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晚脐橙冬季果实粒化(失水)成因调查

时间:2022-08-25 03:54:41

伦晚脐橙冬季果实粒化(失水)成因调查

摘 要:本文在充分调查基础上,认真分析了伦晚脐橙冬季果实粒化(失水)成因,提出了合理划定发展区域、合理控制种植规模、合理落实技术措施,为促进区域性规模化发展以伦晚脐橙为主的晚熟柑桔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伦晚脐橙;冬季果实粒化;调查

近年来,中国著名的“首届脐橙之乡”——湖北省秭归县充分利用三峡库区独特的“冬暖夏凉”的气候优势,不断优化柑桔品种结构,以伦晚为主的晚熟脐橙得以蓬勃发展。截止2011年底,全县通过高接换种和定植幼苗2种模式发展伦晚脐橙近2000hm2,产量已突破1万t,桔农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经济效益。但从实践看来,在伦晚脐橙栽培过程中尚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部分地区冬季果实粒化(失水)现象较为严重,对此,笔者于3月中旬、4月中旬先后深入到该县脐橙主产区——郭家坝镇邓家坡村5个社区就伦晚脐橙冬季果实粒化(失水)成因展开了调研,现将其主要情况综述如下:

1 基本情况

为了更准确、详实弄清伦晚脐橙冬季果实粒化(失水)成因,笔者采取访谈与实地抽样调查相结合方法,先后2次深入到海拔300m以下、300~350m、350~400m、400m以上4个区域调查了20个农户,每次每户随机采摘果实20个。分别从果园基本情况(海拔、坡度、土壤类型、树龄、树势、种植模式)、果园常规管理(施肥、保花保果、修剪、病虫防控、激素施用)、果园冬季管理(灌溉、增肥、保果、其它)和果实实际粒化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从实际调查情况看,3月中旬,海拔300m以下、300~350m、350~400m、400m以上4个区域,其平均果实粒化率分别为1%、1%、3%、7%;4月中旬依次分别为10%、17%、25%、33%。且呈现果实粒化与海拔高度成正相关,超过350m果实有轻微冻害,400m以上冻害表象较重,落果明显加剧,存在着较大种植风险;果实粒化与如何施用2,4-D等激素类药剂关联密切,幼果期若施用了2,4-D等激素类药剂,果实粒化加重;果实粒化与合理灌溉成正相关,凡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特别是冬季、早春等关键时期进行了适时均衡灌溉,几乎没有或轻微产生果实粒化;果实粒化与科学增肥关联紧密,施用1次、2次、3次肥,果实粒化现象虽直观尚看不出明显差异,但果品大小、色泽、风味差异较明显;果实粒化与果实采摘时期有关联,从目前调查的2个时段来看,同区域3月中旬较4月中旬轻(此问题有待进一步跟踪调查,以便确定各地具体最佳果实采摘期)。同时,据当地桔农反应,在海拔200m区域内高接换种的被桔农称之为“晚棱”的晚熟脐橙(另一伦晚株系),虽管理精细,早春并进行了灌溉,但果实粒化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2 技术探讨

为了有效地解决晚熟脐橙冬季果实粒化现象,提高特色产业经济效益,笔者根据以上调查情况,结合三峡库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晚熟脐橙特有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以下技术路线,为尽快完善晚熟脐橙种植技术规程提供一定借鉴。

2.1 严格把关,合理划定发展区域 晚熟脐橙需挂果越冬,从秭归县目前种植区域来看,三峡库区发展晚熟脐橙务必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原则,严控海拔高度,切勿跟风跑。临近长江沿线,发展晚熟脐橙海拔须控制在350m以内,400m为种植警界线;离长江黄金水道较远的区域,发展晚熟脐橙海拔应控制在300m以内,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又能有效规避生产风险。

2.2 科学规划,合理控制种植规模 因晚熟脐橙果实生长周期长,成熟后适逢气温日渐升高,致使果实采摘后有效货架期相对缩短,若没有适度配套的冷链设施,果实销售存在一定忧患。故此,建议各地在拟定晚熟脐橙发展规划时,要切实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把特色品种放到大产业、大市场中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在突出地方特色前提下,实行“早熟、中熟、晚熟”合理搭配,适度控制种植规模,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

2.3 精细管理,落实关键技术措施 以伦晚为主的晚熟柑桔与一般柑桔品种的管理存在一定差异。据实践证明,晚熟脐橙要挂果越冬,对肥水需求量大、果实成熟前宜返青等诸多特异性。建议在三峡库区种植晚熟脐橙应落实以下关键技术措施,以实现丰产优质目的。一是要增加供肥量。成年结果树要改过去传统的2次施肥为3次施肥,即在施好传统的2~3月的催芽肥、6~7月壮果肥基础上,于9~10月再增施1次越冬肥。肥料均以生物有机肥为主、合理配施一定量的柑桔专用复合或复混肥,同时,在生长期以提质增效为目的,因园制宜喷施3~4次叶面肥。二是要慎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据实际生产调查,不规范施用2,4-D等激素类,会导致果实皮增厚、油胞增粗和粒化现象加重。建议在晚熟脐橙生产中,尤其是幼果期以不使用激素类药品为宜,若遇强降温、降雪等恶劣天气,如需要施用但必须控制施用浓度,以不超过15mg/kg为宜。三是要适时均衡供给水分。在晚熟柑桔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尤其冬季寒冷时一定要抓住时机,搞好果园灌溉。同时应落实好果园覆草、覆膜技术,为植株生长、果实安全越冬创造最佳生态环境。四是要适度修剪。对晚熟脐橙一般于果实采摘后进行树冠修剪,重点疏剪树冠过密的交叉枝、丛生枝、病虫枝等,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对结果过多的树还可适当疏果,重点疏出树冠过小、过大的顶端次生果。五是要科学搞好果园病虫害防控。要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大力推广普及果园“挂灯、挂板、挂瓶、挂袋”生物防控技术,冬季重点搞好以柑桔青、绿霉病为主的病害防控,有效防止果皮油胞损伤,提高优质果品率。六是要进一步加强晚熟脐橙优良株系选育。各地要做到以严谨态度科学引种,同时要坚持群众性选种与专业性选种相结合,尽快选出品质优、适应性强且果实无粒化或粒化现象极轻的株系予以推广普及,为晚熟柑桔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种植资源。

2.4 因园制宜,科学拟定采收时间 柑桔果实采收期受气候、地理及栽培管理等因子影响有所差异。但总的要求,当果实达到该品种固有的色泽、风味和香气及内含物标准,便可依据果实不同用途、销售区域远近等实情,科学确定最佳采收时间,以便有效避开果实粒化高峰期,实现晚熟柑桔产业效益最大化。

(收稿:2012-04-26)

作者简介:吴述勇,高级农艺师,现就职于湖北省秭归县特产技术推广中心,主要从事果树栽培、病虫防治等工作。

上一篇:橄榄菜加工技术 下一篇:定成面塑,捏出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