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视角下《边城》三个英译本之比较分析

时间:2022-08-25 12:14:36

“信、达、雅”视角下《边城》三个英译本之比较分析

摘要:作为中国翻译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信、达、雅”三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而《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将湘西文化进行了详尽描述,且语言优美而简洁质朴,非常难得,因此许多翻译家都尝试对其进行翻译。在此基础上,以严复先生的“信、达、雅”三原则为参照,对《边城》的三个较著名的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信、达、雅;边城;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71

1引言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严复仅用“信、达、雅”这三个字便非常简洁精炼地总结出了翻译所要遵循的原则与标准,因此它虽饱受争议,但仍然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影响至今。中国翻译史上曾经也出现过许多有价值的翻译思想,如支谶的“弃文存质”、鸠摩罗什的“曲从方言,趣不乖本”、玄奘的“既需求真,又需求俗”等,但都不似严复的“信、达、雅”那样影响广泛、深远。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不朽名作,该小说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文化价值。它不仅在语言上兼具简洁质朴和诗意,而且对湘西文化也有大量的细致描写,包括湘西人民的衣食住行、价值理念、社会习俗,以及湘西的美景等。

因此,翻译该小说并不是一件易事。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需要考虑源文本的语言结构、语言风格、文化因素,还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等。再加上译者本身的翻译风格、思维方式、文化背景、文学素养不同,翻译文本的表达各有不同。而一直以来,严复的“信、达、雅”三原则都是许多优秀译作的参考标准。那么,本文就以“信、达、雅”三原则为参照,对《边城》三个较著名的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2以“信、达、雅”为参照,比较分析《边城》的三个英译本

“信、达、雅”三原则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大进步。但一直以来,人们对“信、达、雅”的具体内涵都有很大争议,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也正是这些分歧使得“信、达、雅”能够得到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之前人们对“信、达、雅”内涵的错误理解渐渐被摒弃,更加科学、完整的解释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如今,“信、达、雅”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翻译思想了,而是一个理论甚至是一个体系了。

2.1“信”

沈苏儒先生曾在《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一书中这样解释道:“‘信’是最重要的。‘信’的最基本要求是做到‘意义则不倍本文’。……严复所说的‘信’有形式和内容上都应力求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但随着人们对“信、达、雅”的不断研究探讨,如今,“信”的表达类似于在阐述一个新闻事实,意思就是所翻译出来的语句要符合原文的内涵。要做到忠实于原文的内涵,译者就必须首先从整体上准确理解原文,不仅要联系上下文,而且要联系原文的文化背景。

原文:“……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水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

金译本:“…and when the baby was born,she drowned herself in the stream.”

Kinkleyg本:“…stayed at her father’s side until the child was born,whereupon she went to the stream and drowned herself in the cold waters.”

“到溪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按照中国文化及大多数中国人的思维来看,是指“投河自尽”的意思,相对来说,金译本和kinkley译本则符合原文意思,尤其是kinkley的翻译还将“冷”这一含有悲剧因素的字眼体现出来,做到了忠实于原文的内涵。

2.2“达”

对于“达”的解释,其实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只是很顺畅将原文要表达的意思进行充分的描述就可以。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能逐字死译、硬译,必须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规范,并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译入语的规范对原文本的语言结构进行重构,使译本通顺晓畅,更具可读性。

严复认为:“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并认为“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可见,“达”是非常重要的。

原文:“经过一番考虑后,军人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

戴译本:“Her lover knew that she dreaded the thought of eloping and shrank from spoiling his own record as a soldier…”

Kinkley译本:“They thought about it,but the garrison soldier could see she lacked the nerve to travel far away, and he,too,was loath to spoil his military reputation.”

首先,在那个年代,私奔是一件有悖道德的事情,会面临诸多困难,会承受心灵的谴责,因此私奔对他们来说是很难做出的一个决定,必然要“经过一番考虑”,但戴译本却将这句话删除了,造成信息缺失,从而不能“充分地”表达原文信息。其次,戴译本中,读者容易对“shrank”的主语产生误读,若没有注意到后面的“his”,读者很有可能会认为“shrank”的主语是“she”。因此,戴译本对这句话的翻译有些结构混乱,不是那么通顺明晰。这两点使得其没有实现“达”。而另外的译本则通顺易懂、明白晓畅些,且表达完整,更符合“达”的标准。

2.3“雅”

“雅”是“信、达、雅”三原则中最具争议的。郑振铎认为“严氏的‘雅’往往是牺牲‘信’以得之的,不足为训”;王秉钦认为“雅”是“译作的文学艺术价值”、“是为了‘达’”、“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框架’”;张经浩认为“‘雅’指的是文章应该有文采,不能平淡无奇。其目的是为了争取读者。”……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笔者认为,一篇优秀的译文必须能够抓住原文的灵魂,实现与原文本一样的感染力和效果,而这就必须依靠“雅”,因此“雅”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把“雅”界定在文学范围内,认为其含义是“有文采、文雅”也是片面的。司马贞对《史记・三王世家》:“称引古今通义,国家大礼,文章尔雅。”中的“雅”的解释为:“雅,正也”;古人对《史记・儒林列传》:“文章尔雅,训辞深厚。”中的“尔雅”的解释是“近正也”;《辞源》对“雅”字的解释之一是“正确、规范”。可见,“雅”的本义是“正”,即正确、规范。

在众多解释中,笔者更倾向于沈苏儒于2006年在《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漫谈》中对“雅”做出的诠释:对于“雅”,在符合英语翻译基本规范的同时,也要对翻译的语言进行一些修饰,使其更加流畅自然,同时,更要结合所需翻译国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紧跟时代潮流,进行翻译,使所翻译的内容能够被大部分社会群体所接受,并且为之欣赏。

原文:“……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可以阻拦……”

金译本:“Though 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live together, no one can prevent us from dying together…”

戴译本:“there seemed no way for them to live together, but nothing to prevent their dying together…”

Kinkley译本:“Though they could not join each other in life, nothing could stop them from coming together in death.”

这三个译文均简洁凝练,意思表达完整清晰,非常易于读者理解,但是金译本和戴译本同原文一样采取了重复的修辞手法,在语言结构上更加对称,读起来也更加琅琅上口,更符合“雅”的标准。

“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信达而外,求其尔雅”,因此,“信达雅”三原则是相对有主次关系的。其中,“信”是最主要的,“雅”是“信、达”之外译者需要做出的进一步努力,也是实现“信、达”的手段和方法。但同时,它们更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笔者将三原则分别举例说明,是为了分析每个原则的内涵以及侧重点,但在实际翻译操作中,译者不应将三原则割裂开来,应该将它们看作是一个统一整体,在尽可能兼顾三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将“信、达、雅”的比例调整到合适的状态,方能获得令人满意甚至经典的优秀译文。

3结语

“信、达、雅”作为中国翻译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极强,它不仅仅是评判译文好坏的标准,更是译者需要遵循的翻译准则。可以说,它永远不会过时,而是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仍旧不断丰富和发展。希望在将来,译者们能够在“信、达、雅”的影响下产出越来越多的优秀译作。

⒖嘉南

[1]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沈苏儒.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漫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王荟惠,潘卫民.“雅”字“正”解――重新审视严复翻译标准[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15117.

[4]刘云虹,许钧.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支点――翻译标准“信达雅”的实践再审视[J].中国翻译,2010,(05):1318,94.

[5]冯家佳.美剧字幕翻译与“信、达、雅”[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5659.

[6]蒋门马.严复《译例言》所述“信达雅”详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4145,103.

[7]师慧敏.“信、达、雅”视角下布宁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四汉译本对比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07):7981.

[8]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9]林璋.解读严复“信达雅”[J].中国科技翻译,2000,(04):14.

[10]阎颐.研究与反思:“信达雅”翻译理论新辩[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237240.

上一篇:高校网上报销利弊及对应策略探讨 下一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资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