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研究

时间:2022-08-25 09:45:41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研究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使课堂教学发生重大变化,必然对课堂管理提出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对英语课堂管理要有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的认识以及提高教学有效性,本研究对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管理 有效性 现状 分析

英语课堂管理,指的是英语教师通过协调英语课堂内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研究背景

随着班级授课制的产生,课堂教学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进行班级授课制的教师都面临着如何进行课堂管理的问题。没有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国内外有大量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不断涌出。Vernon F. Jones&Louise S.Jonesz,1981出版的《全面课堂管理:创建一个共同的班集体》一书,到2001年第六次再版;Raymond M. Nakamura于 2001年出版了《健康课堂管理――激发、交流和纪律》等。这些著作,均以课堂这个实施教育教学影响的实践平台为核心,把课堂看作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提出了课堂管理技能足以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观点。这些研究总结和提炼了众多教师在实践中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的策略。因而,在课堂教学实际中,教师的课堂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决定着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和学生能否全面发展。

二、研究的内容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笔者对深圳市的一所中学(高中部)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深圳市的3所高中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结合随堂观察等方法来采集数据。对以下3个问题进行讨论:

1.了解高中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分析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3.通过对教师思想和行为层面的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思考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深圳市的3所公立高中,英语教师人数共36人,每个英语教师担任2个以上班级的教学任务。其中,半数以上的教师教龄在4~8年之间,最长的有15年的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历,最短的也有1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因此,对这3所学校的教师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优秀学校和普通学校都应进行研究,能保障调查获取到更大信息量。

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全面、真实,具有效度,笔者首先对深圳市的3所学校进行了随堂听课。在此基础上选择个别教师进行访谈,同时,从教学听课中选出一些典型的课堂教学管理的片段进行案例分析,获取了他们对课堂教学管理的第一手资料。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师的访谈,了解到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

研究结果的分析。在回答对教学管理中最关注的主要内容,教师的观点集中在:

在回答影响课堂教学管理效果的因素中,教师们的主要看法:

访谈的大部分教师都知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都表示期望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中能够贯彻这些理念。大部分教师都经历过课堂管理之类的培训,在课后也相互探讨过,特别是英语这一学科,与中文完全是不同的一种语系,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完全不一样,学生们学起来非常的不容易。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会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加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刺激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也为英语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常常不能参与到活动中,没有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所有老师都遇到共同的难题:英语教学本来活动就多,听、说练习也是每堂课所必须的,活跃课堂气氛不难,但经常在开始做活动或者游戏时,学生们就非常积极,过分活跃,课堂就不好控制。

2.从课堂观察和教学案例了解到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的情况

笔者对3所高中进行听课以及对其课堂教学管理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在考察期间还采用了随堂听课方式,深圳市3所学校听课2周,高中甲听课14节、高中乙听课8节,丙听课10节,共听课32节,其中数学课2节,语文课2节,其余均为英语课。下面根据随堂观察记录案例一则:

年级:高一年级 人数:52人 教师教龄:2年

深圳市某高中高一年级某班,口语课。上课前,教师向笔者先介绍了高一年级英语课多以听、说为主,能用所学的词汇和一些简单句及少数复合句对一个话题谈自己的观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What’s your favorite festival?”学习节日,了解有关中西方节日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用5句话介绍你最喜欢的节日。上课了,教师利用图片呈现出了以下节日“Christmas”、“Lantern Festival”、“Easter”、“Chinese New Year”、“Thanksgiving Day”等以及相关的句型“It is time to do sth”,“xxx is now primarily identified as…”“The date and location of xxx is…”教师教学活动有小组跟读,男生、女生分别读,并且教师按照惯例,在黑板的左上角写下“1 2 3 4”,把全班按座位分成4个大组,哪组表现好则得一分,课后哪组获胜就会有奖励。教师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兴致很高,都积极参与读单词和句型这个环节中来。但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最后一排某男生由于看不清教师手里的卡片,便站了起来。此时,教师并没生气,却是对他笑了笑,把图片举得更高了些,学生意会到什么,就坐下了,继续比赛。

从上则案例中可见,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关爱学生,使制度执行者选择了不同的执行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教育结果。对制度的执行既可以成为教师之间一次爱的传递,也可以在师生之间形成永远都无法抚平的伤痕,无法跨越的鸿沟。因此,用教学者应有的教育情感、教育理智和教育智慧去慎重地选择具体的执行课堂管理制度的执行方式,是确保应有的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

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现状调查的基本结论

真正的课堂教学管理,应该是“教师对课堂学习实施了有规律的控制和操作,因而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学习取向较为成功。”基于以上调研结果,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1.教师英语教学观念有所进步,但课堂教学管理仍然处于徘徊中

在英语课堂上,许多教师能主动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学习成绩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跨文化教学,交际教学,学生的英语兴趣培养等。在英语教学中,能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淡化了语法的重要性,更看重英语的交际和运用能力,语言本质就是用于交流的。所以,英语教学观念较以前是有所进步的。但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对于师生关系的问题上,呈现两种关系:一种就是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让学生绝对的服从;另一种是朋友关系,教师主动与学生交往,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但总体来说,受几千年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师道尊严的文化沉积,教师仍然主宰着课堂管理的各个环节,一些互动也是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师的直接预设目标所不得不采取的,并且在随堂观察中,大多数教师都强调课堂秩序,强调安静的课堂。这样影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关系的建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教师在控制事态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足够的交流,教师的“尊严”把学生拒之门外,上课来,下课立即走,这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这种“点对面”的管理,“缺乏交往、沟通,彼此很难打开对方的心扉,管理仅停留于外在行为上的被动变化。”而且在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中,教师更倾向强制方式解决。对于课堂上的行为问题,大多教师都采用的是处罚:罚站、罚抄、训斥等手段,这样不仅使学生的颜面全无,更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长期积累、恶化,会使学生对教师的厌恶和对英语学科的厌恶,就会造成恶性循环。这样的管理虽利于教师意志的体现,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排斥现象,教师没有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很多英语教师有一定的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游戏中学习”“英语的运用比语法学习更重要”等,但有事又过于注重课堂控制和通过奖惩制度达到纠正学生的消极行为的目的,忽略了对学生积极行为的引导和激发。同时,大多数教师都谈到了他们会“关注学生”,每堂课都有大量的学生自己练习的活动,而且每堂课都会请很多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值得肯定的是,每节课确实有请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很多次数。但是,回答问题的同学或上台进行英语口语练习、表演的同学,通常就是那几个成绩优秀的或者喜欢回答问题的。而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多地是被批评和指责,而这些学生经常会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如模仿教师的动作、弄前排女生的辫子等,制造事端来寻求教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得到教师的关注是学生的一种基本需要,一些自尊心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者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和关注。”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喜欢一部分,厌恶一部分;放纵一部分,歧视一部分的这种偏爱和偏见不但影响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为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设下了诱因。

4.课堂教学管理中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许多教师都期望课堂秩序保持安静,整个课堂教学管理更多地倾向于行为控制和程序化问题的解决。所以,英语课堂上的英语教学活动、英语情境表演及游戏活动等都完全由教师单方面策划、规定和进行。而且,对于高中生来讲,英语是非母语的一种语言,与我们常规教学有着一定的区别,但通过教师的统一化的课堂管理规范和传统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些弊端,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学生作为一个对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以及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需要,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个性表现。课堂活动为了管理上的“统一化”,抑制了学生们个性的张扬,这种管理在整齐有序的课堂管理的表面下,实际上造成了学生好奇心的丧失及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匮乏。

参考文献:

[1]杨连瑞.英语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

[2]张艳娣.模糊课堂管理的理念与策略[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3]Ur, P.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4]张茂聪,王培峰,吕爱国.全纳教育课堂管理的反思与重建[J].当代教育科学,2004,(18).

[5]魏亚琴.从控制、惩罚到激励、引导――谈课堂管理理念的更新[J].基础教育研究,2004,(1-2):42.

[6]刘家访.有效课堂管理行为[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3.5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析高中英语听力中的听力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