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初中物理教育中获得情感教育初探

时间:2022-08-24 09:12:13

让学生在初中物理教育中获得情感教育初探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必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并通过该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让学生可以对生活、学习以及周围的事物产生积极的体验,从中形成一种健全的人格特征和个性,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要注意到,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发挥好榜样的力量,科学的看待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学生的进步和退步,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物理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 情感教育 探讨

1 概述

物理学是初中基础科目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物理学教学也逐渐从传统的说教教学中升华。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科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是帮助学生学好物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观念充斥在教师的头脑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及情感的教育。实际上,教师不仅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根据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经验,要想提升物理教学水平,必须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即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下面就针对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进行深入的探讨。

2 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2.1 加强情感教育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既需要教师的教,也需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没有学生的努力,必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根据调查统计,学生对于教师的喜好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越喜欢某个老师,就会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努力来学习这位老师教授的课程,反之亦然,学生不喜欢某位老师,不仅难以对该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甚至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有关的心理学家研究了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习成绩间的关系,证实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更大。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情感教学重视起来,走到学生中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用真情去感化学生,用爱心和沟通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的桥梁,这样,学生也更加愿意与教师交流,视教师为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中的伙伴,也会不知不觉地爱上物理课程的学习。

2.2 加强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专业人士之所以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良好的成就,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们对于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是这种兴趣促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成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情感的因素,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开展教学,就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而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一些暂时的后进生,他们本身就缺乏学习兴趣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很容易对物理学科丧失了兴趣,如果这类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就更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积极地开展物理学习。

2.3 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态度 将情感教育融入物理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奥秘,体会到探索的成功和喜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勇于创新、敢于质疑、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心。

3 情感教育与物理教学融合的策略

3.1 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是一种人类特有的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反映着人自身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一种思维和情感方面的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情感投资,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释学生所疑、乐学生所乐,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此外,还要建立一种友好、平等、民主的和谐环境,热心地关心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地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教学的安排上要张弛有度,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教学,积极地将多媒体等新型教学形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来,营造出一种灵活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对物理学习中存在的一种压抑感和紧张情绪。

3.2 陶冶学生的性情 物理学体现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史,为了陶冶学生的性情,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展现出物理学家为了捍卫真理的艰辛,用其中的困惑、欢乐、哲理和惊奇来感化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真理的要求。如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发现的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展浮力定律、奥斯特在无意中发现电磁效应等等。在这部浩瀚的物理史中,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科学家探索世界的科学品质、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精神,并学习这些科学家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以便形成一种科学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3.3 以适当的内容为载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物理教学涉及的板块较多,内容也较为复杂,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教育融入到不同的教学板块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不同的意识,举例来说:

3.3.1 在牛顿运动定律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一些运动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所谓“惯性”就是保持原来状态的意思,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不仅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世间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人也同样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有一种惰性,想要取得进步,必须要突破重重困难,超越自己。

教师可以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思想观念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明白,要想取得进步,必须要努力,只有认真地学习、积极地对待生活,才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

3.3.2 在原子能级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处于基态的原子,如果在吸收能量之后没有电离,被激发至某种高能级态,这种级态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短时间内会向低能级态跃迁,发出光子,原子从高能级态向低能级态跃迁的方式不只一种,每种方式都会释放出对应频率的光子。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这种挫折和困难也常会导致学生的情绪处于激动或者不稳定的状态,在教授原子级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一种情感教育,每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就可以借鉴原子能级的跃迁原理,使用科学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开朗、愉快、客观、积极的情绪,让自己的身心时时刻刻都能够处于一个乐观向上,充满希望的状态。

4 结语

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发挥好榜样的力量,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斓.让学生在初中物理教育中获得情感教育[J].教师,2009,

05(20).

[2]朱恩芳,邵明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教师,2010(12).

[3]郑莉萍.浅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及全面评价[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12).

[4]张越.论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7).

上一篇: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实施... 下一篇: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