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聋校学科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

时间:2022-08-25 09:32:41

如何在聋校学科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

聋孩子的法制意识淡薄,社会上的聋人犯罪的事件层出不穷,同时聋人在社会上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他们不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因此,聋校的法制教育一直都是聋教育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是毋庸置疑的。各科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聋生接受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思想品格的熏陶的主要途径。我们聋教育战线上的每位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讲授的一些课,甚至是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涉及一些法制常识。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巧妙地融法制教育于教学之中。

一、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

1.在情境中进行。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聋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气氛中,可以将聋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聋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2.在案例中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的形式,让聋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如在教学思品课《维护公共秩序》这一课时,便可以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聋生讨论后再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向聋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偷了一辆自行车想要低价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辆自行车,你是买还是不买?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说:“便宜东西干嘛不买?!”有的说:“偷来的东西不能买,买了就是帮助小偷销赃。”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教师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出示相关的法律条文对他们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因为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行为,直接帮助了犯罪分子逃脱罪责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扰了司法机关查处赃物,给社会带来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明白了购买赃物是违法行为,纷纷表示不能贪图便宜购买赃物,而且表示如果发现别人有销赃的行为要举报到有关部门。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聋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进行。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地、广泛地了解各种信息,同时也能适时地对聋生进行法制教育。如数学学科统计初步的学习中,要求聋生要有一个知识面,而聋生在书上接触内容较窄,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法律知识方面的信息,如空气污染情况、噪音情况、青少年犯罪率、湖北省人口出生率等,然后让聋生制成一张张统计表,使聋生既掌握绘制统计表的方法,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如五年级教学“折线统计图”,教师可以设计“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和烟尘监测结果统计情况”的题型,进行环境保护法的渗透。在教完例题后适时讲到本市城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气味让人头晕欲呕,长江水越来越混浊、快要变成第二条黄河等,并告诉聋生,这些都是由于人们破坏环境所造成的,使聋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由此既完成了数学教学目标,又和法制教学有机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在课堂小结中进行。结课点睛是教师在课堂结束部分的处理上运用的方法。一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在对学科教学进行言简意赅的结课时,把课上聋生所接触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处地点上一点,使聋生在课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对法制的感受,通过教师的指点变得明了起来,这种结课时教师的轻轻一点,往往会给聋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二、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学科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牵强化的形式主义。因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准“切入点”。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法制教育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切入点”。聋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必须既遵循聋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法律意识形成的规律,只有找准切入点,法制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2.把握“教育时机”。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切入点后,才能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显而易见,切入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进行,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教育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氛围,即聋生认知与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教育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3.掌握“度”。找准切入点是为了解决从哪儿教育从何处切入的问题,把握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切入的问题。而在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时,这种教育如果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适度而不过度。

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点”、“时”、“度”至关重要,找准“切入点”是重点,把握“时机”是难点,掌握“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适时、适度,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教育,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上一篇:爱心下的班级管理 下一篇:搞好专业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