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群众”的讲解员

时间:2022-08-25 04:49:07

“革命群众”的讲解员

出生于1956年的高阿姨如今上街,经常会被小孩子叫“奶奶”。虽然高阿姨很不服老地把QQ昵称起为“大姐”,但她正在享受安闲的退休时光,生命已从激越走向宁静却是不争的事实。

1974年,18岁的她还是豫西南某县的一名高二学生。当地教育局组织了“学工学农勤工俭学”活动,要求每个中学派一名学生作为讲解员参加活动成果的汇报展。

从一所高中脱颖而出,大概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莫非,高阿姨是传说中的校花?高阿姨哈哈大笑:“没有的事儿!”她想了想,又说:“确实不知道原因啊,就是成绩好一些,普通话标准一点儿吧。”

当年单纯的高阿姨就在组织安排下,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工作很轻松,就是为“革命群众”(主要是各学校的参观人员)介绍自己学校的成果。开场白如下:“我们XX高中广大革命师生在教育路线的指引下,开展了学工学农勤工俭学活动……”

高阿姨像复读机一般将这段话重复了两个多月。是的,就是个“复读机”――学工学农的内容是学校领导、老师根据本校情况因地制宜“钻研”出来的,包括图片、文字、图表等内容的展板也是老师设计制作的,讲解词也是老师提前写好交给她背会的……总体来说,这份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压力也不大。

当年的学工学农还是很像样子的。学工方面,高阿姨所在的社办高中做出了肥皂,还有菱镁制品――他们有模具,利用菱镁粉做桌子椅子;学农在当时是潮流,学校有实验田,大家轮流从学校厕所挑粪给学农实验基地施肥。据高阿姨说,某中学利用当地产的灵芝草做出了灵芝酒等产品――这似乎已经是“工农结合”的产物了。

工作体面、压力不大,高阿姨对这份工作很满意。更让高阿姨欣慰的是,她和伙伴们在这里可以把细粮吃个饱――在粮食普遍不够吃的年代,这待遇好比如今公司有免费豪华自助套餐。因此,即便没有工资,高阿姨她们依然很开心。

这份工作干的时间不长,两个月后,高阿姨和她的伙伴们就各自回校继续读书了。当时高中学制为两年,她们马上就要面临毕业后或插队或回乡务农的命运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阿姨和几个至今还有联系的伙伴最终都跳出了农门――无论是通过后来的高考还是招工。高阿姨说得对,或许,人生中第一份讲普通话的工作,带给她们的不只是吃细粮的经历。

摘自《读者(原创版)》

上一篇:杨绛与凯瑟琳的不同人生 下一篇:关于扶苏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