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24 11:14:44

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摘 要:在合作学习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了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高效性和优越性。但是也了解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有效性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在此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现代学习方法。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地分成小组学习,其中涉及大量的工作细节,许多教师在应用时并不能得心应手,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实质性合作的问题,实际运用上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本文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随着现代教育重心的转变,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也是合作学习的设计者,没有教师的参考,小组合作学习就无法实现。既然如此,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其素养决定了合作学习的成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在合作学习方面的认知水平呢?合作学习是一种新颖的、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才能认识它、接受它和运用它。受客观环境的限制,许多教师没有继续教育的机会,但这并不影响其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找一些与合作学习相关的参考文献,通过自学来充实自己。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籍,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十分多,教师完全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从目前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正确的认识造成的,思想决定行为,认识不正确就不可能创造成功的课堂。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二、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和支持

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很多时候都是从教师那里听说的。所以,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之前,可以与学生先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合作学习的目的和目标,合作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秀能力。同时在语文合作过程中要善于与同学沟通,以缩短新的学习方法的适应期。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主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课本牵着自己走,而是要让自己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认为学生理解就可以了,没必要跟学生讲述太多意义与重要性。但事实上,正是因为一些教师的这种想法,致使他们无论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方法,都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让学生清楚了合作学习的意义与方法,才能真正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吸引力,才会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在小学阶段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一旦接受了这种方法,将作为一种终身学习方法,使其受益匪浅。

三、选择合适的内容,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十分广泛,阅读课、识字课、习作课等都可以运用,其关键在于: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在创建合作学习方法上,教师一定要先了解学习,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将这些融会贯通到设计方案中,才能达到意外的效果。而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都是预设的,看上去很合理、很科学,但应用起来却与想象中相去甚远,其最大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了解学生。所以,设计一个合理的、合适的教学设计,其根源一定是来自于学生。在过去,教师只要按照《教学大纲》一点一滴地悉心教授就可以了,但现在不行,新课改给了教师更大的自由度,就是要让教师发挥灵活教学的作用。我们的小学语文书,都配有一本《教师教学用书》,它只是教学的一个参考,而不是教学的标准。因此,设计一个合适的合作学习目标,一定是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再结合文本进行设计。

四、倡导小组自我监督,学生自我约束,评价多元化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对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教师专心地照顾学生,而是把学生培养成人才。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资源,通过自我监控、小组监督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听上去这种想法不切实际,当然在合作意识未植入学生内心时,这种想法的确有些异想天开,但这是一个过程,教师在慢慢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后,就可以让学生尝试自我监控、相互监督。在合作任务中有“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此外,还要对学生学习态度与努力程度作点评。作为一种现代学习方法,成绩评价是次要的,具体评价标准的制定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环境,做到因地制宜。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必须对小组合作模式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论,充实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环境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笑梅.小组合作学习的四个基本经验[J].教育科学研究,2001(12).

[2]蔡憬莹.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时机的把握[J].教育评论,2002(03).

上一篇:基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构建小学语文自主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