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平原直播连作晚稻“3414”施肥技术示范应用效果研究

时间:2022-06-18 05:09:52

鄱阳湖平原直播连作晚稻“3414”施肥技术示范应用效果研究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增加、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转移增多,农村劳动力已日趋老龄化,水稻直播这项省工、省力、节本、高产、高效的轻简栽培技术,已经并将继续成为鄱阳湖平原水稻主要种植方式。为探究直播二季晚稻高产栽培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笔者于2013年在直播连作晚稻进行了“3414”施肥技术示范试验,现将示范应用效果概述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江西省恒湖垦殖场进行,该场位于赣江下游东岸、鄱阳湖畔,地处鄱阳湖平原中部湿地,以水稻为主导产业,为江西省重要商品粮基地集中区之一。田块前作为直播早稻,土壤为湖积物与河流冲积物形成的水稻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自然肥力较高。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杂交早籼稻淦鑫203,返秋作二季晚稻直播栽培;供试肥料为46%尿素、12%钙镁磷肥、60%氯化钾,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农业部“3414”施肥试验方案进行设计(表1),即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组合。3因素为氮、磷、钾;4水平为:0水平为不施肥,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为2水平施肥量的0.5倍,3水平为2水平施肥量的1.5倍[1-2]。当地高产杂交早籼稻最佳施肥量(2水平施肥量),据2008―2012年,当地杂交早籼稻(及连作二晚)直播栽培施肥量综合调查分析总结而得,即在头季(或前茬)稻草经机械收割切碎或捣碎后全部还田的基础上,目标产量9 t/hm2左右,施用纯N 190.650 kg/hmn2(46%尿素414.5 kg/hm2)、P2O5 76.2 kg/hm2(12%钙镁磷肥635.0 kg/hm2),K2O 152.4 kg/hm2(60%氯化钾254.0 kg/hm2),N∶P2O5∶K2O的施用配比为1.0∶0.4∶0.8[3]。各施肥水平各处理组合N、P2O5、K2O的施用量见表1。氮肥分第1次分蘖肥(播后9 d)、第2次分蘖肥(播后17 d)、穗粒肥(稻苗主茎倒2叶露尖时)施用,3次施用比例为5.0∶3.5∶1.5;磷肥全在施第1次分蘖肥时作面肥施用;钾肥在施第2次分蘖肥及穗粒肥时分2次施用,2次施用比例为5.0∶5.0。各处理区面积90 m2,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各处理区间筑小泥埂相隔,并用农膜覆盖泥埂,以防肥水串灌,各处理区单独排灌。处理区周围设保护行,且设保护行内不施用任何肥料。

1.4 试验实施

7月17日分区定量均匀播撒催芽种谷,播种量为45 kg/hm2;7月26日、8月2日、8月28日,分别施第1次分蘖肥、第2次分蘖肥、穗粒肥;10月28日机械收割。各处理区除施肥量不同外,其他操作管理均按大田生产要求进行,且农事操作和管理方法一致[6]。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记载各处理水稻播种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收获期,记录试验期间的气温、降雨、冷空气、风力等主要天气情况及各处理区水稻的抗倒伏性,收获前取样进行成熟期经济性状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所有施用了氮肥的处理,其生育期较对照处理1长1~8 d,全生育期以处理11为最长,其次为处理4,其他各项施氮处理生育期之间差异不明显,说明氮肥偏多或施用过量会造成水稻贪青晚熟,延长生育期;氮、磷肥合理配比施用或增施磷肥,可促进水稻提早成熟,缩短生育期;完全未施氮肥的处理1、2,后期表现出早衰,提早成熟(表2)。

2.2 2013年二晚生长季内主要天气特点及各处理水稻的抗倒伏性

2013年江西省恒湖垦殖场二晚种植以早籼稻返秋作二晚直播栽培为主,于7月中旬后期至7月下旬播种。二晚生长季内主要天气特点是:前中期高温干旱少雨,后期持续晴天少雨;强冷空气入侵少、但风力大;入秋后至10月下旬出现了2次强冷空气南下影响,第1次出现时间为9月25―26日,秋后第1次过程降温7.6~10.0 ℃,风力4~5级,阵风6级以上,第2次出现时间为10月15―16日,过程降温8.7~11.4 ℃,风力4~5级,阵风7级以上;没有台风路径(穿过)在整个二晚生长季内,没有登陆台风路径(穿过)鄱阳湖平原,但10月7―8日受第23号台风“菲特”云系影响,出现了阵风7级以上的大风天气。

该种以晴热干旱少雨为主的天气,虽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防控病虫危害造成的倒伏,但后期的大风天气却易导致水稻倒伏。据每次大风天气过后目测田间各处理的倒伏情况可知,9月下旬籽粒成熟尚处于乳熟后期至蜡熟初期,9月25―26日的大风天气未造成水稻倒伏,但10月7―8日、15―16日的2次大风天气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倒伏。倒伏程度总体以偏施氮肥、未施磷肥的处理N3P2K2、N2P0K2为严重,其次为磷肥施用偏少的N2P1K1、N2P1K2处理,未施氮肥的N0P0K0及N0P2K2处理茎秆直立或基本直立,配比施肥的N2P2K2、N2P3K2、N2P2K1、N2P2K3处理茎秆只有小部分倾斜(表2)。说明氮、磷、钾肥合理配比平衡施用,能有效增强水稻的抗倒伏性。

2.3 产量

各施肥处理的收获产量与未施肥处理的收获产量比较差异明显,收获产量以处理6的9 715.5 kg/hm2为最高,其次为处理7和处理10,产量分别为9 567.0、9 013.5 kg/hm2,其他各施肥处理间的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表3)。根据处理2、3、6、11的收获产量比较可知,在磷、钾肥施用量相同但氮肥施用量不同的情况下,处理3、6、11分别较处理2增产16.4%、52.5%、28.0%,处理11较处理6减产16.0%,表明不同的氮肥施用量产量相差明显,施氮增产效果显著,但氮肥施用量超过了一定限度反而会造成减产;根据处理4、5、6、7的收获产量比较可知,在氮、钾肥施用量相同但磷肥施用量不同的情况下,处理5、6、7分别较处理4增产10.7%、21.7%、19.8%,处理7较处理6减产1.5%,表明不同的磷肥施用量产量相差也明显,施磷增产效果也很显著,但过多偏施磷肥不一定有增产效果;据处理8、9、6、10的收获产量比较可知,在氮、磷肥施用量相同但钾肥施用量不同的情况下,处理9、6、10分别较处理8增产2.6%、13.8%、5.6%,处理10较处理6减产7.2%,表明不同的钾肥施用量产量差异不明显。在氮、磷、钾3种因素中,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施钾肥增产效果不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氮、磷、钾是水稻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2]。试验(下转第17页)

(上接第15页)

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最大,其次是磷肥,再次是钾肥。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表现明显,是由于该场稻农近10~15年普遍施用了氮磷钾复合肥,单成分磷肥施用量严重减少,稻田土壤含磷量缺少;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与该场近15年全面推行机械收割、稻草还田,稻田土壤含钾量增加有关。氮、磷、钾肥的施用要有一定的范围及配比,某1~2种肥料施用偏多或偏少,都会影响到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水稻产量下降[3];目前,鄱阳湖平原稻田应要增加单成分磷肥的施用,将N∶P2O5∶K2O的施用配比由1.0∶0.4∶0.8提高到1.0∶0.5∶0.8[4-6]。试验结果还表明,氮、磷、钾肥合理配比平衡施用,既有利于水稻获取高产,又能有效增强水稻抗御风害的能力,增强水稻抗倒伏性。

4 参考文献

[1] 张灶秀,李名钦,易克阳,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5):126-127.

[2] 郑舜华,陈菊兰,曾文高,等.二晚“3414”肥效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78-79.

[3] 熊春梅,王修慧,李浩元,等.鄱阳湖区优质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无公害保优高产栽培模式[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32-33.

[4] 程式华,李建.现代中国水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356.

[5] 游国玲,石孝均,王文华,等.梁平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0):16884-16887.

[6] 祁石刚.宿迁市砂土地区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6-27.

上一篇:烤烟托盘浅水密播育苗及其配套移栽技术研究陈... 下一篇: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