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

时间:2022-08-25 05:05:01

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

[摘 要]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仅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还可以降低施工工程成本,提高施工进度。本文对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现状、需求以及前景做了简要分析,其次对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策略进行论述,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062-01

一、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现状、需求和前景

1.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就我国的建筑工程整体情况而言,相关的建筑单位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在相当大一部分的建筑工程中仍然采用的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这也就使得管理模式过于单一,管理状态比较混乱。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参建方增加、投资情况也更加复杂,这也就使得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任务更加繁重,但是依旧沿用传统的低效率的管理模式就大大的阻碍了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1.1 建筑单位的信息化水平逐年提升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也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的企业将信息化管理作为提升竞争力的一大法宝,通过建立局域网络实现了内部资源的有效共享,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1.2 国内的项目管理软件与外国的相关技术有着一定的差距

因为国内外的建筑风格有着一定的差距,也就使得不同的项目管理软件在不同的国家的适用性有所不同,应用范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汉化的管理软件只是对外国的软件进行中文翻译,但是要想有效的进行软件的维护却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这些软件的售价也是十分昂贵的,对于一般的建筑企业单位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1.3 对信息化管理没有很深刻的理解,没有得到普及

大部分的建筑单位的工作人员只是片面的认为可以上网以及接发邮件就是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他们却是大大忽略了信息化管理的实质问题:规范工作流程、实时监控项目、统筹调度资源、加强组织协调、实测工程成本、识别项目风险等都是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利用实现的职能,但是这些都是需要相关的单位增加工作量和工作成本换来的。

1.4 不同区域和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是信息化接受程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地方,信息化的来源比较广,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也是比较深刻的,相反,经济比较落后,地方比较偏远的地方对于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和陌生。

2.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和前景

我国在建筑业推广计算机技术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的工作领域对于信息化的掌握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建筑设计、工程咨询等的信息化的应用率远远大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相关信息化的应用率。因为建筑行业自身的因素,施工项目分布点多、流动性大等制约了施工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但是在从整体的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的应用方面来讲,还是有着相当的进步的,譬如,建筑工程的设计勘探实现CAD制图代替无图版设计的状况;部分的建筑企业建立了内部信息化,实现了资源的内部共享和办公的自动化,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也是因为这个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拥有众多的工作便利,将近90%的外国建筑公司在项目管理上应用软件进行管理,对于外国的建筑公司来说应用软件进行项目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一情况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却是有待开发的,因为应用软件进行项目管理的企业不超过10%,这也就使得我国的建筑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业务的不断扩展,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生存,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策略

1.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首先应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在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中深入推进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工程项目周期为对象,将无纸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信息交流中,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方的信息交流应以电子介质的方式来进行信息接收和提交,将所有的信息都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便于信息利用和共享。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最重要的目标是在信息共享基础上,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构建多层次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设计的利益关系人是比较多的,同时设计的不同领域和环节的管理也是比较多的,这些情况也是困扰现行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大难题,因此,在进行项目管理信息化构建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虑以上的这些问题,从而构架一个涵盖各种管理环节的多层次的软件系统和网络服务平台。

3.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建筑行业涉及的工作流程是比较多的,这也就使得建筑施工项目在立项和招标的过程中采用了多项标准,从而造成了众多庞大的信息体系,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计划进度、质量安全、人员安排、物资管理等内容都是信息量众多的问题,在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这些问题是必须考虑的内容。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中,都是各分版块的单一的进行工作的,而若能科学地将各项内容有效地联合起来,统一的进行业务模块的监控,有效的调动各方人才的力量,架构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

4.将数据作为各项工作流程的中心

说到底,项目管理就是数据的流通过程,在传统的份额工作模式下的数据传输就是以电话、信件等的形式完成的,但是这种模式的数据传递大大影响着工程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就可以大大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信息流通的质量。在数据输入系统后就可以一直被利用,不必出现反复输入的现象,再者就是在修改信息的时候存在很大的便利性。

5.推进企业特征性信息化管理

对于不同的建筑企业,应建立起企业特征信息化管理。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各个方面,不能盲目跟风和没有目的地建设。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深入信息化管理建设,逐渐完善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同时,还要考虑到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共享资源,努力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综合以上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探究,信息化的管理在建筑行业的普及只是时间问题,虽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应用还不是很广泛,软件的应用方面也与外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也是潜力,表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建筑工程能够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永锋.加快提升工程管理地位[N].光明日报,2007-04-09003.

[2] 魏俊芝.张耀平.强化工程管理 规范工作行为[N].中国电力报,2001-10-30001.

[3] 何继善,陈晓红,洪开荣.论工程管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5,10:5-10.

[4] 尚春静,刘长滨.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J].建筑经济,2004,08:26-29.

上一篇:井架倾斜原因分析及校正方法 下一篇:井下矿建工程质量症害分析与处理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