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赢分“巨单”

时间:2022-08-25 05:51:00

在地区间资源、技术、政策等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共赢”?寻求合作是我省不断探索的道路。成阿工业园、成都德阳同城化、川南一体化、眉山借助天府新区的优势发展民营经济等,为产业园区集中发力发展提供了条件。

纷纷和成都打“亲家”

从8月23日起,成都、达州的货运商家们打成了亲密无间的“亲家”——成都传化公路港信息交易系统,成功接入川东北最大的物流资源集聚整合平台——达州公路物流港。两地物流实现了互联互通,货运信息异地同步。相隔千里的货运司机们可以实时查询货运信息,实现运力的最优配置。业内人士指出,这为两地产业交互融合发展提供了样板,开启了国内首对城市物流系统互联、物流信息互通的先河。

而这,仅仅是近年来我省推进省内区域合作发展,支持市(州)之间建立合作产业园区,发展“飞地”园区,加强重要产业之间的协作和配套的一个缩影。

2008年4月8日,成都市、资阳市两地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议》,正式在资阳市的简阳市建设“成都·资阳工业园区”,成为四川省第一个打破市域界限、开展区域合作,共同建设的工业集中发展区。

2009年2月5日,成都市与阿坝州政府正式签署《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议》建设“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

2009年6月,成都、眉山两市联席会议决定,将新彭工业园更名为“成都·眉山工业集中发展区”。

2009年6月28日,成都市与凉山州签署《区域合作协议》,确定以西昌北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起步区,建立“成都·凉山工业园区”。

2011年11月8日,成雅工业园合作开发建设实施协议签约仪式在雅安市举行。

2013年,毗邻的金堂县和中江县,成为成都德阳工业经济合作的前沿,两市将合作共建成都-德阳工业集中发展区……

一个个以“成都”打头的区域合作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四川的产业版图里。

在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下,近年来,全川各市(州)都在积极寻求省内区域合作的机会,特别是除成都外的20个市(州),能否通过区域合作与成都建立联系,通过成都这个国际化的平台把自己的优势推介出去,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成为各市(州)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成为推动四川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8月底,成阿工业园区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园区已累计引进杭州士兰、苏州德尔、康力电梯、西门子等项目85个,协议总投资近200亿元。除已投产的近40个项目外,康力电梯、南光新能源等龙头项目明年将陆续达产。经历4年多的高投入期,成阿工业园即将迎来“收获季”。

2009年2月,成都和阿坝签订《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议》,两地共同承担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早期投入。“2013年,园区预计将实现工业产值300亿元,阿坝州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阿坝按6︰4的出资比例组成投资公司。区域合作不是简单帮扶,而是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合作发展、互动发展、协调发展。

“区域合作、共谋发展,不仅是整合产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党的十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位于西部腹地的四川,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怎样去实践经济发展?区域合作,共谋发展成为一条必然之路。

2011年10月,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按照集中集约集聚的原则,加快推动园区建设,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使产业园区成为城镇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推进省内区域合作发展,支持市(州)之间建立合作产业园区,发展“飞地”园区,加强重要产业之间的协作和配套。

事实说明,通过区域合作、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优势,扩大地区产业效应,不仅成为促进四川经济实现资源整合、结构优化、加快转型的必经之路,更成为增强四川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影响力,全面推动四川经济列车平稳快速运行的不二法门。

在“共赢”之路上走得更远

2013年,毗邻的金堂县和中江县,成为成都德阳工业经济合作的前沿。

成都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表示,成德工业经济合作正值天时地利人和,两市合作共建成都-德阳工业集中发展区(简称“成德工业园区”),将按照“两化”互动的要求,将园区打造为成都经济区产业聚集能力较强,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产城一体现代产业新城,成为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支点。计划到2017年,园区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工业增加值65亿元。

成德工业园区是成都市经信委在产业园区建设上将要走出的重要棋子之一。未来成都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的具体方案将是:鼓励园区以产业为纽带结对发展。通过相互挂牌、产业协作、项目招商、信息互通、工作交流等形式,支持成都园区与周边有产业关联的园区结成合作园区。支持和指导县区与县区之间开展园区合作和项目合作,丰富合作园区形式,拓宽合作范围,突破园区合作的区位限制,深化成都与达州、内江、甘孜、凉山等非紧临区域的园区合作。

坚持“合作发展”是我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必须坚持的“五向发展”基本原则之一,《四川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计划的通知》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必须进一步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努力在产业园区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坚持把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作为充分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立足省内区域经济合作,支持跨区域建立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探索产业合作园区或“飞地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立足外向发展,争取建设一批出口加工区、内陆港、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提高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外向度。为全省工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

在此,我们可以展望,在这条区域合作、“共赢”发展的道路上,我省将走得更远。(责编:李静)

上一篇:绿色发展是最大财富 下一篇:集聚 集约 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