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

时间:2022-07-11 12:41:22

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

【摘要】中学地理知识与其他科目相比有它自身的优势,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我们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应该紧密把握人文教育带来的益处,让学生能把握地理学科的灵魂,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能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 人文精神 构建

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发挥人文主义精神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更好地进步与发展。除此之外,人文精神在地理课堂上的构建,最终还能够改变我国当前的自然环境,改善我国社会发展状况,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离不开自然环境而单独存在,所以说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类要想长期地发展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的自然关系。中学地理课堂上要树立人文精神,首先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能够保证地理环境良好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它不仅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严重时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就会使我国的发展背离人文主义精神,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主义观念。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定胜天”思想逐步占据上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会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伤害。比如在讲解环境资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怎么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哪些能源是新型能源,这些新型能源又有什么优点等。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思想素质等。

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地理存在地域性,所以地理文化也就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在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时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让他们树立文化多元化意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树立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与生活习惯,所以在地域上的差异也就逐步演变为文化上的差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是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惯与风俗,它与爱国主义并不冲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所以在世界上难免会出现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他们排斥其他民族的存在,打击其他国家和民族,制造民族恐怖事件,从而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所以中学地理课堂上的人文主义精神能够教会学生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三、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地理课堂的打造同时还需要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掌握更多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提高他们对自己国家地理环境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爱国热情,维护国家的利益。随着当今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学生需要树立相应的国家观念,在对外交流时能够维护国家的荣誉与利益,提高他们的爱国意识。比如在上,教师同样能够采用相同的方法来对台湾属于中国大陆来进行证明,通过地理知识来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我国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与进步。所以说地理教学课堂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树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树立环保意识,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质量,最终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学地理课堂是一个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课堂,所以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分析我国的环境问题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探讨。在分析中国为什么主要是硫酸性的酸雨,学生就可以通过所学知识,知道中国的主要能源为煤炭,它所排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与水结合后就会形成酸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进行相应的化学实验,通过实践来得出相应的结论。中学生在学习地理时,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需要教师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不仅要停留在字面上,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节约水资源、节约用电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植树活动,改善学校的绿化环境。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内心重视环保工作。

人文主义精神与地理发展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人文主义精神有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但是在我国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人文主义精神的贯彻还不够到位,它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配合与支持,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游龙香.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2(11).

[2]高山.浅谈自然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J].才智.2012.

上一篇:解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