他对戏曲人物画全新的审视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他创新的观念和态度。

在创作初期,林先生的人物作品一直保持着单纯明快的创作方式。这时期的绘画继承了传统写意画的作画方式,以泼墨为主,逸笔草草。他也开始进行艺术形式上“中西调和”的探索,人物极少的融入了西方的透视因素,但中国传统的绘画因素仍占很大比例。

在创作中期,他极其受到文人画精神的主导和西方艺术的影响,中西结合的绘画表现形式和对绘画语言新的探索在此时应该是最能明显的体现了。

《宝莲灯》是林风眠深入研究京剧系列的主题之一。中国传统戏曲本身就具有极高超的形式美感,在借鉴的过程中他注重的不仅是形象本身或变化的动作,最主要的是强调通过对戏曲人物形体的简化和立体主义所追求的形式在空间中的时间表现,探索一种形式美感。此时期的《宝莲灯》绘画作品,作者通过明显的切割线将故事情节中的主要人物和背景并置在画面上,宝莲灯、三圣母、沉香、二郎神及天兵天将被不同颜色或粗细不同的线条隔开,视觉上呈现几度空间,带有一些立体主义的表现意味。由此既表现出不同的戏剧情节,又获得时间上的延续性。画中主要人物形象是中国标准的古典美,修眉、凤眼、文鼻、樱桃口、鹅蛋脸,身材窈窕。姿态借鉴了戏曲舞台的动作,呈三角形,位居画面的中部,给人一种稳定且正义的感觉。在用色上,传统墨的使用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整体呈现出一种沉闷的感觉。画面背景与人物的服饰由深绿色和墨块来表现,同时画中大胆的运用了西方的广告色,橘黄色和黄色来描绘宝莲灯,与背景形成视觉的上色彩的鲜明对比与反差。衣服边缘用亮块与背景区别开来,产生强烈的逆光效果,简练而精干。而这些颜料的使用是在墨色的基础上提亮色,或与墨色混合使用,加上传统的用笔方式,点线面的交织,使画面层次感丰富。这不仅把西画的光影效果与中国画的墨色变化巧妙地融为一体,在色彩表现技法上也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在林先生艺术创作的成熟时期,他的艺术模式里还不断的开拓新的绘画风格,而且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因为艺术与生活是分不开的,艺术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情感表现。这时期作者复现《宝莲灯》这出戏,是他从50年代前后的创造和完善模式时期到70年代后的成熟模式时期的风格的转变,是他对人生世界的思索,表达对善恶的态度。

此时的作品呈现出粗简、豪放、强烈和一定程度不和谐的特质。对背景的处理借鉴西方立体主义的表现方法,追求碎裂、解析、重组的形式。把变形的脸谱进行分解,一些小色块拼贴重构,使反面人物成为一种支离破碎的状态。主体人物的轮廓隐隐约约的和背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图底关系。最突出的是色彩上的变化,不再是沉闷的感觉,较中期的《宝莲灯》而言,大量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例如大红、朱红等暖色和绿、蓝等冷色的对比,传达给观者一种悲喜、愤怒、复杂和不安的情绪,再加上密不透风的空间,展示了激烈的对峙和愤怒的感情!这时期的《宝莲灯》不再追求原来的那种单纯的平面表现,而是追求表现主义式的情感的释放,运用夸张的造型,靠情绪化的使用西方的色彩和中国式的线条来造就视觉的冲击,强烈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这时期的《宝莲灯》也体现了对中国浓墨重彩画的发展,在传统的技法上加入西方绘画的覆盖法,墨与色的结合使用,使色彩显得浓重而饱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具有浓郁的中国味道。这些表现手法体现出一种“中西调和”美,亦中亦西,亦传统亦现代,亦雅亦拙。

涉及到艺术便会想到感情,林先生的戏曲人物画就是通过对传统戏曲的独特审视与感受去感染观众,把戏曲人物作为外物之形,赋予它情感。他受西方立体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影响,把传统元素按自己的需要不断的变形、重构和创新,与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结合起来,从西方艺术着手来解剖东方艺术,丰富了画面的表现性,他的戏曲人物画把他对戏曲特殊的感情用独特的艺术元素和语言表达出来,这些创新的、独特的元素和语言,都是他不断探索、不断试验、不断观察的结果,是他审美观念、精神和情感的体现。

上一篇:公交车站的人性化设计简析 下一篇:论“能力本位”教学思想在专业学院(校)教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