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

时间:2022-08-24 05:21:05

[摘要]目的:推广B超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B超引导下穿刺针进入肾中、下盏并扩张后进行肾镜碎石术。结果: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6月施行B超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55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成功52例,占94.5%,失败3例,占5.5%。结论: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反复手术,无创伤打击,无需射线定位,于医患双方无健康损害。

[关键词]B超引导;肾镜;碎石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b)-136-01

我院采用B超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6月共行B超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55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肾结石30例,肾盂出口处结石9例,双侧尿路结石14例,合并肾功能损害者6例,4例为双侧尿路结石,1例为左肾、左输尿管多发结石;住院时间最短为8 d,一般为10-17 d;中度积水17例,重度积水20例,轻度积水18例;合并尿路感染29例,合并血尿25例;有胀痛33例,铸形结石4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先取截石位,膀胱镜插管,插输尿管入患侧肾盂内,再留置导尿后改俯卧位,腹部垫高使背部与臀部成一水平面,B超定位,选定穿刺点,背部消毒铺巾,再次选定穿刺点,固定穿刺针,与检查台成30-60°角,与腋后线成50-80°角,穿刺进入肾中、下盏,置入导丝,将扩张器套入导丝,扩张至所需深度,逐级扩张至16号或18号扩张器,套入工作通道,助手扶住导丝及工作通道,主刀持输尿管镜或肾镜顺通道进入集合系统,可适当调节工作通道,使输尿管镜或肾镜能进入各个肾盏及肾盂以及输尿管上中段,遇结石给予压弹道碎成小颗粒状,用水压可将结石顺工作通道冲出,稍大结石可用取石钳取出,输尿管导管可作指引,输尿管镜进入输尿管内,助手从下面拔掉导管,导丝经输尿管入膀胱,撤去镜子,顺导丝套入双J管,行肾盂输尿管膀胱引流,输尿管镜检查确定双J管的位置,一端位于肾盂内,撤出导丝,并顺道通道置入肾造瘘管引流,固定引流管,手术结束。

2 结果

结石一次处理干净的33例,二次手术取净9例,残余小结石11例,中重度积水好转,轻度积水治愈,尿路感染全部治愈,肾功能不全者4例恢复正常,2例尿量正常,肌苷尿素氮仍处于氮质血症期,铸形结石2例成功碎石。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对人体危害较大,长期结石可伴有疼痛、尿路感染,肾积水,进一步扩展为肾功能损害,手术治疗易造成肾脏缺血萎缩,输尿管狭窄,经皮肾镜可处理肾结石及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可沿瘘道反复手术,不增加创伤,患者恢复快,不影响劳动力。

B超引导经皮肾镜穿刺依二维成像原理,全面了解肾脏形态、大小,建立立体空间观,根据结石在肾内的具体部位,尽量选择背外侧缘后1-2 cm处少血管区,穿刺成功后测量皮肤至针尖的距离,此为扩张器进入的深度,避免损害肾盏对侧壁,它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是X线引导所无法比拟的,同时避免损害肾盏对侧壁,避免医生和患者经受X线损害,经B超引导穿刺一次成功率达98%以上。

患者住院时间较短,一般为7-10 d,费用较低廉,随着经验的积累,一次手术处理干净,住院时间可低于10 d,费用可进一步降低。病人损伤小,切口约7 mm,不损伤肌肉,出血少,无瘢痕,出院可参加各种劳动。减少结石复发的机会。

经皮肾取石术的巨大优势在于减少了结石的复发,特别是手术切开肾盂输尿管后,缝合易造成狭窄,增加了结石复发,而此手术由肾实质进入,使集合系统无缝线及狭窄,减少了结石复发几率,而且可重复治疗。

(收稿日期:2007-02-1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输卵管间质妊娠1例 下一篇: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脑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