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与预防

时间:2022-08-24 05:23:10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与预防

【摘要】 中药注射剂就是从单方或着复方天然药物中提取出其有效物质,并将这种有效物质制成可供肌肉和静脉注射的一种灭菌制剂。近年来,随着传统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使用率的不断上升,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在临床应用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率也呈上升趋势,其安全性应当引起重视。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笔者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对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防治策略

中药注射剂通过血管给药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有效利用率,在临床应用(如心血管系统、抗肿瘤、抗细菌抗病毒感染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药物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良反应,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甚至死亡。所以,加大中药注射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力度,对于安全用药具有重要作用。现对我院临床实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及发生原因

1.1 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

包括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过敏反应表现局部红肿、皮疹等;神经系统反应表现为手足麻木,抽搐,头晕头痛等。

1.2 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①药证不符及配伍不合理所致。每一种中药注射剂都有其主治功能,在用药过程中决不可滥用。对疾病做出正确判断后,合理用药不仅可以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中药注射剂成分较为复杂,因此与其他药物配伍不当时就会产生溶液的pH改变。管内溶液与中药注射液发生反应所产生的物质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②药品及机体方面的原因。如药物杂质、药物污染、药物剂量、药物剂型和药物质量等都不同程度的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混入杂质,或着生产保管不当,而使药物受到污染等都会引发严重反应。根据种族差别、性别及年龄的不同、个体差异、病理状态和营养状态不同都会不同程度的对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影响。如有报道称白色与有色人种对药物的感受有着相当的差别,幼儿较成人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2 临床预防与护理

2.1 仔细询问,慎重用药。过敏反应是鱼腥草、双黄连等注射液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资料显示,药物过敏患者中有半数有药物过敏史,故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包括药物、食物过敏史,过敏性疾病史等,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要慎重用药,对防止过敏反应十分必要。

2.2 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输液反应。在用药前向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介绍药物的优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在用药后尤其在用药初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及时停药,给予脱敏治疗。

2.3 注意用药的配伍禁忌,加强基础护理。临床应用这些药物的时候,尽量不要与别的药物配伍使用,尤其不应与抗生素类药物混合应用。对已经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对症处理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给予抗过敏对症治疗。

3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策略分析

3.1 改变传统观念中认为中药无毒或着小毒的错误认识,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控。对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要给予高度重视,改变“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观念。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检查和跟踪。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标准能够对中药注射剂产品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做出准确说明,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正在加紧该项管理项目的实施,其具有减少批与批之间差异的优势。

3.2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严把药品质量关。在使用过程中要高度警惕有可能会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在选择药物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来选择药物,对患者的过敏史进行详细了解,防止滥用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严格把好药品质量关,同时药师要坚持下临床,收集本院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并进行详细分析,查明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为建立不良反应数据库打下基础。

3.3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应符合(GAP)和(GMP),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要以中药指纹图谱为标准。中药注射剂受原料产地、气候和制剂工艺的影响,其所含成分也有较大差异,如果仅针对中药的某个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不能对其质量做有效控制的。此外还要做有效宣传,客观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及潜在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药物诱发不良反应的机理及因素较为复杂。这要求临床医、护以及药剂人员要从思想做深度认识和重视,切忌在行医时抱有侥幸心理,忽视对患者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了解,避免造成对患者生命健康的第二次伤害。要增强责任心,加大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监测强度,以尽早发现、提前防治、及时救治为原则,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使用性。

上一篇:针灸治疗BPH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TURP术后的临... 下一篇:正畸—修复联合矫治32例成人牙缺隙患者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