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的人工挖孔桩技术

时间:2022-08-24 01:41:37

工民建施工中的人工挖孔桩技术

【摘 要】本文分析研究了人工类挖孔桩施工技术之施工质量、使用范围以及它的优点等,同时结合施工过程的实例,阐述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于公民建中的要求等。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挖孔桩适合使用在直径为0.8米以上,同时没有地下水或者地下水不多的黏土或者粉质粘土中,含有少量砂、姜结石以及砂卵石的黏土,尤其是适合使用在黄土层,但是深度在20米上下的工程中,可以有效的使用在高层建筑或者公共建筑,但是不适合使用在有流沙或者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土层。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挖孔桩技术;分析研究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民用和工业建筑逐渐走向了高层化,而此类高层建筑不管是在结构上亦或是在功能上其要求都是极其严格的,所以对其基础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主要是因为它施工方便、不需要大型的机械设备以及速度较快等特点而被人们所接受,挖孔桩比木桩混凝土打入桩等抗震能力更好,造价也比一般的钻孔技术更低,现阶段被越来越多的人说接受并使用。

1 人工挖孔桩技术之优点

首先,使用人工挖孔桩不但可以有效的、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的造价,以为施工单位减低施工的成本,同时它还能够使得土地的空间获得最科学合理的利用,最终可以有效的减低建筑物的占地面积,节约大量的城市空间,对其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和设计非常有帮助。其次,作为基坑支护构造的人工类挖孔桩,只要使用一些非常简便的机械或者设备就能够实施开挖,对工作面与设备的要求不高,同时还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开挖多个孔,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其工作效率。最后,使用人工挖孔桩进行施工,其施工的过程几乎没有任何的噪音,更加不会有泥浆,在这种条件下就能有效保护周边的环境。可以说是绿色工程,对环境几乎没有任何的影响。所以对于建筑空间比较狭小的地方来说,使用人工挖孔桩技术是非常方便的。

2 缺点分析

2.1 坍塌

上文中已经说过,该技术比较适合使用在没有地下水或者地下水位较低的工程中,如果在地下水位比较的砂性土与淤泥质土进行施工时,容易使得孔壁土出现松散,这样就会降低桩周边土的强度,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不实施科学合理的护壁,会很容易出现坍塌的现象,这是该技术推广最大的局限性。

2.2 工艺不符合要求

使用该技术容易使得桩孔底部出现清底不彻底的现象;测量定位也容易出现失误或者成孔的过程中没有控制垂直程度、成孔之后没有及时浇灌混凝土,这样就使得护壁受到了来自侧面的压力而出现变形现象,最终导致桩位出现偏移。最后导致桩不能符合建筑的要求。

2.3 桩混凝土质量没有达到要求

桩孔大量积水,如果仅仅只是使用普通串简施工,而完全不使用水中浇灌混凝土就会使得混凝土出现离析,桩孔中振捣不好。

2.4 其它安全问题

在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方,使用该技术容易引发周边地下水减少与地面下沉,最终容易使得周边的设备仪器、房屋以及管道受到损害;在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土层排放又有气体,桩孔内出现缺氧,会带来人生安全的伤害。

3 实例研究

本文选取了某建筑工程,该建筑的层次是七层,建筑的总面积为3300平方米,结构形式各不相同,有些是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而有些则是砖混结构。此次研究的建筑大量使用了人工挖孔桩基础。

3.1 地质条件分析

本建筑工程的地层岩性非常复杂,分析其结构主要是:素填土、淤泥质土、软可塑状的粉质黏土、含砂粉质黏土、全风化灰岩、全风化泥灰岩、全风化砂岩、强风化炭质页岩、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灰岩、中风化炭质灰岩。

3.1 施工的程序

任何工程的施工程序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实施,本工程也不例外。首先应该平整土地、桩位、挖首节桩孔土方、首节砼护壁,其次于护壁上再次投测标高和桩位十字轴线,完成之后再安装活动井盖、活底吊土桶以及垂直运输架、排水、照明设施等,以上步骤是后续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第二节桩身挖土、校核桩孔垂直程度与直径、第二节砼护壁、支模、浇筑砼护壁,反复作业一直到设计要求的深度、检查持力层之后实施扩底。最终应该是清理所有虚土、排除所有积水,然后仔细检查尺寸以及持力层,再吊放钢筋笼准备就位。

3.2 人工挖孔施工

这个过程也应该严格按照步骤实施,首先在开挖孔之前需要把布置的场地平整好,清除地表较为松软的杂物与土层,将控制线网布置好,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把握好相关尺寸。另外按照监理复核所查过的为止使用十字交叉的方法来确定孔桩的具置。其次是在所有桩位开发土方,正常情况下挖一米上下,浇筑混凝土井圈首节护壁,使得井圈能够高出地面大概二十厘米,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厚十厘米,之后把桩位纵横的中心线测放在井圈中,同时计算出井孔的控制高程,这样对于下部掘进之控制高程就非常有帮助。再次,在完全以上工作之后修筑钢筋混凝土的井圈,其井圈的一定要保证护壁之配筋与混凝土相等的浇筑强度,上下节的护壁塔接长度必须大于或者等于五厘米,所有护壁在当天施工结束之后的二十小时内拆除,如果护壁出现有蜂窝漏水的现象,那么一定要准时补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事故的出现。最后就是实施第二阶段的开挖,在此过程中应该先从井口使用垂球掉线来找出中心点,同时在井口地步打上一根短不桩,把桩中心投影至木桩顶端,根据这个原来实施第二节护壁之土方的开挖工作。

3.3 砼的灌注

砼需要集中起来进行搅拌,塌落程度一定要控制在四厘米到八厘米,砼下料使用串桶进行下料,同时应该充分保证砼的自由下落高度小于或者等于两厘米,一边浇灌同时还要一边对其进行查实,其桩顶端三米处开始使用插入式振捣仪进行振捣。这个过程看起来非常麻烦,实则不然。砼和一桩内砼的一次浇筑,决对不能留有施工的缝隙,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特殊因素一定要留设有施工缝隙时,一定要在砼周边插下短钢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新砼与老砼之间的结合力。需要注意的是,在砼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主要千万不能有地下水的进入,绝对不可以有超出五十毫米的积水层。如果超出了五十毫米那么就要使用导管对其进行吸干,假若渗水量比较大,那么就应该依据水下砼的相关操作要求进行施工。

3.4 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是孔口围护策略。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砼口周边一带要有浇筑砼护围,同时在围护上安设围栏进行围护,围护应该要高出地面一百二十厘米。围栏应该是使用钢筋制作的。其次是防护壁坍塌的方法:所有桩孔挖结束之后必须即刻支护壁模板,同时还应该浇筑护壁砼,正常时候没在二十四小时之后才能将护壁砼拆除,)

护壁可以适当的加配一些钢筋,这样是为了保证其质量与安全性。上下护壁应该有着钢筋对其进行拉结,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某一段护壁出现有流沙或者淤泥导致护壁由于自重而沉裂的情况。需要特别主要的是,桩底部假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求扩底,那么一般高度要超出两米,扩底的部分必须分段实施护壁处理。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挖孔桩技术于基础施工中在不断的推广使用,其无污染、经济以及快捷的优点获得了很多施工企业的认可。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挖孔桩的确为一种不但经济,同时也非常实用的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其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肖文,马新军,蒋祖浩.深层水泥搅拌桩结合人工挖孔桩处理建筑软基[J]. 西部探矿工程,2011(12).

[2]张万.浅析人工挖孔桩在公民建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7).

[3]肖清发.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上一篇: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探究 下一篇:适应社会发展 加强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