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错误分析理论探索英语写作教学

时间:2022-08-24 09:42:07

运用错误分析理论探索英语写作教学

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与提高依赖于对学习过程的理解,而错误分析理论正是通过分析学习者所出现的语言错误来揭示语言学习过程的。通过分析学生英语作文中错误的类型,探讨纠正错误的正确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

英语写作教学 错误分析理论 纠正错误

一、错误分析理论的概述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外语学习和学习中的语言错误就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1967年,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科德(S. Pit Corder)发表了论文“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该文被Seliger称为心理语言学领域的里程碑,同时拉开了错误分析理论研究的序幕。他在文中指出:错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为错误能揭示学习者的过渡性语言语法和目标语语法之间的差异。这些错误反映了学习者所掌握的语言体系,是学习者试图对目的语体系进行判断的表现。就像儿童习得母语一样,外语学习者也是根据所接触的语言素材,对目的语性质作出假设,这种假设只有在与目的语体系不符时才会出现偏差,因此,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该理论的目的在于通过鉴别、描述、解释、评估各种类型的错误,来了解语言学习者处理输入信息的方式,并寻找错误来源,帮助语言学习者纠正错误。

二、英语写作中的错误类型

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是外语学习中的必然过程,因此英语写作中的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明确错误类型能帮助我们确定错误分析研究的方向,规约错误分析的数据收集范围,提供参考标准,总结错误分析的结果,引导修正错误方法的产生,促进二语习得。根据杨连瑞(2007)的观点,根据错误的起因可以将英语写作中的错误类型分为以下六大类:

(一)语间语言错误

学习者在生成目标语的过程中在语音、词义、语法结构、文化习俗等方面经常会受到母语经验的干扰而产生语间语言错误。语间语言错误是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所引起的,是指学习者不恰当地把母语的词义、规则、用法等转移到英语写作中去。在学习新的语言规则时,常做一个母语与外语相一致的潜在假设。为了表达外语中一些较复杂的意思,他们就会求助于母语中与之相应的表达法逐字逐句地转译为英语,即所谓的“中国式英语”。例如:

正:I’m very healthy.

误:My body is healthy.

(二)语内语言错误

所谓语内语言错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根据已获得的、有限的、不完整的外语知识和经验,对语言作出不正确的假设,从而类推出偏离规则的语言结构。Burt等人称这种错误为发展中的错误(developmental errors),并认为这类错误在所有错误中占有很大比例。它们并不能反映母语的特点,而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内化规律本身产生的。根据Richards的观点,语内语言错误可分为以下几种:

1.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

学习者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会根据以前学过的某些语法或构词法等进行不恰当的类推或概括,然后创造出一些错误的结构。例如,学生学习了被动语态后把根据有限的语言材料归纳的规则应用于更大范围的语言材料上去:

正:This novel is worth reading.

误:This novel is worth being reading.

2.忽略规则的限制(ignorance of rule restrictions)

学生掌握了一些外语规则系统,但忽略了规则的限制,导致错误产生。例如:

从The doctor ordered him to rest for a week类推出:The doctor suggested him to give up smoking.

3.应用规则不完全(incomplete application of rules)

学生要写好一句富有表现力的英语句子(effective sentence),往往要使用不止一条语法规则或者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同一条规则。而学生对英语规则理解不对或学习不全面,就会产生错误,还经常会顾此失彼。例如:

正:No doubt the required class attendance make fewer and fewer students absent.

误:No doubt the required class attendance makes fewer and fewer students absent.

4.概念假设错误(false concepts hypothesized)

学习者对所学的语言的特点形成一些错误的理解,例如:

正:Changes have took place.

误:Changes have happened.

正:I want to make some recording.

误:I want to do some recording.

对于这些概念上的错误,教师要予以重视,并在教学中随机向学生进行补充讲解,以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三)文化干扰造成的语言错误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礼仪、信仰和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目的语的过程中,有时会忽视这一点,将母语文化套用在外语中,因而导致了错误的产生。一位中国学生见到度假回来的美国女教师说:You have grown fat these days.就算不考虑fat这个词用的是否得当,哪怕他是说You have put on weight these days,这也无论如何都不符合西方文化规约。产生这种错误是由于把中国式的思考方法移植到了外语表达中,或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简单等同起来。

(四)基于交际策略产生的语言错误

在一些场合,学习者要用外语表达思想,但其现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不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时,他就需要求助于交际策略。交际策略往往是错误发生的根源之一,这类语言错误主要有回避(avoidance)和变换语言(language switch)等。学生回避的可能是难音、难词、复杂句式,甚至整个话题。如初学者想不起way(路),他就会回避way而用road,这就产生了用词不当的错误:I lost my road.变换语言是指学生有时无法用外语表达清楚意思,于是便用一两个母语词,希望对方能听懂自己的大概意思。例如:The classroom is very LUAN.(教室很乱。)

(五)认知和情感因素产生的语言错误

人的认知和情感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一个因素,与错误的多寡有一定的关系。学习者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记忆力的好坏、学习努力程度、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都与错误的产生有关。大量研究表明自信、外向、独立、认真、负责等性格特征有利于学好外语,而胆怯、马虎粗心、内向紧张、缺乏自信等个性特征则不利于外语学习。

(六)教学失误产生的语言错误

上述错误主要源于学习者本人,此外,外部因素也是导致错误的因素之一,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课堂、教材和教师。教材不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有缺陷和教育方法的失当等就有可能是学生出现错误。例如,定语从句是一项重要的语法内容,教材和教师都鼓励学生运用定语从句。因此就出现了以下句子:

正:Columbus,an explorer,crossed the Atlantic in 1492.

误:Columbus was an explorer who crossed the Atlantic in 1492.

三、如何对待英语写作中的错误

探讨英语写作中的错误类型使我们了解了学习者产生错误的来龙去脉,同时对探究学习者是如何学习语言的认知过程也有所启发。作为教师,仅仅了解错误产生的原因还不够,还需要对错误进行纠正。因此,针对学习者的错误,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对策。为此,一些重要的处理错误的对策值得商榷。

(一)认清错误性质

外语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受诸多因素同时支配的心理过程。因此,学习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出现差错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错误,不论轻重缓急,程度大小,都要纠正呢?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国外学者Burt & Kiparsky(1972)从语言的可理解性的角度将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划分为两种类型:全局性错误(global errors)和局部性错误(local errors)。全局性错误指的是违犯了有关句子总的结构,导致句子或话语难以理解或无法理解的差错。比如错用或漏用连词、主要词组、语序颠倒、对句法规则的过度概括等;局部性差错是指对诸如从句或短语等一部分句子意义的解释有影响的差错。比如错用或漏用某一动词或名词的词尾形式、冠词或助动词的错用或漏用等,而这种影响不会妨碍正常的交际,没有造成理解问题。

I like take taxi but my friend said so not that we should be late for school.(global)

此句中的主要成分出现了差错,意思含糊,使人难以理解或无法理解,这类属于全局性错误。

If I heard from him I will let you know.(local)

此句子中虽然出现了时态差错,但意思十分明确,不影响句子的理解,即为局部性错误。

Burt & Kiparsk认为对全局性错误应当予以纠正,而对局部性错误则大可不必。笔者赞同这一观点,但即使对局部性错误也不能一概而论,像a news,an advice,an information等这类系统性错误理应予以及时纠正,否则这类错误就会内化和僵化。

(二)区别对待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言语错误

从中介语发展的角度,Corder&Allen对错误进行了另一个视角的分类和描述,提出了表明学习者没有意识到目标语的特定规则的前系统性错误(presystematic),表明学习者发现了某条规则但却是错误的系统性错误(systematic)以及显示学习者知道目标语与的正确规则然而使用时没有保持统一的后系统性错误(postsysematic)。

(三)教师指导与自我纠正相结合

外语教学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富有创造力的过程,教师在这种动态的双边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家指出:教师不仅应挑作文中的缺点和错误,而且必须善于从学生的作文中发现某些好的、值得肯定的东西,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从而对写作产生厌烦或是恐惧心理。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作文中成功的地方搜集起来,使其在课堂上公开朗诵,并对学生有独到表现和流露出真实情感的地方进行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自我纠正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在自己的作文中寻找与主题无关的细节和没有充分表达思想的论据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学会了删除令人费解的句子、选择了最恰当的词汇和更正了不合适的修饰之后,才算真正懂得了书面语的运用。 Makino指出:“这种纠错技巧有两个优点:一是教师的提示给学生一次反思书写错误的机会,并且更能关注书写的结构方式;二是学生在为自己纠错时,还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创造力。因此自我纠错对于语法错误来说是十分奏效的。”

四、结语

错误分析使人们改变了对错误的认识,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二语习得的过程和本质。对学生而言,错误并非意味着失败,而是掌握正确的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的必经之路。学生在写作中通过犯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增强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通过经常收集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错误,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能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地促进英语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Corder S 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67(4):161-170.

[2]雷玉兰,潘学良.运用错误分析理论探讨大学英语写作错误归因[J],中国科技信息,2009(19):248-250.

[3]杨连瑞,张德禄等.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5]李昌真.论错误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126-128.

[6]杨波.由错误分析理论探讨书面错误对待[J].宜宾学院学报.2005,(1):106-108.

[7]Makino.T.Y.Learner self-correction in EFL written compositons[J].EFL Journal.

上一篇:论高职文秘专业《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 下一篇:浅谈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