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08-25 12:06:10

影响农村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 面对新课改历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阅读现状及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整合,并提出了农村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 阅读能力 农村中学生 因素 对策

自2006年秋季,我校实施新课改,至今已3年。随着课改的深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引发我们去思考,去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农村中学生阅读现状及分析

面对新课改历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走访学生家长,老师,向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并对学生阅读现状及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整合,得出如下结论:

1.地处会宁南部山区,这里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基础薄弱。学生因为父母知识层面低下,家庭文化底蕴浅薄,从小得不到良好的文化启蒙教育。加之受经济条件制约,学习资源严重短缺,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2.学生父母一方或双方常年在外打工,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照顾不周。学生在家庭中享受不到温暖,性格塑造上严重缺失,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另外,烦琐的家务剥夺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时间,致使成绩滑落,失去努力的自信。

3.学生从小习惯于在家长、老师的约束下掌握基本知识,有明确的任务,学习的目的只在于任务本身,缺乏思维的训练。学习期间注重记忆,缺少思考,或思考力度不足,很难谈到自主学习。进入中学还一时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难以根除对老师的依赖性。

4.特殊的家庭环境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待问题缺少自己的见解,常表现为“人云亦云”,即便有不同意见,不愿或不善表达出来,学习的激情常被压抑,个性得不到张扬。导致思维空间狭小,不能多层面多方法的开展文章阅读,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5.“贫困生”、家庭“留守”型学生是一个班级的主要成分。期间很大一部分学习能力偏低,读文章障碍重重,感受、理解就更困难,逐渐滑进“学困生”的行列。更重要的是他们乐于生活在“被遗忘的角落”,失去自信、自爱、自尊。

从对材料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村中学,特别是边远山区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存在许多偏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单凭学生的勤奋努力是不够的,更何况“课堂不足课外补”也不现实,因此从课堂教学入手,加大课堂教学力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事。

二、农村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极高,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是主要目标。但归根结底是一个“读”字,重视“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基于我们所面对学生的特点,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指导教学。

1.倡导朗读训练。朗读是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获得思想熏陶,培养高尚的情操;也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我们着意开辟课堂三分钟短文朗诵,并特别照顾到那些被长期“遗忘”的学生。特别要求在一位学生朗读时,其他学生要全身心倾听,学会欣赏别人,提升自己。同时强化晨读时的朗读,提出注意事项:吐字要清晰,节奏要明快,注重语言的情感体现,从朗读中感悟文章内涵。

2.加强默读思考。默读不同于朗读,是较深层次的阅读。默读最重要的是用心去感知、去思考,去领略一段生活、体验一种情感、感悟一番人生哲理,教师往往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中了解到他阅读的深度。对于那些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来说,默读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往往眼在书上,心在树上,表现得很无聊;这也是教师很头疼的事。我们的做法是不急于求成,慢慢引导,缩小阅读范围,要求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人与事,情于理,寻找差异,加深对文段的理解记忆。

3.提倡快速阅读。文本中有一部分文章,篇幅较长,这就要求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必须提倡快速阅读的方法,当然也不能是泛泛的浏览,要带着问题去读,读就有了一定的侧重点,如《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围绕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设置问题,既节约时间,又可加深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下世态人情的了解,以及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这种阅读也适用于课外阅读,尤其是篇幅较长的小说。只是学生阅读速度过慢,一篇文章读完,首尾已很难兼顾。为适应课堂阅读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采用限定时间的读法进行训练,来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对那些阅读速度太慢的学生,适当放宽时间,由慢到快逐步提高。

4.开展精读探究。精读是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掌握文章的细微部分。精度部分也正是文章的关键所在。如《范进中举》中“中举发疯”的片段描写,就值得探究,无论语言还是动作情态无不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然而,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反应较慢,教师要有耐心,经过诱导让他说出自己的理解,即使不得体,能说出已相当可贵了。这也是给了他思考的机会,回答问题的勇气,或许从此他就不再甘于“寂寞”。

5.拓宽阅读渠道。阅读不局限于课堂阅读,课外阅读也特别重要,既是对课堂阅读的补充,也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能力的必要条件。我们为了弥补学生阅读资源的短缺,借助学校图书馆现有条件,有计划的集体借阅,并向学生推荐短文精品,以求扩大阅读的数量和提高阅读的质量。

经过一番努力,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课堂教学一改过去只有少数学生发问质疑的单调,显得生机无限。更何况消除了“被遗忘的角落”,增强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意识。学生间前所未有的和谐气氛,融洽关系,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增加了又一保障。

上一篇:学生唱国歌不嘹亮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走进生活,走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