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县

时间:2022-08-25 01:26:40

梅县是元帅的故乡,广东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历来是梅州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解放战争时期闽粤赣边区革命斗争的中心。

从大革命起至解放战争结束,梅县中共组织领导的革命斗争从未间断过。梅县优秀儿女英勇奋战,前仆后继,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1年8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确认梅县为“中央苏区县”。

梅县获确认为中央苏区县,标志着当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得到了恢复和肯定,告慰了先烈,同时也激励了梅县人民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全力实施“培育绿色产业、建设宜居家园、打造客都明珠”的发展战略,认真探索和实践山区科学发展模式,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谱写绿色崛起的新篇章。

中央苏区梅县光辉历程

梅县地处粤东山区,为闽粤赣三省边陲要地,是广东革命老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地理位置和斗争的历史渊源,梅县较长时间是闽粤赣、福建省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央苏区管辖范围。

1925年在国共合作时期,以共产党骨干为先锋的东征取得了伟大胜利。东征军两次东征攻下梅城后,兼任梅县县长。从此,在梅县播下了革命火种,是年冬,梅县党组织成立。

1927年“4·12”后,为了反击反动派的反革命大屠杀,梅县党组织高举武装斗争旗帜,发动了震撼粤东乃至闽粤赣边的梅县“五·一二”武装暴动。暴动胜利后,成立了红色政权——梅县人民政府,选举了钟克平为主席,黄柏、周静渊、朱仰能、林一青、李铁民、钟贯鲁等7位执行委员。从此,梅县党组织领导民众走上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之路。

红四军推动全县红色政权的建立

1929年l0月17日,梅县县委指示松江区委派出陈胜侯、郭中富到武平象洞,给红四军当向导。两日后,红四军在指挥下到达松源,首战告捷,歼灭陈维远部一个营。梅县党组织积极配合,组织武装力量(红46团)先后突袭丙村和甲坑等地,为红四军出击粤东北扫除障碍。

率领红四军于25日攻下梅城,26日在梅城孔子庙成立了、、古大存、朱子干等7人的东江革命委员会,颁布了《土地政纲》。梅县党组织协助梅县商会在一天内为红四军筹到2万大洋的军费。

26日晚开始,红四军沿长沙、梅南、水车、畲坑开展革命宣传活动,期间有、、、、聂荣臻、6位开国元帅和粟裕、谭政、罗瑞卿等大将均在梅县留下光辉的足迹。31日,红四军打响从梅南反攻梅城的号角。在敌我力量悬殊、牺牲了293名指战员之后,红四军离开梅县向平远、寻邬转移。为支持梅县苏区的斗争,红四军留下了梁锡祜、雷鸣远、康健、陈林等一批政治、军事骨干,并拨给一批枪支弹药,充实了梅县革命斗争的力量。

红四军的到来,推动了梅县土地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加快红色政权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武装割据区域的扩大。

1930年2月,在各区乡成立苏维埃区政府的基础上,梅县在梅南顺里村成立梅县苏维埃政府,并领导梅南、畲江、松江、丙村、西阳、梅西、瑶上、梅北等区乡首先进行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此时,除附城一二十里外,其余全部都成为苏区。5月14日,红四军再度从闽西进入粤东北地区。梅县县委、县苏维政府实施“红五月”行动,组织地方赤卫队,配合红46团,四处出击,捷报频传,迫使驻梅毛维寿旅用两个团的兵力防守梅县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梅县苏区与粤东北、赣南寻邬县等地赤色区域连成一片,并与赣南、闽西各县边界相通。此时,梅县已几乎成为一个完整的苏区县,成为红四军开创的闽粤赣三省边境红色割据的重要区域。苏区的各项建设,迎来了全盛时期。

划归中央苏区领导下坚持斗争

1930年9月底,按照中央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闽粤赣苏区特委在大南山成立。特委下设西北、西南、东南分委。梅县苏区隶属闽粤赣特委之下的西北分委管辖,并是西北分委所在地。同年l2月,西北分委负责人之一、梅县县委书记黄炎到闽西参加闽粤赣特委会议回来后,作为中央苏区南部前沿区域的梅县苏区,坚决执行闽粤赣特委指示,苏区武装四处出击,牵制了广东军队前往“围剿”中央苏区的大量军事力量。

据时为梅县县长江璇称,一年中打了大小百十余仗,仅l931年5月至l932年2月14日打了大小61仗。当时苏区军民遭害难于胜数,仅梅南一次便被集体屠杀300多人。据梅南顺里9个村不完全统计,被杀党员干部213人,群众560人,97个妇女被贩卖,4109间房屋被烧毁,被抢去粮食、耕牛等物资数不胜其数;在西阳区白宫市头一次被杀害共产党员31位。这些无数不朽的英烈,用他们的血肉之驱,浴血奋战,用赤诚之心忠实执行闽粤赣特委的指示,为捍卫中央苏区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据史实记载,在这一时期牺牲的有名姓记载的烈士642名,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牺牲了杨广存、李桃粦、廖祝华、杨雪如、黄炎等5位县委书记。由此可见,当时斗争之残酷,战斗之惨烈。

在残酷的斗争中,为了保存梅县“松口-松源-闽西-中央苏区”这条秘密物资供应线,加强对梅县革命斗争的领导,l931年秋,闽粤赣省委派武平象洞区委宣传部长陈仲平到梅县东部的松源地区,以插班读书为掩护开展工作,1932年开始发展党员,随后建立了隶属武平县委直管的党组织。按照武平县委指示,陈仲平分批输送党员和进步青年到中央苏区。如现仍健在的原广东省机械工业厅厅长王华,1936年重组潮梅党组织的功臣李碧山(越南人)、王建良等,都是陈仲平挑选输送到中央苏区的人员。原广东省人大副主任、“七大”代表王维也是在这个时期走上了革命之路的。

在输送骨干到中央苏区的同时,陈仲平还肩负着组织协调由中央苏区派出的人员,到松口、松源来采购严禁出口的药品、食盐、布匹这些中央苏区最紧缺的物资这一重任。王维同志回忆说:“当时,在中央苏区一瓶红药水都能救几条人命。”陈仲平在松源开展革命斗争,直到红军长征、与武平县委失去联系仍坚持独立活动,一直坚持到梅县解放,尔后成为梅县解放后首任县长。

与陈仲平在梅县东部松源地区开展工作的同时,黄炎牺牲后,由黎果接任梅丰县委书记、叶明章任县委副书记兼县苏维埃主席。在黎果、叶明章的领导下,把武装力量分散到梅西、梅南、梅北等地继续革命斗争。l932年5月,福建省委秘书长肖向荣指示黎果、叶明章,要积极行动,要配合十二军打击军阀团匪。同时,为支援梅县苏区革命斗争,红十二军之35、36师和杭武警卫团,也于同年5月出兵1000多人,从上杭、永定、武平分兵,向与梅县接壤的松源、桃尧、隆文等地展开军事行动,遭到重兵围堵。这一时期,赣南红军也于1933年3月进入梅县梅北地区,黎果、叶明章等领导的武装力量也在梅南、梅西、梅北等地频频出击,曾攻打畲江、石扇、梅南长沙、水尾团防、石坑区公所,在梅县、丰顺交界的畲坑地带处将正在巡查公路的丰顺县县长击毙,震慑了当时梅县当局。

l934年4月1日,第二军军长李扬敬在梅召开军事会议,部署重兵进犯赣南(中央苏区首都瑞金)。作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划定的中央苏区第三作战区的梅县苏区军民,积极配合反“围剿”战争,派出武装到筠门岭阻击军。同时,革命武装频频出动,打击反动势力,先后攻打梅南、畲江、长沙乡公所和石坑乡公所,破坏的交通,为保卫中央苏区最南端的区域,浴血奋战,有力地牵制了向江西进剿的大量兵力。梅县苏区的党组织与军民一直坚持斗争。进入三年游击战争与抗日战争时期,梅县成为梅县、武平、蕉岭、上杭等边区党的领导中心。

建国后,梅县被确认为革命老根据地的乡镇有l7个。l951年8月l5日,古大存率领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粤东分团第二分队,先后到梅县的梅南、长沙、水车、畲江、梅西、石坑、石扇、松源等区乡慰问革命老区人民,历时18天,并在梅南长沙为300多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被集体屠杀牺牲的烈士立碑。这些都体现了党中央对梅县的深切关怀,亦是对梅县革命老根据地历史的充分肯定。

闽粤赣边

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中心

早在1925年,由、张明达、率领东征军攻下梅县,并由兼任梅县县长,从此播下了革命火种。同年12月,成立了中央梅县支部,成为粤东地区建党较早的县份之一。1927年1月,成立了直属广东区委的梅县部委,成为领导原嘉应五属和赣之寻乌、闽之武平等县范围的地方党组织,梅县一度成为闽粤赣边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中心。

从大革命起至解放战争结束,梅县中共组织领导的革命斗争从未间断。从1927年隶属广东省委领导时,发动“五·一二”暴动,建立梅县人民政府。1928年,发动了震撼粤东的“畲江暴动”。1930年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梅县苏维埃政府,下辖梅南、畲江、梅西、梅北、松江、丙村、西阳、瑶上八个区苏维埃政府,156个乡苏维埃政府,先后创建了铜山、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梅县成为朱、毛红军控制的闽粤赣三省红色区域内完整的苏区县。

中央苏区的后勤物资保障

1934年,在中央苏区反“围剿”进入最艰难的阶段,梅县不仅是巩固和保卫中央苏区南部边境安全的重要阵地,而且为中央苏区的后勤物资保障、兵员的补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建立了一条从梅县松口——松源直达江西、瑞金、会昌的运输线路,向中央苏区输送奇缺的药品、食盐等大量物资。全县武装四处出击,牵制了广东省大量前往江西参加“围剿”的军队。同年10月中央苏区主力红军长征后,梅县苏区的党组织和军民一直坚持斗争。进入三年游击战争与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时期,梅县再度成为梅县、武平、蕉岭、上杭等边区党的领导中心。

有姓名可查的烈士达642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朱云卿、、聂荣臻、粟裕、谭政、罗瑞卿、萧克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中央苏区梅县留下了可贵革命足迹;、肖向荣、梁锡祜、朱云卿、卢伟良等梅县儿女,先后进入中央苏区成为优秀政治、军事指挥人才。

在创建苏区的艰苦斗争中,梅县苏区人民经受了军的残酷摧残,有姓名可查的烈士就达642人(不含红四军反攻梅城牺牲的293名外籍无名烈士),其中有杨广存、廖祝华、杨雪如、黄炎、黎果5位县委书记牺牲,被害群众难于计数。

上一篇:Spirits Rise 下一篇: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