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实效

时间:2022-08-25 09:30:34

浅析如何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实效

摘要:对于中学生而言,初三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数学复习的时候,怎样提高数学复习的效率和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复习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课;课堂效率

中考是初三学生的人生“转折点”,是教师和学生劳动成果的检测。每每到总复习教学时,不少教师感到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每位毕业班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现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来谈谈笔者在复习中的一些体会。

一、用好教材资源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和主要依据。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尊重课本,用好课本。课本是经过教学实践“千锤百炼”、反复打磨出来的精品课程资源,其文字语言、数学表述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几乎都是经典范例;每副插图、每道例题、每道习题都具有其特定的教育功能,都蕴涵着某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教师要予以尊重,不可无视课本的存在。如何改造、使用课本,是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在改造和重组时,不能改变课本的意图和所承载的目标,否则,将会使教学反馈大打折扣,使课本的育人功能大大降低。

2.充分领会课本作者的编写意图。教师要理清课本中每一个教学内容的编排线索,了解每一块内容的主要教学任务和要求,在例题、习题的改编过程中,教师要站在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体系中审视和把握它的地位与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全局考虑。同时,也要思考课本中编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编写,只有准确把握课本的知识点、生长点、重难点,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要注重对课本的改编和再加工。对课本的改编和再加工,是在充分领会课本的意图、把握教学思路的前提下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教学行为的目的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例题、习题的设计最符合学生的要求。对课本进行改编和再加工的关键是对数学学习素材的选择,它不仅关乎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动机以及对数学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潜能的开发,决定着学习活动是否生动、有效。

二、优化知识网络

在初三数学复习过程中,绝对不能采用“地毯式搜索”的教学,原因是:(1)如果对所有知识都做深入讲解,时间必然仓促;(2)@对学生与教师来说,都大大增加了负担,所以这种方法并不提倡。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重点,而基础知识梳理无疑属于重点,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规定,要求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

在这一阶段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引导学生自主梳理与总结,将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也在这一过程当中培养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做好如下三点:(1)多看看教材与经典例题,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2)在看教材与经典例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列出相关的知识点,并重点标明知识要点与难点,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搞清楚;(3)在总结之后,要求学生能够将梳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获得的经验与体会积极与教师或者学生交流、沟通。

如果仅仅是掌握了基础知识,这只能证明学生达到了继续深入学习的要求,并不能够说明在中考中就能成功,而且初三复习具有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针对上述因素,教师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优化。通过深入学习,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搞清楚,将之有效地连接起来,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类、整理与综合,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结构,这样学生复习起来就更为得心应手。

三、细化训练内容

众所周知,数学的学习如果仅仅依靠理论的教学是完全行不通的,还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习题训练,才能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但是,习题的训练一定要把握好度,如果训练过少,则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如果训练过多,又会降低教学效率,增加学习负担,往往取得相反的效果。

因此,在习题训练方面,教师一定要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应当对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的结合,明确告诉学生要训练什么、训练到什么程度、通过训练能够让学生巩固哪些知识点、能够培养学生的何种能力等。

除此之外,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教师应该针对个性的差异,分层次地进行习题训练。对于优等生来说,要求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顺利完成,并在这一前提之下对难度较大的思维训练进行一定幅度的增加;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应当首先夯实基本功,再在此基础之上对习题的难度进行适当提升;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应当进一步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选一些起点较低但很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

四、重视错题总结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时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是很必要的,因为分析错误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同时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如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分析本人平时教学发现:学生解题错误有这么几个方面。

1.字面理解有误。这一部分学生对公式、概念、命题或法则,具有套用公式的能力,不了解知识发生过程,不了解这些知识在解题中的作用,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现象。

2.相互联系,理解水平有待提高。有些题目要求学生不仅能记住知识,还要知道其来龙去脉,而且能同化于已有知识体系中,而一般学生平时拘泥于会解常规题,对“一题多变”掌握不佳。

3.创造性水平较差。有些题型要求学生自己能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尤其是作图题,由于平时疏于重视。此类创造性题目,学生在题设的引导下创造力不够。

结语:

在进行初三数学复习的时候,过程是比较复杂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观察仔细,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并进行知识点的总结,这样复习效果才会比较好,课堂效率才可能真正的得到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综合素质才会提高。

参考文献:

[1]古子良.初三数学复习[J].读写算:教研版,2014(11).

[2]王小萍.浅谈如何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J].文理导航,2014(29):9-9.

上一篇: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问题...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