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4-12 01:46:25

对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

文化产业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使艺术教育出现新的模式。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思想,理顺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其中的舞蹈学科,从教学内容的涵盖面、容量、层次、施教对象、教学方式、教学要求、考试办法、考核评估等多方面进行革新。

舞蹈教育 教学特性 教师队伍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艺术教育的规模随之扩大,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艺术教育教学就有了新的模式。我院是一所普通的综合类大学,以我院艺术系为例,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胆地进行课程改革,率先进行了四技(舞蹈、声乐、器乐、钢琴)教学,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较高的艺术人才。舞蹈教学也由此改变了教学模式,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有待于提高的空间:

一、传统舞蹈教育和新型舞蹈教育

1.早期的舞蹈教育是为专业化队伍建设输送人才,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艺术学院舞蹈系、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为代表的舞蹈专业教育,很好地服务于舞蹈专业,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建立了自己的舞蹈教育理论体系与教学管理体系。

2.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公办与民办学校并举的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艺术教学也由单一的专业性逐步转变为综合型的教育,要求传统教育转变为普及教育。从舞蹈专业培养来看,舞蹈教育是专业细化,专业人才的匠化。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推行综合素质教育,必将打破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

二、分析综合类大学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

1.综合大学的艺术专业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各地的高中生,基本上具有很少的舞蹈基本功,专业素质较低,又因为来自各地市,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只有个别是来自水平较高的艺校学生。

2.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他们处在十八九岁的年龄段,正是人生求知欲旺盛的学习阶段。虽与专业对口生相比,他们有年龄大、起步晚的缺点,但是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高。

3.综合大学艺术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着对社会工作的适应性。所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要迎合社会的需求。学校培养的学生,应是掌握多种技能的人,才能适应职业的要求。

三、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充分的备课。必须在学期的开始之前,制定好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每堂课开始之前,制定好教案的每项内容。合理的构思和准备好教学需要的内容,包括伴奏音乐、教具、道具。由于舞蹈教学的特殊性,教学内容有些需要书面记录下来,有些需要反复体会并用肢体动作重复的练习。

2.采用仔细教授、亲身示范、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教师上课时必须情绪饱满,耐心细致。推新课时,从分解动作讲起,到连续动作的反复示范,并且做到边示范边讲解呼吸的运用。逐个的纠正和评价学生的肢体动作情况,使每位同学都积极地配合教学。

3.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及难点,不能苛刻的要求学生刚刚接受新课,就做到面面俱到。课堂教学大概分为几个步骤:先学分解动作:然后是动作顺序;再学音乐的节奏;最后把动作和音乐结合起来。其中难点动作,教师进行多次的示范,学生分解动作造型,使动作到位,找到连贯的技巧。

4.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有计划地教授新动作,给学生留出充足的领会和复习的时间。要让每位学生都跟上进度,掌握学习的内容。

5.强调纪律的重要性。教师监督纪律委员认真做好考勤记录;教师自身做好回课的教学记录。将学期的考勤和平时的学习情况,作为期末考试评分的重要依据。

四、总结音乐表演专业中舞蹈教学的特性

1.宽泛性

课改之后的舞蹈教学不再是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而是面对全体的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使学生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出宽泛性的特点。一年级的上学期,给同学们进行舞蹈基础的普及和启蒙,以捏合所有学生的专业水平;一年级下学期的身韵训练,解决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的收放,培养神态上的民族风格和韵律。二年级是有选择性的民间舞蹈教学。教学内容上,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学生正确把握舞蹈动律与体态的基础上,教师编创出表演片段,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及舞台的表现力。一是为舞蹈编导积累素材,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修养;二是为学生的专业汇报和毕业应聘,打下良好的基础。

2.非专业性

综合类大学艺术专业的舞蹈教育,不同于舞蹈专业的舞蹈教育。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兴趣广泛,面向四技教学。舞蹈课程的设置也不同于专业课程,每周两节的教学时间,无法从专业教学的基础扎根,更无法用大量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从学生自身的艺术水平较低来分析,减少舞蹈专业性的训练,加强舞蹈表演的训练。在教学的组合中,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正确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在艺术实践课程中,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在实践中体会舞蹈特有的艺术内涵。到高年级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经验,鼓励学生进行编创。

3.综合性

从校园教育来讲,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讲,学校的职责是培养综合型人才。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是学生体改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它与其他艺术学科依附存在。在教学中,重点体现在音乐的赏析、服饰文化与舞蹈的关系、舞台艺术和视觉美感的联系,等等。综合性的教学特点,培养全面的艺术人才。

4.实践性

实践性指的是艺术实践活动,在舞蹈教学中尤为重要。例如,每学期进行的专业汇报,从教学着手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教师要真正做到指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进来。在我院艺术系的舞蹈团,虽然没有舞蹈特长生,但是却呈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在省市举办的各种艺术展演中名列前茅。学生们没有高超的技艺,但是他们找到了舞蹈作品的真谛,用心用情在舞动,打动着台下的观众。

五、新型的舞蹈教学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拓展,各地区的普通高等院校也都开设了艺术专业,舞蹈教学是艺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越来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补充到了高校教育的队伍中去。就我院的情况来看,也出现了师资结构的年轻化特点。

我作为艺术系教师队伍的一员,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年轻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优点在于我们是富有朝气与魄力的群体,在教学领域表现出饱满的情绪和极强的生命力;缺点是缺乏教学经验,在学术领域还是一颗青青的小草。青年教师需要做到扬长避短,多向优秀教师取经;联合外校的教学力量,学习研究教学科研项目。

“新型舞蹈课程”,从教学内容的涵盖面、容量、层次、课时量、施教对象、教学方式、教学要求、考试办法、考核评估等多方面都有别于我们以往的教学活动。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已经在观念上转变,在形式上革新。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思想,理顺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做到勇于创新,兴利除弊,为国家输送综合型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殷强.培养复合型舞蹈专业人才初探[J].舞蹈,2010,(349):62-63.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上一篇:浅谈健美操学习困难生的特点与负面影响 下一篇:论高职文秘专业《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