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案件线索审计思路

时间:2022-08-25 04:28:16

经济案件线索审计思路

一、审计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的有效路径

随着审计查出经济案件力度的增强,财政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经济案件却时有发生,并呈现出新的特点:被审计单位的作弊不仅发生在资金环节,也发生在业务环节,即绕过账务环节,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业务流、物资流、信息流,文件流等“非财务”环节,通过改变载体方式作弊。为了做得更隐蔽,他们还进一步通过财务手段对此加以掩盖,通过“洗账”方式,把“黑账”洗成“白账”,以掩盖作弊行为。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既要关注财务环节,又要关注非财务环节。

1.资金流审计。一是在分析审计对象资金流状况时要树立一盘棋意识,把握对方资金流向和流量的总体图景,绘制资金流循环图,确定审计对象资金流动的主要通道及其在会计处理中的账务体现,从支流分析着手,理清核实各类资金流的常异状况,为查找审计案件线索提供辅证材料,并注意把握各类资金循环流动的关联关系,全面动态的掌握和分析审计对象资金流活动的全貌。二是从量和质两方面把握被审计对象资金流状况,灵活运用重要性原则确立分析重点。资金流分析应当充分研究审计对象自身经营规模和趋势、业务内容和重心、资金流动方式和特点,把握影响审计对象资金流动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通道,紧贴审计对象实际灵活运用重要性原则,从资金流层面准确有效的确定审计重点,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提升资金流审计分析效果。三是理清审计对象资金流程环节,注意抓住资金源头和归属,特别是要弄清资金的最终去向。无论会计处理和资金过户程序怎样复杂,资金流动总有一个最终归属,资金归属能够准确说明资金流动性质和目的,具有鲜明有力的证据效应。掌握资金流程环节有助于把握经营活动过程,理清资金流向可以更好的判断经济行为性质。四是在分析资金流情况时,要增强对资金流动异常状况体察的敏感性,从中发觉挖掘不法行为线索。不同经营内容的审计对象具有各自资金流动的特点和规律在资金流表现上有异于自身结构周期性的信号应该引起审计人员的关注并重点进行真实性合法性核实,在资金流分析时更需发挥审计人员的职业敏感和分析能力。五是从银行账户入手。银行账户是审计对象资金外汇市场的主要通道,从银行账户入手审查分析其资金流情况是开展资金流审计的突破口。银行账户汇集了审计对象绝大多数资金流动,集中反映了审计对象的财务信息在进行资金流分析过程中,应重视对银行账户提供的信息的收集和梳理。

在与审计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被审计单位已熟悉审计人员的习惯,就是把重点放在查账上。 在通过账面很难作弊的情况下,被审计单位开始向账下的资金流载体下黑手,主要是通过对库存现金、银行开户、银行存款、定期和活期存单、银行对账单,借款白条等资金载体造假,进行作弊。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审计人员以资金流为导向,密切关注被审计单位所有资金流载体的异动情况,寻找蛛丝马迹,发现经济案件线索。如在对某单位的审计中,发现该单位某财务人员有篡改、涂改很行对账单的问题,涂改后的对账单反映该单位在某银行的存款有60余万元。这里有两个疑问,财务人员为什么要涂改对账单的存款数额,其用意何在?真实的银行存款到底是多少?带着这两个疑点,审计组延伸调查了对方银行。经查证,证实了该单位同期在对方银行仅有6000余元的存款,双方为什么会有60万元的差额呢?审计人员接着对该单位所有在各银行的存款户对账单进行了检查,又发现了该财务人员经手的2张银行对账单被涂改。在铁的证据面前,该财务人员最后承认是他通过伪造银行对账单的手法,在三个银行账户上挪用公款120余万元、时间最长一笔达一年之久、部分资金难以收回的事实。

2.业务流审计。查处经济案件线索是审计的一个难点,其根本原因就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对付检查,改变策略,采用了收入不入账,在业务环节使用移花接木手法,隐瞒、截取了非法收入,造成审计人员很难从账面上发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审计人员以业务流为导向,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所有与经营业务活动有关的业务纪录,特别是要关注其主营业务、附营业务、“三产”甚至与下属单位和关联单位的经济往来,以及基本建设和对外投资等情况,通过审查这些业务活动资料的异常情况,追踪经济案件线索。如在对某单位的审计中,发现该单位签订的部分主营业务合同中“要约”部分有不合常理的问题,表现在该单位与某生产厂商大签订供销合同的标准方面与其他厂家不同,让利过大。通过延伸调查对方厂家,证实了该生产厂商当年向该单位提供商业回扣上百万元,而且这笔收入单位未入账的事实。

3.物资流审计。化国有为集体、化大集体为小集体,这是当前国有企业侵占国有资产的突出现象。这类案件的特点是其不通过资金的收支反映,而是通过物资的流动环节作弊,达到非法侵占国有资产、转移国有利润的目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以物资流为导向,对被审计单位所发生的与物资流有关的记录资料予以关注,包括土地、设备、厂房、存货等,通过追踪这些物资流的异动、流向情况开展审计。如,我们在对某单位的审计中,就是通过对该单位存货量在某个时期奇高奇低、变动异常的疑点,进行追踪审计,从而证实了该单位违规设立“三产”,将国家专营商品多次无偿拨给了下属“三产”经营,非法侵占国家特殊行业利润数百万元为集体所有。

4.信息流审计。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这些违法案件常常做得很隐蔽,不留痕迹,账面上很难发现。审计人员查处这类案件就得出新招,要以审计事项为中心,以信息流为导向,广泛发动群众,全面收集信息,通过对所有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信息流的综合分析,发现案件线索。信息流审计法,要求审计人员全面,广泛地收集信息,包括财务信息,社会信息,如群众反映、公民举报,向有关部门查询和调查信息,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座谈、询问情况信息,以及审计人员的观察、专业判断等。审计人员对这些信息掌握得越充分、越完整,对审计查证工作越有利。如在对某单位的审计中,就是通过对该单位人员集体座谈和个别询问方式,取得审计线索,从而证实了该单位负责人受贿5万元的事实。具体情况是:在审计座谈中,审计人员感到该单位工作人员缄言寡语,有避讳审计的现象。经过审计组张贴审计公示,多层次地开展座谈,宣读政策,终于有2名工作人员用匿名信的方式,向审计组反映单位负责人在购建新办公楼的2部电梯中,有虚高提价、向供货单位多付购货款的嫌疑。审计人员掌握这一线索后,迅速审计了与电梯采购相关的财务资料,包括产品型号、厂家、单价、安装费用等明细情况,发现该电梯与某审计局购进的是同类同型号的产品,而每台费用却比审计局高出了2.5万元。掌握这一线索后,审计组迅常组织了向对方供货商的调查,证实是该单位负责人为了贪污公款,主动要求供货方按照每台高于实际价2.5万元的金额开具发票,并按照发票金额给予付款,对方还证实多收的5万元资金已被该单位负责人领走了。

5.文件流审计。利用公权为个人谋利,危害国家利益,是当前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审计人员要发现这些案件,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就账查账的方式上,而应当另辟蹊径。文件流审计法就是其中的一招。该法要求审计人员以文件流为导向,对被审计单位发生的所有与文件流有关的要素予以关注,包括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经济合同、制发的业务文件、管理层会议记录、甚至政府部门的业务批文等,通过对这些文件内容、甚至公章、文号、字号的审核,分析其异常情况,追踪经济案件线索。如,某审计机关在审计一被审计单位的在建工程时,发现在国家重申明令禁止楼堂馆所建设的时候,这家单位1.2亿元的综合性建设项目却得到批准立项。带着这一政策性疑点,审计组对建设项目的批文进行了认真审阅和仔细观察。经审查发现,该批文在真实性方面有重大疑点,其突出表现是批文机关的公章尺寸偏小,与其级别规格不符,而且公章的字体、字号不符,字形摆布不对。后经到批文机关调查,证实该机关根本没有制发该批文。后在司法机关协助下,通过司法侦讯手段,查实是批文机关某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骗取文件头、伪造虚假文号和公章的手段,绕过所在机关帮助这家单位伪造了国家批文,使得这家单位1.2亿元的综合性建设项目得以批准立项建设,并从中收受了2套住房的好处。

二、审计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的实现方式

1.内查与外调相结合。当前,经济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狡猾,许多问题单纯通过单位账簿很难查清事实,因此,发现经济案件线索,外调工作就相当重要。要使两者结合好,一方面要为外调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通过内查,列出需要外调单位名单、事项、疑点及最佳外调时间,增强外调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外调的结果要及时反馈。通过情况反馈提高内查的针对性,达到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在内查外调中要注重运用访谈调查法。发现经济案件线索审计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不同的,工作的手段与方法也不尽相同。审计实践证明,作为财务收支审计不常用的访谈调查法,在发现经济案件线索审计中往往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发现经济案件线索审计一般采用个别访谈法,个别访谈时应有两个以上的调查人员在场。进行谈话调查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对同一谈话内容应找相关的多人进行问询,达到相互验证的目的。

2.审计调查与群众举报相结合。工作是反腐倡廉的一道重要防线,中纪委公布的大案要案中就有60%左右的案件是人民群众举报的结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凡有重大违法违纪犯罪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暴露出一些蛛丝马迹,人民群众最容易感觉其中的微妙变化。因此,审计机关平时要重视群众来信和举报材料,并经常同纪检、检察部门交流信息、互通有无。审计的优势在于:根据需要补充审计计划,随时安排常规性检查,不容易引起被审计单位和犯罪嫌疑人的特别关注。尤其涉及重大违纪案件时,在整个问题没有浮出水面,纪检、检察机关不方便介入的情况下,审计机关便担负起“探路石”的重任。遵照领导批示和协作部门的要求,审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对一些项目进行常规性的审计调查,重点查证举报内容,获得初步证据和线索进而移交纪检、司法机关进一步查处。审计调查像一块“试金石”,手法简便、效果显著。

3.常规性审计与重点环节审计相结合。以真实性为目的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审计的基本职能,它的审计重点是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经济业务活动的合理性。相对而言,常规审计由于实施时间短、审计资源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注重面上的工作多一些,涉及点的工作少一些,对主要经济活动容易出现漏洞的关键环节不能一一重点查证,极有可能造成许多重大线索的遗漏。审计人员在常规审计中既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又要有查找案件线索的意识,更要具备职业敏感性,善于从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和纷繁复杂的核算资料中发现线索、收集线索、积累线索,善于分析每个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特点,找出问题的“易发点”、“多发点”,“精选”需要查清的项目,准确抓住问题的实质一审到底,一层一层揭开问题“神秘的面纱”。

三、审计发现经济案件线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变观念,强化责任和案件意识。在审计中,查处经济案件线索尽管是件难事,但关键在于审计人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要坚持原则、敢于动真碰硬,并消除三种模糊认识和消极心态。一是要消除畏难情绪。目前审计环境虽有所改善,但并不宽松。特别是查到关键问题,触及到被审计单位和利益时,势必会遭到种种阻挠和刁难,得不到应有的配合和支持,如吃闭门羹、拒绝提供会计资料、甚至是讽刺挖苦。每当遇到这些情况,我们都耐心地宣传,依靠上级领导,依据有关财经法规,不断化解困难和矛盾,赢得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更加坚定审计人员克难攻坚的信心。二是要消除怕得罪人的思想。尤其是查出经济案件线索,有时会遇到领导关系、人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说情阻挠。要坚持一抓到底,不怕得罪人。三是要消除“吃力不讨好”的心态。审计人员在一线查账,吃苦大、风险大、成本也大,但一旦查出经济案件线索,又怕没有好的结果。一怕问题难查到位,审计成本大,又没有审计成果;二怕问题查出来了,上下碍于关系情面,得不到及时处理;三怕案件线索移交了,由于办案成本大或司法机关做好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强化责任。同时,审计人员要树立发现经济案件线索意识。一方面是要转变审计机关审计对事不对人的观念,既要对事也要对人,而且要多从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另一方面要增强对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的敏感性。

2.严谨细致,抓好重点环节。一是注重审前准备,周密编制实施方案。充分利用以前的审计档案,审前收集和分析被审计单位往年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便于在审计中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调查财政税务物价等部门和走访与被审计单位相关联的单位,了解其纳税、收费及账户管理方面是否存在不合规的问题;从纪委、司法部门了解人民群众来信中所提示的违纪线索。如某市审计局在对该市人保公司审计中,就是利用以往审计档案的资料,在审计资产时发现了其保险分所的账外房产被变卖后,但资金去向不明,审计人员发现疑点,进行深入追查,从而挖出“小金库”以及胡花乱支、损失浪费1199.47万元。二是注重全面审计,认真核查每一个疑点。从账户入手,加强分析复核,不放过每一笔可疑之处,尤其要对错综复杂的往来账、管理混乱的资产资金账、使用不规范的收支票据等方面进行详查,逐笔核对、从中发现疑点和问题。如某市交警大队车管所原所长程某挪用车辆手续费20.95万元,其中一笔就是通过自制手续费凭证,从保险公司账面支出,然后划转到“城区保险办”支付现金12.20万元,一笔转账到某金店8.75万元,经审计人员仔细深查,认为有挪用贪污之嫌,移交检察院后,立案查处,程某终被刑事处理。三是突出重点,注重延伸。在审计中,要注重突出审计重点,向三个方面进行延伸:一方面是向被审计对象的下属单位进行延伸审计;另一方面是向主管部门进行延伸检查;再一方面是向有业务往来的单位进行延伸调查,寻找有关关联交易和资金往来中的猫腻。如某市在对“人保公司”下属两个保险分公司延伸审计中发现,该人保公司分别虚列两笔手续费支出4.50万元和6.75万元,分别划入上述两个保险分公司账户中,而两个保险分公司又分别提取以上款项,将现金交给人保公司财务科科长林某,然后林某又将这两笔账外资金划入“城区办”,将该市交警大队车管所原所长程某的借款11.25万元予以冲平。审计期间,督促保险公司将借给程某的11.25万元迅速予以追回,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3.明晰目标,把握关键部位。发现经济案件线索审计要抓住经济活动重点环节。一是采购环节。从程序上看,采购有无舍近求远、价格上是否舍低就高。可以通过走访业务部门了解主要的进货渠道、市场价格,通过网络查询,然后加以比较。尤其要注意采购量与需要量的对比,有无存货较多,仍大量采购的异常现象等。二是销售环节。注意有无畅销产品低价销售;在货款回笼整体情况比较好的势态下,个别货款长期不收回。个别单位产品售价制定是否严格遵循相关程序;紧俏产品销售给自己负责人的单位或销售给自己的亲属。有无明亏仍大量销售的情况等。三是资产转让环节。注意资产转让是否按程序办事,有无经过必要的评估,有无低价转让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资产转让对象与本单位关系是否密切等,有无隐瞒转移国有资产,化公为私的现象。四是对外投资环节、借款环节。注意有无未按规定完成决策程序,擅自对外投资的;被投资单位效益较好,但长期收不到应得收益的;有无以投资之名,将借款长期被对方占用,又不加催收的;有无将本企业资产借给私企及个人的情况等。五是担保环节。注意有无为私企及个人借款提供担保;有无盲目担保而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六是工程发包环节。基本建设领域是违纪违规问题的重灾区,注意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重要设备和材料的发包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对不经过招标的零星工程,也应特别关注。

4.严把尺度,正确界定问题性质。明辨是非是发现问题的根本,也是提高审计权威的重要方面。多产生一个疑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是审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在审计中要正确把握政策法规尺度,正确界定违纪问题性质。如在某市医保中心审计时,发现医保中心“定期存款”账面反映有350万元资金存在人寿保险公司。遇到此类问题,如不认真对待,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一般会简单定性为违反国家规定存款。但知道国家对银行和保险业务范围、机构性质有明确的规定,不能相互混淆,所以通过反复琢磨、分析,认为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带着“人寿保险是以什么人名义入账处理”的疑问,审计组到该公司进行延伸审计,排除了各种阻力,反复疏导,直到查出医保中心原始投资资料,从而使问题真相大白,终于揭示了原主任,以其亲属的个人名义,参与了国寿保险(5年期分红型),构成了挪用公款犯罪的嫌疑。

(课题组成员:王志高曹广明娄爱花马力吴润朱庆林)

上一篇: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审计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估重... 下一篇:谈民营企业强化财务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