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差异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25 04:56:12

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差异及对策研究

摘 要:采用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现状及差异进行了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的基本现状,揭示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的主要差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北京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北京;城乡;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差异

中图分类号:G80-0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013-07

A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and Countermeasure of Sport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Beijing

ZHOU Deng-song1, LI Lin1, LIU Xin2, RU Xiu-ying1, ZHOU Jian-mei1, LI Jie1, DU Jun-juan1

(1.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ijing, 100088;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By methods of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so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ifference of sport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Beijing have been analyzed, in an attempt to find out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ir sport, explore the main differences and according issues, and furthermor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being able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por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Beijing.

Key words: Beij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school sports; competition sports; mass sports; difference

在最近制定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中,北京市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努力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指导原则,并将“城乡发展协调化”作为“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四个战略重点之一。这表明,不断缩小城乡发展的差异,促进城乡发展协调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城乡体育发展协调化,必然是北京市“城乡发展协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构建北京市和谐体育的重点和难点,对北京市体育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课题旨在全面了解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的基本现状,探讨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的主要差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北京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为北京市体育行政部门发展农村体育、促进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理论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市城乡体育的发展的差异与对策。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访谈调查法 针对研究的具体内容,对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方面的有关专家就北京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访谈;对北京市体育局及延庆县、密云县、顺义区、崇文区、朝阳区等区县体育局的有关负责人就本地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访谈调查,收集了相关资料,并进一步完善了本课题研究的结构体系。

1.2.3 问卷调查法 结合研究内容,自行设计了4份问卷表:问卷一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延庆县、密云县、顺义区、崇文区、朝阳区等区县体育局负责人。共发放问卷5份,回收4份,回收率80%,有效率100%;问卷二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城乡居民,共发放问卷2 300份,回收2 208份,回收率96%,有效率100%;问卷三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市90所中小学主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负责人。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9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问卷四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市90所中小学的学生,共发放问卷2 500份,回收2 403份,回收率96.12%,有效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北京市“城乡体育”的地域界定 在我国, “城市”和“农村”是两个相对的地域性概念。“城市”是指“人口集中,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工商业、运输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村”则是指“农业人口居住的地方。”[1]

《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对“城乡”作了以下界定:“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中,经本规定划定的区域。城区包括: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经本规定划定的区域。镇区包括: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 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乡村是指本规定划定的城镇以外的其他区域。”[2]根据此规定,“城”、“乡”又包括了以下几个层次(表1)。

目前,北京市共有18个区县。按照 《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的分类标准,北京市18个区县中纯粹的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区域只有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个区,而其他14个区县中既包含有统计意义上的“城镇”,也包含有统计意义上的“乡村”。

显然,如果以社会学和统计学的角度来定义“城乡体育”,是无法将某个行政区域简单划为“城市”或“农村”的。因此,为了便于开展研究,提高研究的可操作性,本课题将北京市18个区县划分为“城区”和“郊区”两大类(表2),并据此给出的北京市“城乡体育”的操作性定义是:北京市“城区体育”是指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顺义、昌平10个区范围内的体育;北京市的“郊区体育”是指在门头沟、房山、通州、大兴、平谷、怀柔、密云、延庆8个区县范围内的体育。本课题关于北京市“城乡体育”的相关比较数据也是在上述10个“城区”和8个“郊区”中间展开的。

2.2 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2.2.1 确定指标的基本原则 1) 全面性原则;2) 代表性原则;3) 可操作性原则;4) 可比性原则;5) 以人为本的原则。

2.2.2 指标的筛选与论证过程 北京市城乡体育主要包括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科技、体育管理、体育信息、体育文化等方面的要素,根据确定指标的基本原则 ,在对一级指标分类时,首先采用结构划分的方法,把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从宏观上分为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四大子系统。

对于二级指标的分类,本研究按照各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得出如下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结构框架模型(表3)。

为了保证选取的指标能够真切地反映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状态和水平,在指标体系初步构建后,本研究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筛选,筛选的基本流程如下(图1)。

为了更加完善指标体系,聘请了15名北京市在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作为咨询专家群。通过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并结合北京市城乡体育的发展特征、指标选取原则等,最终确定了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作为评价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表4)。

2.3 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2.3.1 北京市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现状

2.3.1.1 保障条件 北京市群众体育经费投入目前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政府财政拨款,二是体育公益金,三是社会集资。近几年,北京市政府财政拨款中对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工作所拨款的数额虽然每年有些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如表5所示。

除政府财政拨款(事业费)外,群众体育经费主要来源体育公益金。2006年北京市体育局全民健身经费共5 15737万元,比2005年增加2 754.03万元。[3]

截止到2003年底,北京市体育场地面积总数为3 191.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19 m2(按常住人口1 456万人计算)(表6)。这一结果,远远超出了2002年北京市在《北京体育奥运行动规划-群众体育专项规划》中提出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05年达到1.1 m2,2008年达到1.2 m2”的目标。

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2 106个,其中标准场地6 100个,非标准场地6 006个。标准体育场地的类型有57种,室内场馆共有2 296个,室外场地为3 804个,大型(3 000座位及以上)综合性体育场馆有39个(表7)[4],近几年随着奥运场馆设施的建设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场馆,2007年达到57个。

2.3.1.2 组织化程度 北京市将加强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建设作为深化体育改革的主要内容,逐步建立了由126个街道和188个乡镇组成的群众体育行政管理网络;由工、青、妇组成的群众团体管理网络;由市、区县体育总会和单项协会组成的体育社团网络。市级体育协会已从1995年的68个发展到2005年的76个;区县体育协会从1995年的296个,发展到2005年的419个,北京市100%街道和乡镇、90%的社区和行政村建立了体育组织;全民健身晨晚练辅导站点从1995年的1 092个发展到今天的4 905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到111个[5]。

近几年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由2001年的8 441人,发展到2007年的29 403人,社团、街道、乡镇体育专职和兼职干部2 110名,市、区县群众体育行政管理人员193名,近千人取得国家劳动保障部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

2.3.1.3 体育人口 根据北京市体育局2001年的调查表明[6],截止2000年,北京市体育人口为41.83%,率先突破40%,处于全国领先。其中男性占55.17%,女性占44.83%。北京市16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参加至少一次体育活动的总数为67.46%,与1996年全国参加至少一次体育活动总数为33.26%的调查数字相比较,高出34.2%。而根据本课题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每周参加1~2次以上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86.8%,参加3次以上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38.2%(表8)。

2.3.2 北京市城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2.3.2.1 教练员队伍 表9显示,北京市教练员的总人数在逐年增加,市直属体校部级教练员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

2.3.2.2 运动员队伍 从表10中可以看到,近6年来北京市新增国际健将的情况波动较大,2002、2004、2006年新增的国际健将较多,部级运动健将和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增加也呈现出同样的规律。

由表11可见,北京市运动员第28届奥运会比27届所获金牌数有明显的提高。从2001-2006年北京市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与亚洲三大赛所获奖牌数情况看,其奖牌总数变化并不大(表12)。

2.3.2.3 体育竞赛

2.3.3 北京市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现状

2.3.3.1 体育经费与体育场馆面积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中小学校中,2004年生均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是24.46元;2005年生均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是26.34元;2006年生均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是29.09元。反映出北京市各区中小学校在体育经费上的投入是比较高的,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表13);2004年生均体育场馆面积5.7 m2;2005年生均体育场馆面积是5.7 m2;2006年生均体育场馆面积是6.0 m2(表14)。

2.3.3.2 体育教师队伍 表15显示,被调查的北京市中小学校中,2004年中小学专任体育教师是559人,生师比是2285;2005年专任体育教师是572人,生师比是225.5;2006年专任体育教师是585人,生师比是216.1,生师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整体上,北京市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体育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

调查中我们把小学体育教师学历达标定为专科及以上,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达标定为本科及以上。2004-2006年,被调查的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6.4%、96.9%、97.4%,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表16)。

2.3.3.3 体育课 2006-2007学年被调查的中小学每周体育课上课时数达标的学校有82所,不达标的有8所学校(其中,小学4所,初中4所),达标率91.1%。

2.3.3.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在所调查的90所北京市中小学校中,2004-2006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率分别为93.0%、93.8%及94.1%,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

2.3.3.5 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表17显示,无论是学校运动队的数量,还是校内举行的体育竞赛次数或参加区市级体育竞赛的次数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2.3.3.6 中小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从表18可以看出,被调查的中小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能达到每天1 h者有1 189人,占总样本量的49.48%。一半学生每天1 h体育活动的要求还未得到落实。

2.4 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差异对比分析

2.4.1 北京市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差异对比分析 研究表明,群众体育方面,北京市城乡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体育人口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差异。

从表19中可以看到:北京市城乡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差距较大,虽然与人口数量多少有一定关系,但根本原因还是由于郊区县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不足。

从群众体育组织的情况来看,截至2003年,北京市10个城区共有区县级体育社团128个,每区平均拥有量为12.8个;街道(乡镇)体育社团88个,每区平均拥有量为8.8个。8个郊区县共有区县级体育社团118个,每区平均拥有量为148个;街道(乡镇)体育社团100个,每区平均拥有量为12.5个。郊区县的平均水平高于城区,但差异不是特别明显。

表20是对北京市城乡居民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的调查结果,从中可以看到,北京市城乡居民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差异不大。城区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居民比例为37.9%,郊区县这一比例则38.5%,二者无太大差别。

表21是对北京市城乡居民体育兴趣的调查结果,其显示,在问及“是否对体育感兴趣时”,城区85.4%的居民选择了“是”,郊区县79.0%的居民选择了肯定答案,城区居民对体育感兴趣的人数略高于郊区县居民,这与体育锻炼的环境与氛围有一定关系。

表22是对北京市城乡居民最擅长体育项目的调查结果,从中看到,郊区县中不擅长任何体育项目的居民比例明显高于城区居民,达8%,这可能与居民接受的体育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

整体而言,北京市城乡群众体育在体育组织数量、体育人口等指标上并无明显差别,而在体育场地设施的差异上较大,城区的体育场地数量明显高于郊区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不断改善北京市郊区县体育场馆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将是发展北京市郊区县群众体育的重点。

2.4.2 北京市城乡竞技体育发展差异对比分析 研究表明,竞技体育方面,北京市城乡在教练员队伍、运动员队伍、体育竞赛、裁判员队伍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差异。

表23是对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延庆县、密云县4个区县教练员队伍状况的调查结果,从中看到,4个区县皆无部级教练员,而高级教练员的数量,城区两个区的均值为220%,郊区两个县的均值则为8.9%,数量上的差距较大。

表24是对北京市朝阳区、延庆县、密云县三个区县运动员队伍状况的调查结果,其表明,郊区两个县的运动健将和一级运动员的比例均值皆低于朝阳区的水平,但运动员总数则高于朝阳区,说明训练的效益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表25是对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延庆县、密云县4区县近4年来体育竞赛成绩的调查结果。从中看到,在获得奖牌的数量和级别上,郊区两个县远远低于城区两个县,差距较大。

在举办体育竞赛上,城区两个区和郊区两个县在每年举办/承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和国内体育赛事的数量上并无太大差别,而每年举办/承办市一级的体育赛事,郊区两个县的频度则更高一些(表26)。这说明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上,城区和郊区各有优势。

2.4.3 北京市城乡学校体育发展差异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体育方面,北京市城乡中小学在体育课开课率、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等指标上存在一定差异。

表27~29是对北京市小学、初中以及高中每周体育课时数的调查结果,其表明:北京市小学阶段城乡学校体育课开课率较好,各个学校基本能够按照国家体育课程的规定开足体育课,城乡之间无太大差别;初中阶段北京市没有开设体育课的学校比例城区和郊区县分别达到23.8%和29.4%,城区没按要求开体育的学校比例略低于郊区县;而高中阶段北京市体育课的未开课率,城区高达33.3%,郊区县高达52.9%,也就是说,北京市城区有近1/3的学校、郊区有近1/2的学校未能按要求开足体育课,情况相当严重。

表30-31是对北京市城乡小学生和中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结果,从中可以看到:北京市城乡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的比例,小学阶段郊区县要比城区高12.6%,中学阶段郊区县比城区高18.2%。郊区县小学和中学每天活动时间在30 min以下的学生比例也低于城区水平,说明城区学校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于郊区县的学生。

2.5 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的对策

2.5.1 北京市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对策

2.5.1.1 加强群众体育的投入,并重点向郊区县倾斜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群众体育经费投入的主体仍然要靠政府。政府一方面应加大对群众体育的经费投入力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另一方面,则应采取有力措施,制定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政府群众体育经费的投入上应重点向郊区县倾斜,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2.5.1.2 进一步推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 北京市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活动需求。与此同时,北京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有丰富的体育场馆设施处于闲置状态,如果能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其向社会公众开放,为群众健身服务,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群众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

2.5.1.3 以群众体育组织建设为突破口 体育组织是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保障,是群众体育事业赖以发展的依托,是实现群众体育现代化化的关键。在目前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有限的情况下,应重点以群众体育组织建设为突破口。

2.5.2 北京市城乡竞技体育发展的对策

2.5.2.1 城乡竞技体育的发展要互相依托,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北京市城区竞技体育的基础好、水平高,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加快职业化步伐。北京市大部分郊区县有着良好的自然、地理资源,是开展运动训练的理想场所。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训练基地建设。通过建基地,抓后备人才建设,为城区输送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与城区竞技体育发展形成良好的区域互动。

2.5.2.2 积极举办和承办大型体育赛事 举办和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不仅可以扩大举办地的影响,提高其知名度,拉动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和锻炼赛事管理人才和运动员队伍,丰富城市体育文化生活。北京市城区和郊区县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场馆优势开展不同的体育赛事活动。

2.5.2.3 建立“帮训”机制 北京市城区有丰富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城区优秀的教练员、裁判员到郊区县去进行短期工作、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郊区县训练、竞赛组织管理的水平,逐步形成城区带动郊区县竞技体育发展机制。

2.5.3 北京市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

2.5.3.1 促进城乡学校体育均衡发展 尽管目前北京地区学校体育发展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城、乡之间、大学、中学与小学之间、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之间,差异却比较大。未来北京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这些条件差的学校的体育发展水平,因此应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全市学校体育的公平、均衡发展。

2.5.3.2 积极推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 当前,北京市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日益增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场地设施以及相应的健身指导员的数量却相对不足。化解这一矛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破学校和社区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相互开放和资源共享。

城区中小学体育以落实学生每天锻炼1 h为重点,郊区县中小学以改善学校体育条件为重点。

3 结 论

1)通过资料研究、专家问卷调查和逻辑分析,本研究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评价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2) 当前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的主要现状是:(1) 北京市在群众体育经费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保障条件有较大提高,但体育场地设施还不能满足北京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基本形成,体育人口发展较快,市民体质有较大提高。

(2) 北京市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教练员队伍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北京市一级以上人才的储备情况较好,但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3) 北京市各级学校人均体育经费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体育师资队伍学历达标率较高,体育课的开课率较高;中小学运动队的数量、举行体育竞赛次数的次数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近一半中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于1 h。

3) 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的主要差异表现在:(1) 北京市城乡群众体育在体育组织数量、体育人口等指标上并无明显差别,而在体育场地设施的差异上较大,城区的体育场地数量明显高于郊区县。

(2) 北京市城乡竞技体育的发展不够平衡,郊区县远远落后于城区,但在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上,城区和郊区县又各具优势。

(3) 北京市体育课的开课率城区高中好于郊区县高中,但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城区中小学不及郊区县中小学。

4) 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的对策是:(1) 加强群众体育的投入,并重点向郊区县倾斜;进一步推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以群众体育组织建设为突破口。

(2) 城乡竞技体育的发展要互相依托,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举办和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建立“帮训”机制。

(3) 促进城乡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积极推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城区中小学体育以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重点,郊区县中小学以改善学校体育条件为重点。

参考文献:

[1]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169,961.

[2] 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Z]. 北京市统计信息网:www.bjstats.省略/

[3] 李丽莉.北京市体育局落实《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情况汇报讲话[R]. 北京市体育局,2007.

[4] 北京市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5] 孙学才.2007年2月28日北京市全民健身工作情况新闻会讲话[R].北京奥组委网站.

[6] 李相如,李丽莉.群众体育实践探索与研究-来自北京群众体育现状的报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7] 张发强.贯彻“三个代表”抓好“三个环节”借助“三会两湖”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群众体育工作的新局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289-296.

[8] 杨桦,王凯珍,熊晓正,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演进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721-725.

[9] 杨树东,冯晓东,姚远.北京市13区县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582-584.

[10] 秦椿林,张春萍.我国都市群众体育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009-1101.第31卷 第8期

上一篇: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之辨析 下一篇:关于体育制度创新的路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