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心理与疏导

时间:2022-08-25 01:43:53

浅析当前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心理与疏导

【摘要】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快与阶层利益急剧分化的时代,因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又无有效的解决机制,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激增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蕴含着复杂的社会矛盾,同时还蕴含着复杂的心理因素。因此,的参与者都有其特定的心理,需要加以区别研究,进而区别处置。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心理,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群体心理 心理疏导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类型和群体特点

1、群体类型

(1)以当事人亲属为基础的群体――在此类事件中通常是当事人的利益遭到侵犯或损失,这种侵犯或损失无论是否客观存在,还是当事方主观认定,都可能导致当事人及其亲属采取某种激烈方式的抗争,并且引发其他相关或不相关人的参与,最终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

(2)以利益相关人为基础的群体――共同的利益往往是形成一个群体的重要原因,虽然很多人素不相识,但共同的利益把他们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特定的群体。

(3)以事件发动者或挑动者为基础的群体――不管如何分类,其中总有那么一类人,较其他人更加关切政治,更能够发动或挑动一些社会性事件,而其发动或挑动的缘由却未必与其自身存在直接关系。他们之所以能够发动或挑动某些事件,通常是以某个事情的发生作为源头,进而通过对一定事件的诠释、宣传、造势等方式来达成,这一群体也因此被称为“借机制造事端者”。

2、群体特点

(1)偶然性和盲目性。无论事件为何发生总是能够聚集一定数量的人群或者特定的个体加入到这个群体之中,大多是出于偶然或盲目的缘由。

(2)动机与期望的相对一致性。大多数的参与者其动机与期望具有相对一致性。

(3)隐性的社会背景与社会同情意识。在特定的事件中,存在一个隐藏在参与者背后一个更大的群体,往往同情和支持事件的参与者,给他们提供某种道义和精神的力量。

(4)对于社会的无责任行为。的绝大多数参与者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做出的这种行为的社会责任。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心理表现与产生机制

1、群体心理表现

(1)借机发泄心理。社会泄愤事件的发生,并不仅针对起因事件本身。该事件至多起了一种催化或引爆的工具性作用,深层原因在于人们对特定社会结构或状态不满,并且认为表达意见和寻求救济的合法途径被堵死,从而转向用行动发泄不满。

(2)逆反心理。起因事件发生后,一些政府有关部门出来“辟谣”或“定性”时,因其此前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在民众中威望和公信力。因而,无论政府如何解释,人们不仅不大相信,反而将其视为政府推卸责任、隐瞒事实的借口。“辟谣”或 “定性”不仅无法起到安抚人心的效果,反而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3)表现欲和英雄情结。个人进入群体后,总有一种表现欲。特别是所谓的现代化造成个体间的距离以及因此形成的对人性的异化,并没有改变人类渴望群体生存这一本能性的需求,但会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

(4)盲目从众心理。许多参与事件的人,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事件发展的严重性,更无法说清自己参与该事件的目的和动机,而只是“看着别人跑过去,我也跟着跑过去了”。这种从众心理可能会使一个极小的事件在很短时间内聚集起几千人上万人来,从而聚集起巨大的社会能量。这种能量一旦得不到及时疏导或缓慢释放,就可能演变为严重的社会冲突。

(5)法不责众心理。在中,个人之所以参与其中,法不责众心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参与事件的人认为,只要人一多,个人混在群体之中,做着和其他千百人相同的事,往往相信自己的行为不会受到追究。群体行动中个体的去身份化现象是这种法不责众心理产生的最为主要的根源。

2、群体心理的产生机制

(1)情绪唤起。中情绪唤起奠定了发生的基础,由于生理唤起水平的提高,情绪开始高涨,容易导致发生。

(2)情绪感染。情绪感染指事件的场景使原本无动于衷的旁观者的情绪也激动起来,从而完成从个体向群体的转变。

(3)去个性化。所谓去个性化,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个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4)行为模仿。集群行为中行动者互相仿效,使整个人群产生一致的行为。因为人们在突然事件前不知所措,无计可施,只好模仿他人,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响应。这样集群行为就产生了。

三、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心理产生的根源

1、社会阶层的分化造成人们心理的不平衡和“被剥夺感”

阶层分化已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显性化的客观现实,不同阶层群落间的生存“鸿沟”所引发的摩擦,将使阶层利益变得难以调和,社会差异变得更加明显。

2、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力意识不断增强

这使其在面临社会不公和生存受到威胁时往往寻求更为积极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因为政治、文化、历史等等复杂因素,中国社会始终未能发展到完全意义的“法治”国家,这就造成民众头脑中自古有“为民”请命、“拦轿”伸冤的传统,而且期待一旦遇到“清官”,就有可能解决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问题。

3、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成为群众与政府沟通的主要障碍

人们对改革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社会风气不正、社会治安不稳定等社会不良现象普遍存在着较大的不满,使政府失去群众的信任。由此导致政府与民处处争利的恶劣印象,从而形成对立面,并进一步恶化到不断发生。

四、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心理的防控对策

1、社会机制建设

(1)积极稳妥地制定和实行社会公共政策,努力提高社会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与可预期性。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结构不断分化,不同利益互相碰撞激化的时期,平衡各方利益,化解各方矛盾就显得尤为迫切。

(2)提高公共权力运行过程的透明度,发挥政府的公共,提升社会的互信互谅,促进社会成员的和谐。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党和政府始终为民谋福祉的根本立场深入到群众中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3)要建立快捷灵敏的预警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协商对话。实践证明,预防和处置,成功在于情报灵,失误在于情报滞。因此,要把大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工作主动权。

2、群体心理疏导

群体心理疏导是指面对事件中当事人,通过解释说明、表达理解和同情、支持,运用语言等沟通方式针对当事人群的心理障碍进行疏通引导,缓解心理压力,进而改变其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以达到化解矛盾目的的手段。

(1)加强特定人群的心理引导和干预。这主要是针对事件当事人的心理引导问题。他们往往情绪激动、悲伤、烦躁、焦虑、怀疑、过分敏感或警觉,甚至愤怒、绝望,往往会做出非理性的举动。地方政府除了介绍相关事件的调查情况,回答当事人疑问外,发现当事人群存在情绪失控情况的,暂时难以正常交流的,除做政治思想工作外,还应及时安排专业心理医生或经过培训的社会工作者,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2)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特点,加强信息公开和权威。传统的信息封闭和压制在当今网络信息社会亦不能奏效,反而起到反作用。在发达的信息时代,谣言可以快速传播进其他人的耳朵里。因此,政府应该针对群体心理,及时准确选择信息的形式和方法,自始至终掌握事态发展的主动权。

(3)加强对群聚场所的管理。要加强对群聚场所的管理。群体聚集,不仅有利于各种流言传播,而且最容易产生“情绪感染”。而要有效地控制躁动中的群体,不能单靠从外部施压,这会导致群体的进一步团结,也不能依靠以暴制暴,这会导致恶性循环让冲突升级。为此需要加强对群聚场所的管理,要采取有效措施让非中坚分子离开群体,并打消其他人加入群体的念头。

(4)加强事后的心理干预。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参与群体的心理紧张。不要在采用暴力平息事件后,扩大打击面,甚至制造新的冤假错案。在合理合法处置参与者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要尽量以教育和引导为主,开展一些心理安抚,使参加事件者度过这次心理危机,不留下心理创伤,不会在同类事件中再次发作。

【参考文献】

[1]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 吴帆:集体理性下的个体社会行为模式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 李宁:群体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5] 陈福今、唐铁汉:公共危机管理[M].人民出版社,2006.

[6] 王一牛、罗跃嘉:突发事件下的情绪与行为[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4).

[7] 范明:中外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公安大学学报,2003(1).

[8] 曹捷生、徐建文:对产生的一般规律之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1998(12).

上一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的难... 下一篇:对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