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时间:2022-08-25 04:52:54

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格尔木地处柴达木盆地腹地,以石油、天然气、盐湖和有色金属为主的自然禀赋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州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也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园区。根据全州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部署和“十一五”工业发展战略布局,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基本要求,依托现有发展基础、交通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状况,加快格尔木工业园建设,并以此为龙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进一步促进产业间的相互关联和融合,形成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以此支撑和带动全州经济的发展,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也是格尔木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一)资源基础优势。格尔木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富集区,在以市区为圆心、半径20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钾、钠、镁、锂、石油、天然气、黄金、宝玉石等5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钾、钠、镁、锂总储量占全国第一位,境内的涩北气田是我国现已发现的四大天然气田之一,各类资源潜在价值总量15万亿元,占全州资源潜在价值总量的90%以上。与此同时,在周边地区还广泛分布有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资源组合状况之好在全国独一无二。这为格尔木市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加快发展关联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加速推进产、世间的相互融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二)产业基础优势。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格尔木市紧紧抓住国家产业布局整体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有利机遇,大力发展以资源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工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工业占GDP的比重已上升到56%以上,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特别是随着百万吨炼油、百万吨钾肥和石油天然气三项工程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相继建成和投产,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石油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黑色及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为主导、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成为格尔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

(三)发展环境优势。格尔木地处青藏甘新四省区的核心地带,位于青藏交通轴线的中间位置,是青海西部人流、物流、资金流、能源流、信息流、技术流的聚集区,也是海西西部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观,综合服务功能和基本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周边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居条件不断改善,具备了为投资者提供干事创业基础平台和生产生活综合服务的能力。与此同时,全市现已形成包括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运输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十字交通网络,特别是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为格尔木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开发与整合提供了可能。所有这些构成了格尔木市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工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优势。

(四)园区发展优势。1992年昆仑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我们坚持把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摆到突出位置予以重视,充分利用开发区机制灵活、政策优惠的有利条件,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投入,重点实施以水、电、路、气、通信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同时,通过积极实施招商引资,吸引了一大批经济实力雄厚、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内外企业入驻园区,进一步增强了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器的作用初步显现。园区作为现代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工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五)后发优势。一是作为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格尔木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以避免在发展中走弯路;二是格尔木资源丰富,在能源、矿产、生物等工业资源方面优势明显,有条件高标准规划和培育新型工业体系,具有发展循环经济和新型现代化大工业的后发优势。

格尔木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格尔木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格尔木市现已探明的各种资源潜在价值在15万亿元以上,其中12万亿是以钠盐为主的盐湖资源。但是由于受开发技术的限制,目前主要是以钾肥资源开发为主,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镁、锂等资源还无法开采,未来发展空间仍旧比较狭小。与此同时,格尔木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大量的资源消费来支撑的。由于地勘程度普遍较低,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资源储备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后续发展。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发展模式,未来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供给将难以为继。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随着一批冶炼工业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如何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妥善解决好副产品、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问题,尽可能降低工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课题和刻不容缓的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可从根本上化解以上矛盾,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程度地保护好高原的蓝天碧水和绿草白云。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从总体上看,格尔木市资源开发和工业运行仍旧处于低层次、粗放型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在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性技术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致使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对伴生矿、共生矿、尾矿的利用率不高,多种有用成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存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这一问题在石油天然气、盐湖、有色金属等行业和领域尤为突出。从企业层面上讲,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围绕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大特色产业

根据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格尔木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在于,按照“一区三园”和“工业园区化、园区工业化”的基本思路,立足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产业关联度,以促进产业间的互利协作和相互融合为方向,以促进产业链接、延伸产业链条为目标,以昆仑经济开发区为基地,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要求,加紧布局和开工建设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加快格尔木工业区建设,着力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富有格尔木特色的工业园区,尽快形成多产业横向发展与资源深加工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体系。

1.盐湖资源精深加工园:以察尔汗盐湖和东西台吉乃尔湖为依托,以青海盐湖集团公司和中信国安公司为骨干,以发展化肥工业、无机盐化工和氯碱化工为重点,在进一步扩大钾肥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加快盐湖提锂等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大力开发以钠、镁、锂、锶等元素为主的多种高新产品,着力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和加工增值水平。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认真研究如何有效利用钾肥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问题,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盐湖资源开发向深度、广度拓展,加快建设盐湖化工产业基地。

2.油气化工工业园:坚持勘探开发与加工利用并举的方针,加快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油气化工产业发展步伐。通过加大投入和技术改造等途径,在增加油气资源探明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现有化工产品产量,并以天然气为原料,积极发展甲醇、合成氨、尿素、醋酸、二甲醚、甲醇汽油等油气下游产品,逐步形成油气化工与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工业融合互补、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3.冶金工业园:按照培育黑色有色金属及下游产品加工业产业体系的目标,进一步加快肯德可克等地区金属矿群的开发步伐,坚持最有利于资源配置、最有利于环境保护、最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原则,积极谋划建设冶金工业小区,逐步形成矿山、采选、冶炼的一体化产业格局,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市内加工转化水平。加大地勘成果的转换力度,积极开发铜、铅、锌、钼等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资源。

上一篇: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下一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德令哈市新型工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