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德育模式探索

时间:2022-08-25 06:12:32

职业院校德育模式探索

【摘 要】:面对新时期职业院校的实际,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校形成了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学生十项职业素质修炼”为内容、以“环境-情景-实践”为德育方法的德育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德育模式 职业素质 环境 情景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47-01

职业院校如何从实际出发,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内容、探索具有有效性的德育方法,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的德育模式,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塑造职业院校德育品牌、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目标。

我校在多年德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学生“十项职业素质修炼”为内容、以“环境-情景-实践”为德育方法的德育模式。将营造与现代企业管理基本接轨的环境氛围,根据企业对毕业生素质要求创设育人情景,在校内外为学生塑造良好职业形象、培养优秀职业素养搭建实践平台作为系统工程。并且不断地在探索中丰富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荀子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说,要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合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提出的“泡菜理论”更加形象生动:泡菜和淹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水的浓度和味道。强调了优化环境是育人工作的新思路与更高境界,认为影响学生成长环境因素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客观地描述了“环境-情景-实践”对教育培养人的潜移默化影响的重要性。

为了了解企业的需求,我们多次深入到一汽锡柴、小天鹅、威孚、通用电气、红豆集团等企业,调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

各企业比较一致的认为受欢迎的毕业生应该:第一,要具有良好的文明素养;第二,要能吃苦耐劳和具有敬业精神;第三,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的企业教育培训部负责人直率地说,每当新职工来到单位,我们首先培养他们怎样走路、怎么上洗手间、如何进食堂用餐,从进企业的基本行为规范抓起。

为此,我们在大量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学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研讨推进会,确定了以“职业形象塑造、职业态度培养、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健康心理素质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培养、文体活动能力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职业情商个人竞争力培养” 十项职业素质修炼为主要德育内容。

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20岁左右,从学前教育到走进职业院校,已经对老师说学生听、老师灌输学生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司空见惯,甚至具有了较大的“抗药性”。美国有位心理学家认为:说教式的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品格的影响几近于零,学生在学校学到的道德知识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没有必然的联系,存在知行脱节的状态。

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求职业院校努力通过设置环境氛围、创设教育情景、搭建实践平台,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环境和活动中受到自我教育、得到自我发展。

一、营造与现代企业接轨的育人环境

现代企业对企业形象、企业环境、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都形成了精细化的要求,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受到与现代企业接轨的环境熏陶,有利于更快和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

我们认为,要从学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作出系统规划和设计。

硬环境,就是要从学校门面到校园每一个角落,规范布置,严格要求,使每一块草坪、每一面墙都发挥育人的功能。从传达室门卫、食堂餐厅、宿舍,到教室、办公室、校园各部位,体现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制度,让学生在净化、绿化、美化的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企业在生产场地将堆放物品和人行走的区域都用黄线明显区分,并严格管理执行。我们就在教学区的楼梯道的中间同样标上黄线,让学生靠右行走,力求从细节上培养学生的基本规范意识。

软环境,就是要强化学校的全方位、全员化、全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企业都从门卫、保安的规范管理抓起;我们同样要求进出校门车辆推行、校内车辆停放有序,校园保安、门卫、宿舍管理员都规范着装,制度健全,早自修、晚自修强化检查督查;宿舍严格管理,实行管理员负责制、学生舍长责任制、班主任考核制;开展班集体建设实行十项考核。与此同时,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让学生既能适应严格的制度管理,又能积极参与各项思想教育类、技能素质类、文体爱好类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二、创设塑造学生职业形象的育人情景

合格的员工,首先应该是文明的员工。

我们要求学生见到师长,三米内主动点头、微笑、打招呼:“老师,您好”、“老师,您早”。就是学校创设培养学生良好职业形象的情景,让学生在主题情境中感同身受。我们在政治学科组开设了“职业形象与职业礼仪”校本课程,语文学科组编写了“职业礼仪教育”的参考教材。

学生文明督导队,在参与校园常规管理活动中积极发挥文明示范、文明督导、信息反馈作用。

三、搭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实践平台

企业重视新职工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敬业精神,对有些毕业学生不安心一线工作、工作态度不端正、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敬业很反感,甚至影响到所在学校的声誉。

学校开设了“公益劳动”课程,政治学科组编写了《公益劳动》校本教材,有计划地让学生在校园内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为了解决学生在思想上的顾虑,克服不愿劳动的懒惰思想,每个岗位派专职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和考核。对每个公益劳动的班级事前进行动员、统一布置要求,劳动中有检查有督导,公益劳动结束后还要书写书面小结,不及格的学生还要按规定进行补考,补考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日资企业THK冠名班的学生来到企业后,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劳动态度得到了企业管理层的一致好评。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活动;组织“人寿杯”学生形象展示大赛,培养“学习之星”、“技能之星”、“才艺之星”;组织职业技能集训队参加校内和省市的技能大赛;开展“思想政治(党校、团校、干校)、兴趣特长(技能兴趣小组)、文体爱好(艺术社团)”课余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学生十项职业素质修炼”与“环境-情景-实践”德育方法,具有比较鲜明的职业院校适用性,它以企业对新职工的素质要求和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依据,体现了教育过程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结合,体现了教育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结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入探索,以争取不断的深化,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根华.《试析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2] 张开暗.《浅论中职德育的有效性途径》

上一篇:浅析高效务实课堂 下一篇:浅谈语文课导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