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时间:2022-06-07 10:01:41

物流、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摘 要]物流、工业园区的建设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中,然而其消防安全管理却成了易被忽视的环节。为使园区建设与消防安全工作平衡,本文通过对物流、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园区;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048-01

园区可以看作是将区域结合后的场所。物流园区,是指通过一些运输方式的衔接将属于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与许多种类的物流设施相结合于某个空间集中的场所,使各物流企业具有更大规模和更齐全的服务功能。工业园区相对行政化,服务于各区域政府,是为产业发展、工业化进程、市场化进程带来便利的各生产要素在某一空间内的合理整合。

1.物流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物流园区存放物品问题

物流园区存在着流通领域内行业的各类货物,数量多,密度大,种类杂,可燃物多,也就是存在一切火灾危险性。一般性非专业物流仓库内存放存放货品多未进行专业分类、分库存放,由于可燃物存放规模较大,堆放高度集中,有的物品燃点低十分易于燃烧,存储不当易引发火灾事故。

1.2 物流园区建筑体量问题

物流园区通常采用大于12万立方米的大体量建筑,通常直接统一以无障碍空间使用。如此一来,空间的使用效率确实得以提高,然而因其高密度、高数量的连通物品,大有牵一发动全身之势,因此危害发生的几率也有提高。而且部分公司为节省资金,采用钢柱框架结构的建筑,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火灾发生后,易发生坍塌,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和巨大经济损失。

1.3 物流园区货品摆放问题

物流园区货品摆放有货多、架密的特点,为了节省空间和便于管理,物流园区通常将横、纵间距控制为30米和30~60米之间,紧密的距离加上超高货架,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排烟和灭火等工作。而且出于成本考虑,一般物流环节能利用的空间都尽量被利用到,某些必须预留的安全空间也被占用,整个仓库码放分区杂乱,布局不规范缺乏科学指导, 达不到必要的防火安全标准,易造成必要疏散通道堵塞,发生火灾后往往“火烧连营”,造成更大损失。

2.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工业园区消防规划问题

工业园区的开发都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加上招商引资的不确定性和渐进性,实际上都是边开发边建设,政府在建设过程中为吸引客商,只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做到通电、通水、通电话、通道路,但是却没有同步规划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要说老工业园区,即使是新建设的工业园区少有消防同步规划。尤其是乡镇级工业园区,常常出现消防规划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车道不畅、消防水源不足等先天性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存在,则难以整改。

2.2 工业园区消防公共基础设施不足

由于未同步制定实施消防规划,有的园区消火栓总数不足;有的园区虽然接通了水源,但管径小,不符合消防供水要求,偏远地区的工业园区还可能为枝状供水 ;还有的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已经投产,但整个厂区内无任何消防设施,有的虽配有灭火器材,但数量少,从业人员也不会使用。

2.3 工业园区隐患突出问题

园区企业多为政府机关招商引资,因有了政府机关这一强大后盾,相关建筑往往延迟办理消防手续,在设计、施工等多方环节偷工减料,与消防有关的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等达不到消防技术标准,火灾隐患因此增加,消防部门的工作也因此受到限制。

2.4 企业消防意识问题

一些企业业主对消防安全缺乏认知,消防法律意识淡薄,重利益轻安全,往往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员工消防安全培训不落实、消防安全巡查不到位、消防设施器材不维护保养等。普遍存在的隐患有:一是电气线路不符合要求,随意拉接电线、违章用电现象时常发生,从笔者所在的汕头市近5年来的火灾统计来看,65%的火灾起火原因是电气线路引起;二是消防设施器材不符合要求,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灭火器材配置不足或过期;三是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一旦发生火灾 ,必然导致人员疏散困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四是对员工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不懂消防器材的使用、初起火灾的扑救、逃生自救等消防常识

3.物流、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探究

3.1 坚持园区建设和消防规划同部署同建设

进一步树立“消防安全工作也出生产力”的观念,以《消防法》、《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对新建园区坚持源头把关,确保消防布局、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基础设施与其他市政设施同步,坚决防止新生消防安全隐患;对已建成的园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加强消防基础建设的要求,本着“适度整改、全面完善、重点防范”的基本原则,开展消防隐患整治工作,实施政府挂牌督办,落实专人负责整改,同时加大消防监督力度,确保不发生新欠账。

3.3 严格建审防止先天患

消防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把好建筑工程消防审验关,从源头上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同时树立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思想,给园区建设单位当好参谋主动上门服务,开辟绿色通道,针对建筑审批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着节约资金、便于操作、确保安全的原则,为园区建设单位出主意、想办法,提供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建筑施工过程中,要跟踪问效,加强指导,确保项目建设的消防质量,真正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

3.4 落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规范消防安全管理

将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到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消防安全目标中并加以考核,明确各级政府落实消防规划、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督促企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明确规划、建设、安监、工商、供水、供电等部门联合抓好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促进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督促园区企业制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确定消防安全职责,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网格,落实对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消防控制室值班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需持证上岗,督促企业对每位员工开展消防常识和扑救初期火灾的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员工掌握必备的自防自救能力。

3.5 加大消防宣传力度,形成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电台、网络等途径多方面展开消防公益宣传,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消防意识,使消防安全深入人心。所谓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园区企业应建立和形成全员参与比较稳定的消防安全文化氛围,要经常性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培养从业人员都有意识地自觉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消防安全管理活动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的形成,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并努力消除,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结束语:

物流、工业园区的建设都是以结合的方式优势互补,提高综合竞争力。其发展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然而也存在消防安全工作不足的隐患。建设和发展是重要的,但这些均应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企业、政府乃至全社会均应对消防安全足够重视,并落实于行动中,以此给园区建设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广乾,张阳,刘福存. 物流园区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火灾危险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

[2] 李海辰,李争录,杨学斌. 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3.

[3] 刁龙.新形势下工业厂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及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3.

上一篇:钻杆钳的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 下一篇:我国建筑造价的管理之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