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中终点的判断和指示剂的选择

时间:2022-08-25 01:43:09

得溶液的酸碱性,在中和滴定中,我们可选择pH变色范围与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pH尽可能相接近的指示剂,从而使中和滴定更准确。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酸碱中和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基本原则:所选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尽可能与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相接近。

因此,在上述用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时,由于达到滴定终点时得到中性的NaCl溶液,可选择变色范围(8.2―10.0)更接近7的酚酞作指示剂,当溶液恰好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回复说明达到滴定终点,应停止滴定。如果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由于恰好反应时生成的是氯化铵溶液,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生成的盐,水解显酸性,所以达到滴定终点时pH小于7,此时应该选甲基橙(3.1―4.4)作指示剂,这样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更接近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当溶液恰好由黄色突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时,说明达到滴定终点。同理若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就可选酚酞作指示剂。

【例1(2008.全国卷Ⅱ理综)】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解析】N a O H和C H3C O O H反应恰好生成CH3COONa时,CH3COO-水解显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较接近,因此选答案D。

【例2】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的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NaHCO3水溶液时,适宜选用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

A.石蕊 由蓝变红 B.甲基橙 由橙变黄

C.酚酞 红色褪去 D.甲基橙 由黄变橙

【解析】HCl溶液和NaHCO3水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NaCl溶液和CO2饱和溶液的混合溶液,NaCl溶液为中性,则混合溶液的pH为饱和CO2溶液的pH,即为3.9。而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4―4.4,比较接近,故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而NaHCO3溶液由于HCO3-的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甲基橙为黄色,故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应由黄色变为橙色。因此答案为D。

综上所述,酸碱中和滴定中选择指示剂时与酸碱种类无关,而关键是要确保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pH要与指示剂变色范围接近,这样才使得滴定的结果误差最小。

上一篇:浅谈中学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 下一篇:以任务型学习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