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抓细节厚积薄发提素养

时间:2022-08-25 02:59:03

(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初中)

摘 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因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有赖于班主任教师对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际,浅显论述班级精细化管理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班级;制定班规;家校共育

学生的综合素养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既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又包括学生的良好公民素养;它既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包括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它既包括学生的健康水平,又包括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班级是学校最为基本的组成单位,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最终是通过班级管理工作实现的。因此,为逐步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总体目标,班主任教师务必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班级进行富有成效的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贵在“精”,重在“细”。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实际,浅显论述班级精细化管理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制定班规从细密处入手,抓好制度落实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规班约是管理班级的重要保障。如果班规班约过于笼统,那么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就会出现诸多问题。因此,班规班约的制定要从细密处入手,做到事无巨细。从细密处入手制定班规班约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体现。教师只有制定出细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班规班约,才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全面地加以落实。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等相关制度,结合班级工作实际制定出一些具有班级特色的班规班约。比如,某位班主任教师在学习园地中开辟了一块专栏――班级每月之星评比栏。针对这块评比栏,教师制定出了评比的细则,从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教师秉着精细化管理班级的理念,从细密处入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约。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领下,严格遵守各班规班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言行举止得以不断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得以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自然而然也就会得到不断提升。

二、管理学生从细小处入手,团结两支队伍

这里所说的两支队伍是指班干部队伍和课任教师队伍。班干部是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得力助手。班主任教师一定要选好、用好班干部,让班干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各任课教师也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重要助手。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协调好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在学生中成立行为规范督查支队,具体包括课堂纪律管理员、课间行为纠察小队、“三操”管理员、携带零食管理员等;班主任教师还可以成立学习习惯阳光支队,具体包括早读管理员、语文助理员、数学助理员、思品助理员、英语助理员、音乐助理员、美术助理员等。班主任教师在团结好两支队伍的前提下,从细小处入手对学生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自然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三、家校沟通从细微处入手,实现家校共育

学校教育不能是孤立的,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

合。因此,班主任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班主任教师通过从细微处入手疏通家校沟通渠道,全面地实现了家校共育。家校共育是精细化管理班级的有效途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一定要认清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深远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细微处入手进行家校沟通。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请进来”就是教师要利用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走出去”就是教师要抓住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家

访,通过家访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当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电话、微信等通讯手段与家长主动沟通。班主任教师在与家长的深入沟通过程中,不仅会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良“苗头”,还会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等。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健康水平现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训练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在班级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努力从细密处入手制定班规班约并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制度保障;班主任教师要尽力从细小处入手管理学生并团结好两支队伍,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人力支撑;班主任教师要从细微处入手沟通家长并实现家校共育目标,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良好氛围。总之,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精益求精抓细节,厚积薄发提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瑞彬,李延玲.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1).

[2]柳惠萍.实施班级常规精细化管理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J].云南教育,2011(22).

[3]朱文飞.德育工作反思:论班级精细化管理与学生的自主发展[J].未来英才,2016(18).

上一篇: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课标意识” 下一篇:民间美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