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路上 快乐相随

时间:2022-08-25 01:36:04

识字路上 快乐相随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学生识字量的多少、学习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所以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能喜欢上汉字,爱上汉字,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积极主动地识字呢?

一、兴趣入手。乐于识字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于识字。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我时常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字宝宝”“字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如苏教版一上的《练习5》中有一项内容为认识“姓”,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模仿书上的内容来介绍自己的姓名外,还让学生分发作业本来识字。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激发识字兴趣。给天表现的儿童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源源不绝。学生要取得好成绩,需要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公平的奖励。一句表扬、一张喜报、一朵红花、一颗红星,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尽的喜悦,激起他们满腔的热情。这种赏识教育手段运用于识字教学,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巨大的激励力量,促进儿童不断努力,不断受到赏识,不断取得进步。如利用上课之前或者早读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又认识了多少字、什么字,有些学生一次能说很多字,教师赶快抓住机会,让这些学生做小老师,学生就有了一种成就感,这样不但给这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还教会了其他同学,并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变换形式,玩中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保持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就会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一是通过字谜识字。低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用猜字谜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字谜中牢记了字形。如教“处”时,学生很容易和“外”字混淆。我给他们出了字谜:半个多,腿伸长,一竖一点站腿上。“是个‘处’!”“那你们能变一变,使谜底变成‘外’吗?”“半个多,在一旁,一竖一点站边上。”从此,再也没有学生把这两个字搞错。又如:“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高)”“大火正在烧,一压便熄。(灭)”“大水真不小,他人被冲跑。(池)”类似这样的字谜很多,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

二是通过顺口溜识字。这种方法以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它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在教学具有相同声旁的字时,可根据不同字形编出顺口溜。如在认识青、清、晴、情、蜻、请、精时,教大家朗读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字请你进,再换“米”字真精彩。这样,教学轻松愉快,学生思维活跃。

三是通过游戏识字。低年级学生识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识字教学中,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汉字,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例如“开火车”识字。将同学们分成若干组,组成小火车,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一组同学按顺序认识汉字。哪个学生读错了,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这样既认识了生字,又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观念。再如“送信”游戏。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送到同学的手中。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从而全班同学都能记着生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三、教给方法,学会识字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让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表意文字,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加拼音、组词,课前预习就要解决一些问题。用查字典、查资料或询问等方式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的心灵自由放飞,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学习一旦和学生个体的经验结合起来,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到“浓厚的兴趣”,进而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上一篇:以创作引领学生诗歌写作 下一篇:有效对话,提高阅读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