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5 01:55:32

浅析情感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高职英语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情感教学在高职学生课堂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试从分析情感教学的内涵入手,以当前高职英语情感教学现状为背景,从学生、教材、教师等三方面论述了情感教学在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中的实现途径和方法。目的是更有效地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其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学;高职英语;积极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包括认知与情感两个过程,人们总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学中的认知系统,而往往忽视情感教学在高职学生课堂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很多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英语知识体系不完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他们的兴趣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就尤为重要。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实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发展。

一、情感教学的内涵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1902-1987)认为,“必须寻找一种新的对策,将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1]

《应用心理语言学》:“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外语是向自己的性格和情感发动进攻。一方面,新的语言学习改变着我们;另一方面,我们原有的认知能力、情感,还有先前获得的所有知识,包括母语知识,都会对新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2]

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是认知过程,而且也是情感过程。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时,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教学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3]

二、情感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语言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它的语言功能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被大大地削弱了。英语长期以来只被作为一门没有感性的学科存在于教学中,它作为语言所具有的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功能以及语言本身特有的美渐渐地被弱化了,教师未能充分利用所教语言这一工具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而是把语法、语言点揉碎了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单纯地把它们作为知识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知识传授成为一种简单机械的单向活动,而不是师生间活跃、充满感性的互动式活动。

大多数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所学课程不懂或者根本不感兴趣,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冷漠的态度。有些学生性格比较脆弱,害怕一旦出现错误就会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耻笑。而测试、竞争型的课堂交流形式,也容易诱发学生的焦虑心理。焦虑和缺乏自信导致学生上课时参与意识不强,影响了学习效果,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

三、情感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一)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情感,营造自由平等的情感氛围。

只有自己对英语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不断取得进步。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的情感状态,并据此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案。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和蔼而不放纵,严峻而不冷酷,教师的一举一动要力求倾注真挚,流露关爱。对待学习成绩好但容易骄傲自满的学生,作为教师,在肯定他优点的同时,也要委婉批评他的不足之处,避免由于骄傲而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待学习差的学生,教师要以最大的耐心,冷静的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经常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亲自感受到参与和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巩固和加强学生的积极情感。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用情感桥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用情感因素打消学生们对英语课程的抵触情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提出,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诚实、理解和接受”的人际关系的过程。在教学中坚持和学生交朋友,应让学生明确在课堂内外老师和学生都是朋友,老师很愿意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每一位学生,这很快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内向和胆小学生的紧张感。“教师应做到走上讲台共同提高,走下讲台平等交流,让学生感到真诚友善的师生关系,处处平等待人,以爱心感人,以善言动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内心体验和情感共鸣,迸发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学生只有在情感上去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去尊重教师,才能听从他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

(二)把情感因素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情感教学。

教材内容直接反映人类实践活动以及人在活动中的思想感情时,其间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便以显性的形式体现出来;有些教材内容主要在于反映客观事实,并不带明显的情感色彩,但在反映客观事实的过程中,仍会不知不觉地使人感受到其中隐含的情感。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讲述了作者英语学习的经历,通过这篇课文的深入学习,同学们也被这种学习的经历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感染,从而坚定自己学习英语的信心。这正是引导学生把教材当中的情感因素渗透到课堂当中来,进行情感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在情感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组织,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渐地,变威严教育为愉悦教育;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情并重;变灌输式教学为师生互动和启发研究合作式教学;变应试教育的评价为重视学生知识与情感和谐发展的全面评价,这样才能发挥情感在语言教学中积极的作用。

(三)注重教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心理学原理中的情感迁移功能是指一个人对其他人或物的情感可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对象身上。在教学中,教师个人的情感会对学生的情感有影响,教师的道德品质,个人思想、文化修养、教学水平、精神面貌、人格魅力、审美能力以及其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现对学生起着感染作用。所以情感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要想达到良好的情感教学效果并非易事。在课上,教师不仅讲课要有激情,而且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底蕴、传统习惯、感情方面都要有所涉猎,这样才能在英语的情感教学上驾轻就熟。只要教师不断地充实自我,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才会增强其语感和悟性,在课堂上才能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讲课才会有声有色,英语的情感教学才能成功。

四、小结

情感教学对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把情感教学和教学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情感,真正通过情感教学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情感教学修养,并将情感教学坚持下去,一定会提高教学效果。(1.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2.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毅、钟华译《罗杰斯著作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

[2]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析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中的科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