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成功教育与素质教育

时间:2022-08-25 03:08:30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成功教育与素质教育

[摘要] 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全面发展教育,它要求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能主动地发展。体育教学中的成功教育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的措施应从多个层面加以考虑。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成功教育 课堂评价 体育文化

一、前言

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全面发展教育,并且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假如面向少数学生培养少数优生,那么素质教育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内涵。尽管我们在实际教育中所提供的资源对全体学生是一样的,但因同学的占有能力不同,又造成了资源最终分配不平等。素质教育不应扩大这种不平等的结果。相反,要对这种不平等的结果进行补偿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这就是成功教育。而且素质教育还要求学生要德、质、体等方面都能活泼、主动地发展,可见体育教学中的成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二、体育教学的成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及作用

体育教学中成功教育的原则,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使部分后进生获得一定的技能,取得一定的成绩,相信自己的实力,对体育学习充满自信和兴趣,最终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它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会出现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使一部分学生厌恶并远离体育,而体育教学中的成功教育就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同学,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中的成功喜悦,也尽可能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从而增强每个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每个学生在体育才能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2.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情感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体育学习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活动,而且在这项活动中伴有鲜明而强烈的情绪体验。因此体育学习对学生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体育教学中的成功教育,对个性的健康发展更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能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使平凡的人成为不平凡的人。人人都有自身的潜能,但要发挥出来,一定要有一个重要条件,这就是心理上要得到某种肯定。成功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把学生都不十分清楚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产生成就意识,这种心态一旦加以强化也就达到了素质教育中个性健康发展的要求。

3.促进个体学生全面发展

成功教育不只是为升学作准备,也不只是为就业作准备的,而是为人生作准备。成功教育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身体素质的训练与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教学中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功能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三、体育教学中成功教育的手段及措施

成功教育在素质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重要的价值取向,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很好地实施成功教育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1.建立建全科学的、以激励制为主的课堂评价体系

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有什么样性质的评价,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行为。心理学家赫尔劳克做过不同评价出现不同心理行为的实验。实验表明,对学生优点进行表扬的直接评价是促进学生成功的积极因素。因此要实现成功教育,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有激励机制的体育课堂评价体系。切实加强教育过程的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练习的积极性、付出的种种努力与得到的点滴进步上,因为这些因素学生都是可以做到的,而这些因素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转化条件。通过评价使学生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调动学生学与练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来激发他们内心追求的需要,产生上进的动力。

2.调查研究,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年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兴趣爱好、思想情况、组织纪律,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帮助他们制订符合实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不同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指导他们一点一滴地学。对后进生主要不是要求限期赶上或超越其他同学,而是实现自我超越,鼓励他们循序渐进,不断进步,逐步达到教学要求,帮助他们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及新的学习动力。

3.针对教材的特点有的放矢,制定切实可行的练习手段

练习的意思是指程序的重复,更准确的说,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反映。它要具备改善学习动作的目的,还要有反馈效应给学习者提供信息。在消极条件下进行的练习,其效果很差,成功率很低。所以说,练习不应是简单的重复,而应是一种有目的的、有步骤的、有指导的活动。随着伴有适当反馈作用的练习,那些导致错误的暗示逐渐受到抵制,而那些与平稳、精确的动作相联系的暗示便开始建立并保持下来。学习者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技能,直至掌握。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练习手段应当有针对性,突出重点,要保持练习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要体现练习设计的启发作用。

4.改革体育课程设置推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

现行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较多注重和突出社会需要,较少强调和提倡个体需要。这几乎是我国推行学校体育的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这种以社会价值为统摄与驱动的学校体育,虽然有自身的优越性,但它对培养生动、活泼、自由、民主的学校体育风气,具有客观的阻滞作用,也对个体的成功需要产生了障碍。因此,我们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要能够体现出个体身心关系的有效处理,体现出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重视心理素质的发展。这也就是要求体育课程设置要处理好体育锻炼与体育文化活动的关系。

上一篇:积极办好少年宫,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一篇:浅谈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