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绘画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2-08-24 01:35:49

印象派绘画的文化内涵

摘要:短短的一二十年(从1874年印象派正式成立到1886年的逐渐衰落)中印象派跃然成为欧洲艺术长河中一颗奇葩,正与它独特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它不会因时间变迁所造成的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失去其意义和价值。印象派画家在相同的年代中,有着相同的经历,又朝着相同的反对派斗争着,他们从不同的方面以全新的视角,真实地、科学地描绘光和色,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扩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同时也孕育了二十世纪艺术更为激烈的,难以自控的变革。

关键词:批判性;独创性;探索性;借鉴性

印象派绘画,是指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以法国为中心风靡全欧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印象主义绘画现象。在印象派绘画(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印象派画家们从不同的方面以全新的视角,真实地、科学地描绘客观世界(包括光和空气氛围),描绘艺术家身边的现实,表达自己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扩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他们是领军人物莫奈、灵魂人物马奈、开拓者塞尚、中坚者雷诺阿、毕沙罗和德加。这些画家不只有他们各异的性格与天赋,而且在某一程度上他们有着不同的观念与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十年内外的相同年代中,有着相同的经历,并且向着同一的反对派斗争着。

印象主义大师

领导人物――莫奈

莫奈是印象主义绘画运动的发起人、引领者和坚定不移的实践者,“光和色”的讴歌者。莫奈早期的作品,主要以人或人物相关的事物搭配适当的风景为题材,之后逐渐偏向纯粹以大自然为主的作品题材,他积极探索表现大自然的方法,记录下瞬间感觉和他所看到的充满生命力和运动的对象,他把对象当作平面的色彩图案来画,而不太注意起重量和体积,此间作品有《草地上的午餐》《圣阿德雷斯的阳光》等。

1868年创作了头一批印象主义的作品,这些作品是用强烈的碎笔触来描绘室外光、运动和瞬间感觉。作品如《印象:日出》《青蛙塘》……

晚年作品则以自己建造的睡莲池为主作画,常在不同时间和光线下,对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以达到真实再现自然的目的,这就有了他的系列组画,《干草车》《鲁昂大教堂》《圣拉托尔火车站》。

灵魂人物――马奈

马奈被称为印象派之父,是位没有参加印象主义八次画展,却被视为印象主义的领袖和奠基者的资深画家,沙龙画展的执著追寻者。他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革新技法,如《草地上的午餐》《左拉像》,善于运用鲜明响亮的色彩,如《女神酒吧间》《穿斗牛服的维多林》,简洁准确的笔触以及减少中间色调,如《喝艾酒的人》《奥林匹亚阳台》《划船》和《娜娜》。同时,他在绘画创作题材上开创了从日常生活和自然风光中取材的先河,强调绘画的色块运筹要高于描绘作用。

表现动态人物的绘画大师――德加

德加能使用多种方式作画,他的油画、素描和色彩、色粉画的影响很大,后期亦能做雕塑。善于从不同寻常的角度描绘对象瞬间的动态,描绘在阳光下,日光下人物与物体的温和色彩。

形与色的大师――雷诺阿

雷诺阿是法国印象画派的先驱,毕生为描绘幸福的一位。以描绘妇女、儿童形象著称。他突出的成就是把印象派的新画法应用带人物画的实践中去,并取得个人独特的风格。他参加1874年首届印象派画展《包厢》一画,那已显示出他在人物画中对印象派用色法的初步尝试。

诗意化风景大师――毕沙罗

毕沙罗是历届印象派画展中始终如一的筹办者和参加者。善于画风景,多写生农村及城市风景,也画一些农民的劳动生活,因此,有“印象派的米勒”之称,他的绘画充满诗意,画风朴实。

新印象派大师

新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对光和色进行研究,但新印象主义对印象主义的原理进一步发展,把纯色分割成点、块排列在画布上,通过人的视觉作用达到和谐,有称“分割主义”或“点彩派”。

后印象派大师

后印象派更注重自我感受与主观情感的抒发,开拓出印象主义的新天地。

理念表现和追求结构美感的大师――塞尚

塞尚,后印象派杰出画家之一,现代绘画艺术之父。塞尚认为,绘画的目的是形色、节奏、空间的探索,企图借助于色彩的配合而不依赖明暗效果表现体积。

情感表现和独立个性的大师――凡高

荷兰后期的印象派画家凡高,是一位以其独树一帜的画风,荒诞不经的行为,令人怦然而惊的举动和对艺术的强烈追求,他既是天才,也是悲剧的主角,谁要是了解他的一生,谁就会被他的勇敢、热情精神所感动!他以跃动的线条,突起的色彩表现主观的感受和激烈的情绪。

1.艺术思想的批判性

印象派绘画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叛逆”的,因批判和“叛逆”被正统沙龙所排斥,又因排斥而增强了“叛逆”性,更坚韧地走上了印象派探索之路。

2.艺术体系的独创性

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虽然仍然保持了绘画的古典形式和一般审美理念,却撼动了传统的绘画方式,松动了传承性极强的艺术之链,在光、色、行、意、美 等方面赋予刻意地营造了新的艺术体系。

3.是艺术精神的探索性

印象派画家始终处于探索之中,起步于探索,发展于探索,在探索中走到一起,在探索中又新展艺术轨迹,在探索中冲撞而分手,自1874年到1886年,印象派共举办了8次画展。其间,印象派绘画曲折发展,印象派画家离合聚散。

4.是艺术技法的借鉴性

印象派绘画不是突然迸发的革命洪流,而是一种缓慢的、不断的发展的顶点,过去时代所有艺术大师对于印象主义原理的发展匀出过力,借鉴了巴比松派风景画家和英国画家等的技法和审美理念对印象派画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互动创新,有悲欢离合,因挤压而演进,因坚韧而不拔,因衰退而新生,单其精神长存。在印象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衰落后,立体主义和20世纪各种理性化抽象艺术从中吸取了动,扣开了20世纪现代艺术之门。

参考文献:

[1]雅克.德比奇等、徐庆平译,西方艺术史[J].海南出版

社,2001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

术简史[J].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齐凤阁、周绍斌,外国美术史[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中国传统艺术资源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现代转化 下一篇:试论舞蹈艺术与时代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