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肥料利用田间试验研究

时间:2022-08-25 03:06:41

棉花肥料利用田间试验研究

摘要 棉花肥料利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受前期数月的低温多雨、中期的台风等多种不利极端天气影响,2013年棉花产量继续持续走低。试验中最高产量也只有2 568.0 kg/hm2。配方施肥整个生育期长势稳健,植株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不早衰,后期田间长势均匀,叶片光合作用强,因此测土配方施肥应用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 棉花;肥料利用;配方施肥;增产增收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016-02

通过棉花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探索东至县昭潭镇常规施肥下氮、磷、钾肥的利用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磷、钾肥利用效果,为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而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安排在东至县昭潭镇昭潭村西山组某农户承包地内,一年一熟制,大田面积500 m2,耕层厚度17 cm,砂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水源条件充足,地下水位较低,常年降雨充沛,阳光充足。地处东经116°49′23.8″,北纬29°41′27.8″,海拔30.1 m,地势平坦,前茬冬闲,行向为东西走向,密度21 390株/hm2。供试肥料:氮肥为安庆石化总厂生产的46%尿素;12%过磷酸钙为东至县神山化肥公司生产;60%氯化钾是加拿大生产。供试棉花品种为岱杂一号F1。

1.2 试验设计

采用对比试验,不设重复,先分成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2个大区。在2个大区中,除设置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小区外,还划定30 m2小区设置无氮、无磷和无钾小区,常规施肥总量按当地习惯施肥,肥料用单质肥料。各小区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各处理分别是:常规施肥无氮(1)、常规施肥无磷(2)、常规施肥无钾(3)、常规施肥(4)、配方施肥无氮(5)、配方施肥无磷(6)、配方施肥无钾(7)、配方施肥(8)。处理1小区施肥总量为:磷肥359 g,氯化钾1 195 g,硼砂45 g;5月15日施基肥:磷肥224 g,氯化钾400 g,硼砂45 g;6月21日第1次追肥:磷肥135 g,氯化钾565 g;7月22日第2次追肥:氯化钾230 g。处理2小区施肥总量为:尿素1 327 g,氯化钾1 195 g,硼砂45 g;5月15日施基肥:尿素115 g,氯化钾400 g,硼砂45 g;6月21日第1次追肥:尿素455 g,氯化钾565 g;7月22日第2次追肥:尿素469 g,氯化钾230 g;8月16日第3次追肥:尿素288 g。处理3小区施肥总量为:尿素1 327 g,磷肥359 g,硼砂45 g;5月15日施基肥:尿素115 g,磷肥224 g,硼砂45 g;6月21日第1次追肥:尿素455 g,磷肥135 g;7月22日第2次追肥:尿素469 g;8月16日第3次追肥:尿素288 g。处理4小区施肥总量为:尿素1 327 g,磷肥359 g,氯化钾1 195 g,硼砂45 g;5月15日施基肥:尿素115 g,磷肥224 g,氯化钾400 g,硼砂45 g;6月21日第1次追肥:尿素455 g,磷肥135 g,氯化钾565 g;7月22日第2次追肥:尿素469 g,氯化钾230 g;8月16日第3次追肥:尿素288 g。处理5小区施肥总量为:磷肥1 500 g,氯化钾1 350 g,硼砂45 g;5月15日施基肥:磷肥1 500 g,氯化钾540 g,硼砂45 g;6月21日第1次追肥:氯化钾540 g;7月22日第2次追肥:氯化钾270 g。处理6小区施肥总量为:尿素1 956 g,氯化钾1 350 g,硼砂45 g;5月15日施基肥:尿素489 g,氯化钾540 g,硼砂45 g;6月21日第1次追肥:尿素587 g,氯化钾540 g;7月22日第2次追肥:尿素587 g,氯化钾270 g;8月16日第3次追肥:尿素293 g。处理7小区施肥总量为:尿素1 956 g,磷肥1 500 g,硼砂45 g;5月15日施基肥:尿素489 g,磷肥1 500 g,硼砂45 g;6月21日第1次追肥:尿素587 g;7月22日第2次追肥:尿素587 g;8月16日第3次追肥:尿素293 g。处理8小区施肥总量为:尿素1 956 g,磷肥1 500 g,氯化钾1 350 g,硼砂45 g;5月15日施基肥:尿素489 g,磷肥1 500 g,氯化钾540 g,硼砂45 g;6月21日第1次追肥:尿素587 g,氯化钾540 g;7月22日第2次追肥:尿素587 g,氯化钾270 g;8月16日第3次追肥:尿素293 g。

1.3 试验实施

2013年4月15日播种育苗,5月20日移栽,移栽后当天用2.5%敌杀死乳油1 000倍液喷施,防治地老虎[2]。6月10日用15.8%精喹禾灵2 000倍液进行化学除草[3]。6月28日中耕1次,6月7日、6月18日、7月8日、7月26日、8月19日、9月13日分别用70%啶虫脒、3.2%阿维菌素、5%氟虫腈、康宽防治棉蚜、棉蓟马、盲蝽蟓、红蜘蛛和斜纹夜蛾[4-5]。大田期未发现枯黄萎病[6]。9月5日开始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处理1现蕾期在6月11日,较其他处理迟3 d(处理5、8除外),是因营养生长缓慢所致。但吐絮期较其他处理稍早,于8月19日吐絮。余下处理整个生育进程波幅不大。全生育期处理8最长,达127 d,比处理1迟5 d。处理6、7全生育期相同,均为126 d。

2.2 “三桃”结构

由表2可知,从不同时段成铃比例来看,伏前桃所占比例最高是处理1,占35.2%,其次是处理5的23.7%。伏桃比例最高是处理2,达到了88.4%,位列第2的是处理4,为81.2%。伏桃所占比例最少是处理3的59.9%,秋桃比例处理1、2分别仅占了4.0%和4.8%,处理3秋桃6.4个,为各处理最高值,秋桃比例占到了29.5%,单株成铃数除处理1、2低于15个外,其他处理均在19~28个。

2.3 产量

由表3可知:果枝节位最低是处理1,为5.6节。最高是处理7和处理8,均为7.3节。果枝薹数处理1只有12.0薹,处理8最多,为17.9薹。单株蕾铃脱落数较高的是处理8和处理4,分别达到了47.5个和40.6个,脱落率最高是处理4的66.8%,处理5脱落率最低,为50.9%。实际籽棉产量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处理8、3、4,实产分别为2 568.0、2 434.5、2 100.0 kg/hm2。最低产量为处理1,仅1 249.5 kg/hm2。

3 结论

由于受前期数月的低温多雨、中期的台风等多种不利极端天气影响,2013年棉花产量继续持续走低。试验中最高产量也只有2 568.0 kg/hm2。配方施肥整个生育期长势稳健,植株粗壮,根系发达,抗倒能力强,不早衰,后期田间长势均匀,叶片光合作用强,因此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的增产效果显著[7]。

4 参考文献

[1] 赵兴军.临猗县棉花平均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69-70.

[2] 刘道洪,冯定平,桂林峰.绿营高301生态肥料在棉花上的肥效[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0.

[3] 李俊红,张洁,丁志强,等.增效复合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54.

[4] 王喜枝.潮土区棉花施用钾肥的效应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3(10):43-44.

[5] 李伶俐,刘国顺.棉花专用有机复合肥的应用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1997(9):9-10.

[6] 张会玲,王崇华,王志坚,等.不同肥料对棉花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种业导刊,2013(2):19-20.

[7] 中国期货业协会.棉花[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上一篇: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下一篇:《爸爸回来了》超级奶爸速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