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东:谷歌创新具有引领性作用

时间:2022-06-08 08:08:17

陈永东:谷歌创新具有引领性作用

谷歌是一家非常惹人喜爱的公司,虽然这家公司没有什么让全世界消费者疯狂着迷的产品,可它总是走在创新的最前沿,总会发明出一些让人惊叹的、充满未来感的产品。谷歌的创新究竟有什么不同?谷歌的创新有什么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电子商务与新媒体创意与营销研究领域知名学者陈永东教授。

《创意世界》:当前互联网或者说IT界的创新主要集中在那些方面?

陈永东:这个问题太泛,很难一句话讲得清楚,因为其还有许多子领域。笼统地说,当前互联网或IT的创新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有非常之多,主要集中于智能终端、云计算、智能分析、大数据、数据挖掘、GPS、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智能家电等等方面。

在应用创新方面,有新型社交网络(SNS、微博、轻博客等)、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应用、智能搜索、网络视频分享、网络图片分享等。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有APP应用程序商店、数字阅读、LBS、O2O、SoLoMo等。

《创意世界》:在互联网的创新群体中,谷歌有什么特殊性?

陈永东:谷歌依托搜索引擎聚集的巨大的用户基础,向多个领域进军,其中主要有电子邮件(如Gmail)、浏览器(如Chrome)、地图(Google地图及Google地球等)、即时通讯(如Google Talk)、网络视频(如YouTube)、博客(如Blogger)、数字图书馆、社交网络(如Google+)、智能操作系统(如Android)、智能电视、智能汽车、智能电网等方面。

谷歌创新的特殊性表现在:第一,在搜索领域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使之远远领先竞争对手;第二,可以将搜索领域已有的众多用户迁移到其新应用中;第三,有资金与实力涉足于最前沿的创新,始终走在技术发展的前列;第四,把握并引领了互联网或IT领域的发展方向。

《创意世界》:互联网创新是不是应该以利益为中心?

陈永东:利益分为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应该并重,同时在重视社会利益的同时,自然也会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然而,单独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则难保其可持续发展。同时,利益还分为短期利益及中长期利益,互联网创新是需要投入资金与人力,并勇于进行大胆的尝试,重视中长期利益,如果只重视短期利益,则可能在中长期发展中错失大的发展机会。

《创意世界》:谷歌的很多创新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利润,谷歌这种广泛创新的方法为互联网和IT界带来了那些影响?

陈永东:这些创新尝试表明,一方面,谷歌有能力与实力进行相应的创新尝试,并始终在关注最新发展领域;另一方面,只有真正亲自尝试后才智能其中可能的机会与风险,并能深切地理解今后的发展方向。至少,有许多方面,谷歌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

《创意世界》:谷歌的安卓手机系统在最早的时候应该说是偏离其主要经营范围的,可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国内的众多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做手机。谷歌的这种成功有广泛适用性吗?国内互联网企业进军手机有前途吗?

陈永东: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的成功不一定有广泛的适用性,主要是谷歌已经在早期拿走了机会,别人的机会则少了许多。当初,谷歌在看到开放的智能操作系统的巨大市场潜力后,毅然放手一搏,并奠定了其在移动互联网中核心地位的重要基础。

国内互联网企业进军手机有一定机会,但是如同谷歌那样的大的机会已经没有,而多数只是在利用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并模仿苹果、三星等手机的硬件构造,突破性的创新并不多。当然,中国众多的人口、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及有特色的中国文化是国内互联网企业进军手机可把握的机会。

《创意世界》:谷歌CEO拉里·佩奇曾向乔布斯询问经营之道,乔布斯告诉他要专注于某一项产品。可谷歌的模式和苹果并不一样,苹果的模式能适用于谷歌吗?如果谷歌真的专注于某一项产品,会像苹果一样取得成功吗?

陈永东:不能绝对地讲苹果的模式一定适用或一定不适用于谷歌,谷歌是在突出自己特色的同时,也在借鉴苹果的东西。例如,其安卓操作系统追求的是开放性,但其应用商店模式也借鉴了苹果的应用商店。

谷歌的专注与苹果的不完全一样,一方面,它会在不同阶段专注于当时最新的应用,另一方面,它会不断探索尝试最新的技术,以引领发展的潮流。

《创意世界》:谷歌曾经推出多个社交项目,可很多都中途夭折了。现在的Google+被认为是有革命性创新的社交产品,您认为如何?

陈永东:对于Google+还有待于观察。主要是Facebook、Twitter及Linkedin等均为几类应用的先行者,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而在其中,用户已经积累了相应的社交关系,不少人并不愿意轻易地转移到其他社交平台上。

当然,由于谷歌本身有大量的用户,Google+的推广还是会得益于这些用户。但是,其所谓的“革命性”可能评价过高,因为从根本上它并没有突破Facebook、Twitter及Linkedin等的应用模式。

《创意世界》:一个公司的业务应该围绕着主业来进行,谷歌最初的所有外延业务基本都围绕搜索进行。可现在,谷歌的很多业务,比如无人驾驶技术、Google glass等已经和搜索关系不大了,甚至早就超过互联网的范畴。谷歌这种经验模式有什么问题吗?

陈永东:我认为,这种模式没有问题。一方面,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相互联系的,看似表面没有关系的东西,实际上或多或少都有联系,许多边缘领域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谷歌这种级别的公司追求的是技术上的全面领先,它当然更有实力去考虑未来技术的发展,这也是创新的前提——比别人更早地看到未来,并且看得更远。

《创意世界》:现在苹果、谷歌和微软三足鼎立的局面,是否说明了未来IT界界限的模糊?这三者谁可能更有机会?

陈永东:三足鼎立的局面不仅说明未来IT领域界限的模糊,也说明了IT领域中相互联系的子领域越来越多。

机会始终有,谁都有机会。从目前的判断看,按机会的程度看,从高到代分别是:谷歌>苹果>微软。苹果的问题是最新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吸引力不如从前,不仅有用户量的饱和问题,也有创新不足的问题。微软的问题主要在未来的方向看得不够准,机会的把握上能力不够强,原有的软件开发、销售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另外已有的传统组织结构及管理机制可能阻碍其发展。

《创意世界》:百度和谷歌相比,差距主要在哪里?

陈永东:百度和谷歌相比,差距主要在搜索引擎以外领域的发展方向及机会把握上能力的欠缺。其搜索以外的领域中,往往处于跟随、模仿的方式,且通常会慢半拍,不论是其电商(含团购)、即时通讯等方面,都有类似的问题。当然,百度在一些与搜索及广告紧密联系的领域,其发展还很不错。

《创意世界》:未来是谷歌式的全面创新更有前途还是苹果式的专注创新更有前途?

陈永东:应该是各有特色,只是由于苹果乔布斯已经离世,很难说其专注创新是否会不打折扣,因此,相对而言,谷歌式的全面创新更有前途。

上一篇:谷歌:不作恶,有作为 下一篇:城市旅游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