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型恐慌与甲状腺癌

时间:2022-08-25 01:01:52

人们对碘的感情有点复杂。

日本福岛核电站燃料泄漏事故发生后,国内不少民众开始抢购食盐,一度造成食盐脱销。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我国市售的食盐多数是添加了碘酸钾的碘盐,而碘据说能够在辐射环境中提供保护作用。当然,这种不理性的行为很快就被平息了,不过,关于碘的传闻和忧虑却并未结束。

甲状腺是这一轮有关碘的担忧的新对象。

过去我们常常能听到关于“大脖子病”的描述。大脖子病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我至今仍记得,当初在书本和宣传资料上,看到的那个有着过分壮硕颈部的女性的图片。不过,近些年来,这种典型的甲状腺肿是越来越少了,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推行了食盐加碘的政策。

没有什么微量元素比碘更喜欢亲近甲状腺,因为人体内只有甲状腺对碘存在狂热的需求。甲状腺所制造的甲状腺素本身就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碘元素是甲状腺工作所必须的原材料。

甲状腺位于颈部气管两旁,本身体积并不大,然而在它那里却富集了人体90%以上的碘元素。

如果人体不能摄入足够的碘,甲状腺为了完成工作不得不拼命加班,其结果便是甲状腺腺体增大,滤泡扩张,严重者即呈现大脖子病的形态。

如果甲状腺由于缺碘而无法制造出足够的甲状腺素,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多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令人精神涣散,效率低下,身材矮小,迟钝愚蠢,孕妇、胎儿和青少年儿童受害尤甚。

我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广大地区普遍缺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缺碘而造成克汀病(呆小症)的威胁人群超过4亿,全国有超过7亿人生活在碘缺乏地区。彼时人们对缺碘似乎并无广泛的恐慌情绪。

为了让缺碘地区的民众稳定地摄入足够的碘,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加碘的策略,这的确是个绝妙的主意。因为食盐总是生活必须,食盐加碘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我国随后也予以推行,成效令人满意,现今国内几乎已经消灭了克汀病。

然而时至今日,食盐加碘的政策正在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忧虑,原因无他,皆由“碘致癌说”引起。

由于我国民众的口味和烹调习惯较之西方有很大差异,这使得国人平均每日摄入的食盐剂量要远远高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因食盐加碘,故我国民众每日经食盐摄入的碘元素也要高于美国。加之近些年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人们把这种趋势与碘盐的摄系起来也就不足为奇。

事实上,在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上,目前较为肯定的结论仍然是缺碘与甲状腺癌有关,至于碘摄入过量是否会诱发甲状腺癌,目前仍无明确结论。

国内外不少研究均支持碘的过量摄入可能提升甲亢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但在甲状腺癌发病率的问题上,碘(摄入过量)所扮演的角色仍不清楚。

近十几年来,全球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推广食盐加碘的时间正好重合。然而,部分国家甲状腺癌发病的情形却有着特殊性。

首先是美国。美国的食盐分为碘盐和无碘盐,民众可以在两者之间自由选择。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碘盐推广力度较强,这使得该国因缺碘而发生甲状腺肿的发病率大大下降,孕妇碘缺乏的发病率降至1%。不过近些年来,由于美国人摄入食盐剂量的下降,碘缺乏病的发病率又有抬头的趋势,孕妇碘缺乏的发病率更是上升至7%。而与此同时,美国人甲状腺状癌的发病率却飞速增长了50%,超过了早期碘缺乏的时期,更远远超过了强化食盐补碘的时期。显然,这种甲状腺癌发病率快速增长的原因并不好用碘摄入过量来解释。

另一个例子则来自近邻日本。由于日本人偏爱海产,而海产中往往含有丰富的碘,这使得日本人平均每日摄入的碘量要远高于大陆地区。在日本北部,部分居民的每日碘摄入量甚至要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安全剂量上限的数倍。然而在日本,长期以来却并未发现甲状腺癌发病率远超其他国家的现象。这也可看做甲状腺癌发病与碘摄入过量之间存在联系的一个反证。

笔者检索了十年来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上的针对甲状腺癌与碘摄入之间关系的研究论文,发现支持两者之间有确定联系的研究并不多。即使有些研究认为两者之间确有关联,其结论也往往仅限于甲状腺状癌的发病可能与碘摄入过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另三种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的发病反倒有下降的趋势。

甲状腺癌依照病理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种:状癌、滤泡样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恶性程度依次升高。

状癌占据全部甲状腺癌的70%~80%以上,但治疗后10年生存率超过90%,预后很好。未分化癌预后很差,一年生存率还不到20%,但未分化癌仅占全部甲状腺癌发病的不到1%。

部分文献称,在推广补碘之后,总体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只是各种病理类型之间有所消长,且通常表现为状癌发病上升,这对于甲状腺癌来说甚至可以看做是一个有益的变化。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事实是,在我国,近年来各种类型癌症的发病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情况显然也无法用补碘过量来统一解释。如前所述,碘绝大部分只会在甲状腺富集,作用的靶器官也只会局限在甲状腺。如果甲状腺已切除,则过量碘很快将从体内排出。

造成癌症发病率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环境恶化、核辐射影响、医疗手段的进步均参与其中,单一用补碘来解释显失公允。

至少在十几年前,B超的分辨率还远不及当前,而现今B超几乎已经是年度例行体检的必查项目了。

医疗技术的升级和普及,实际上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以甲状腺为例,医生徒手摸不出的、直径仅为零点几厘米的甲状腺结节往往能够被B超发现,而面对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能够提供超过80%敏感度和90%特异度的诊断结果。这无疑将拉高甲状腺结节甚至甲状腺癌的发病率。

根据美国的资料,由于B超的普及,新发现的甲状腺癌很多都处于无症状、直径小于1cm的早期,这种类型的甲状腺癌易于根治,且并不会造成实质性的生命威胁。

碘缺乏可能诱发甲状腺癌已经有较可靠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而有关碘摄入过量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仍缺乏足够的基础研究。当前有关碘摄入可能诱发甲状腺癌的文献仍停留在流行病学调查的水平,且此类文献国内较多,国外类似文献则较少。要弄清碘摄入过量与甲状腺癌究竟是否相关,学术界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对于公众而言,谈碘色变、类似“抢盐”的“碘”型恐慌自然毫无必要,要求取消食盐加碘的呼吁更是毫无道理。当然,古语云“过犹不及”,既然碘过量有增加某些甲状腺疾病发病的风险,那么控制摄入还是很有必要的,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是——少吃盐。如此一来,不单是甲状腺,我们的心脏、血管、肾脏都会因此而受益。

上一篇:用品越贴身,细菌越多 下一篇:肺炎疫苗:不能预防所有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