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教体系“3+4”试点项目办学实践探索

时间:2022-08-25 07:57:38

现代职教体系“3+4”试点项目办学实践探索

摘要: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在现代职教体系“3+4”试点项目办学实践中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发展规划,为学生成功转段深造提供各种保障:精选优秀教师,加强精细化管理,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形成了“3+4”试点项目办学特色。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3+4”试点项目;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5-0048-02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以下简称《意见》),江苏省自2012年起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于2013年与南京晓庄学院联合开办中职与普通本科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4”衔接班。为确保试点项目工作质量,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予以保障,挑选教师中的精兵强将从事该项目的教育教学工作,推进了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学校目前中职与普通本科“3+4”试点项目共有3个专业4个班级153人,其中2013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4”班43人,2014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3人、计算机应用专业31人、会计专业46人。

一、精细管理,推动运行

注重文化建设。基地实训突出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突出试点项目特点及专业企业文化要求。

注重家长参与。学校专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试点项目班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为学校办好试点项目出谋划策,提供有益的建议。

注重资源共享。自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多次与相关高校开展交流活动。南京晓庄学院领导、教师也经常来校看望试点项目学生,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不定期组织教师到相关院校学习,组织学生参观对接高校。

注重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室不断加强该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和干预。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设讲座,开展心理辅导,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培养他们开朗、阳光、向上的健康心态。

注重项目宣传。对于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不仅初中家长、学生不清楚,许多初中教师也不清楚。为此,学校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到本区初中学校宣传试点项目,重点跟踪指导一些有意向性的学生。

注重素质提升。为了全面提升试点班学生素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省技能大赛;成立了舞蹈、太极、吉他和摄影社团等,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青奥会期间,校团委利用试点项目学生的优势,组织参加青奥小舞台、青奥小屋和青奥文化交流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获得了广泛好评。

二、加强建设,强化技能

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学校建有计算机、旅游、商贸、机电、数控等10大实训基地95个实验室(车间),与该专业相关的主要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室等6个计算机专业专用机房;数控车、数控铣、普车、普铣、气动液动室、CAXA\CAD\CAM;ERP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财会模拟实训室、证券投资实训室等。学校合理调配实训室及设备,优先满足所有在校试点项目班级学生实训教学需求。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职阶段毕业生需取得“双证书”才能获得毕业资质,试点项目专业的学生将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分别参加中级工考证。为提高学生的实训质量,在实训前教师均需认真制定实训计划,并在实训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巩固成果,打造特色

试点项目自开展以来,影响越来越大,促进了学校整体发展。

同行交流拓展了工作视野。近年来,学校共接待了十多批次同行的考察。2014年5月5日,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机电部、数控部等一行6人来校进行“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工作调研,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课程标准的制订、转段考核等方面开展了交流。

质量提升保证了项目运作。学校根据“3+4”总体培养目标,在重视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在2014年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的全市2013级“3+4”学年文化课统考中,学校机电技术应用班成绩名列前茅。2014年,马芬、雍雨婷2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省职业英语技能大赛,获得银牌;在省技能大赛中,双双获得金牌。

学生素质多元化发展增添了项目活力。2013级“3+4”机电技术应用班获南京市“优秀班集体”称号,袁展卓同学被选为南京青奥会火炬手,参与了火炬传递,他还在青奥村内的小舞台表演了舞蹈,赢得中外观众一致好评。该班马芬、雍雨婷、周鼎承、李欢欢、张艺珲、周宇峰、颜榕等7位同学分别参与了荷兰和几内亚比绍文化小屋的建设和运营工作,表现突出,受到好评。

为让试点项目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校正在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细化转段考核要求,做好过程考核和终端考核的各项工作;提高全员德育理念,营造良好德育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与学业水平提升;继续加强家校沟通,改变家长与学生认为三年以后都能成功转段进入“保险箱”的错误认识,促进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合作,不断提高试点项目办学的社会声誉。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3+4" Pilot Project: A Case Study

YOU Gen-di & XIONG Yu-hong & GONG Hua

(Nanjing Puko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anjing 2118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During the school-runing practice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3+4" pilot project, Nanjing Puko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rengthens system construction, provides guarantees for the students' further education, selects excellent teachers, strengthens detailed management and adopts theory-practice integrated teaching. It has formed its own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in "3+4" pilot project.

Key word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3+4" pilot project; practice

上一篇:将区域与主题融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下一篇:和幼儿一起在区域活动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