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点、线、面”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24 03:24:47

浅议“点、线、面”教学设计

摘 要: 在平面设计中,点、线、面是造型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和单位,拥有图形和符合的双重特性。在设计作品中巧妙运用点、线、面元素,可以更好地辅助设计者在平面艺术创作中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基本形态,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

关键词: 点线面 平面构成 教学设计

不管图形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复杂,最终都可归纳为点、线、面。因此,深刻理解平面构成中三要素点、线、面的概念及不同特点的视觉变化,是在实际设计作品运用之前必须学会的视觉艺术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教会学生巧妙运用点、线、面元素,从而在平面艺术创作中能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基本形态,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

一、点的教学设计

点是相对较小的元素,点只有大小、位置,没有方向,越小的点,点的感觉越强,越大的点,则越有面的感觉,同时点的感觉越显得弱。在某些情况下,点可以被设计成为不同的面来呈现,或者在面的对比下,也可以达到是点非点的效果。比如图4中的第三张图片中的云,就是变形的“点”。在实际教学中,要突出“点”的主要特性,就是表明位置和聚焦性,点在平面上与其他元素对比,最容易吸引人的视线,一般作为中心位置进行设计与运用。

教学设计:在讲点的构成时,出示下列一组图片(如图1)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交流,图1中的点给人以怎么样的视觉效果?分析点的构成要素。

学习小结:点在平面构图中的语意表达来源于点在人们心里产生的联想。内向的点有集中感,给人中心突出的联想;连续的点有贯穿感,给人串珠的联想;大小圆编排的序列点则有远近翻转感,给人点的运动的联想。

设计说明:利用点的多种组合形成视觉冲击效果,让学生能够迅速形成平面设计中“点”的语义表达效果,并掌握点的构成要素:大小、形状、疏密、黑白、遮挡、颜色等。

二、线的教学设计

线是介于点和面之间的构图元素,是视觉上相对细而长的形态。间隔而有规律的点会形成线的视觉效果,间隔且有规律的线会形成平面的形态。在实际教学中,要抓住线富于变化的特点,如曲、直、粗、细、长、短等,通过线的这些灵动变化会使得线更体现出一种动感,并能达到一种面状的动态效果。

教学设计:在讲线的构成时,出示下列一组图片(如图2):

学生活动:观察图2中线的分布与变化,在画纸上设计不同的线,表达想法。学生将自己的设计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各小组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

学习小结:线的构成要素包括长短、粗细、曲直、平斜、交错、黑白、疏密等。不同形态的线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情态,横线有平稳感,竖线有向上的威严感,斜线有延伸感,折线有抑扬顿挫感,曲线有上下起伏的波动感和节律感,交叉线会产生繁杂、紧张的感觉。

设计说明:线在平面构图中是十分重要的,不但要让学生理解线的构成,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运用“线”灵活、丰富地表达出自己的构想,必须通过亲自动手体验,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老师的点评,使其得到有效提高。

三、面的教学设计

面是相对于点、线的平面形态。通常情况下,面的形成大多是点的放大或变形,或者是线的移动与交叉,也就是在平面设计中,点和线的组合与变化,往往用面来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整体效果。

教学设计:在讲面的构成时,出示下列一组图片(如图3).

学生活动:(教师把图片缩小)小组讨论如果把图形缩小,画面上将能看到的是什么?(教师把图片放大)小组讨论如果把图形放大,画面上又能看到的是什么?

学习小结:面的构成要素包括黑白、形状、疏密、曲直、叠加、交错等。面在平面图形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面与点和线相比,是一个平面图形中相对较大的设计元素。

设计说明:通过对面的缩小与放大操作,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小可成点与线,大即成面的变化,理解面的构成要素,以及用点、线构面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四、整体把握平面构成要素

教学设计:教师出示一组平面构成图片(如图4)。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交流,幻灯片中给出的三幅图的基本构图元素有哪些?

设计说明:利用美图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三幅图片中共同点的对比分析,启发学生整体把握图片中的基本构图元素:点、线、面。

上一篇: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知识生成策略探索 下一篇:记一节“友善用脑”模式下的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