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祛痰化瘀治疗高血压伴肥胖30例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24 09:02:33

平肝祛痰化瘀治疗高血压伴肥胖30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平肝祛痰化瘀治疗对高血压伴肥胖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病人随机分为平肝祛痰化瘀加尼群地平组(治疗组)和非诺贝特加尼群地平组(对照组),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压、症状积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高血压;平肝祛痰化瘀;尼群地平;非诺贝特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8-0679-02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事件最主要的促危因素,是致残与死亡的重要诱因。而近年来肥胖人口与日俱增,胖体重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上升,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显著增加。因而有效地防治高血压及肥胖具有积极意义。现以平肝熄风、祛痰消脂、化瘀通络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病人30例,观察其对血压、临床症状、血脂、体重指数(BMI)等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1例病人为2003年6月2007年1月就诊的原发性1级、2级高血压伴肥胖病人。均符合1999年2月出版的WHO/ISO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血压肝火亢盛及痰湿壅盛的诊断标准,且BMI≥25kg/m2。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5岁-65岁(51 14岁±9.15岁);病程0.5年-25.0年(11.53年+7.15年);体重指数25.01kg/m2-28.43kg/m2(26.35kg/m2±0.91kg/m2);合并冠心病5例,合并高脂血症21例,合并糖尿病且空腹血糖≥7.0mmol/L 5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6岁~63岁(51.13岁±8.67岁);病程0.6年23.0年(11.47年±7.04年);体重指数25.06 k/m2~28.65 kg/m2(26.36k/m2±0.92妇/m2);合并冠心病5例,合并高脂血症22例,合并糖尿病且空腹血糖≥7.0mmol/L4例。两组间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人均采取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饮水适量,适度体育锻炼,每刚睡眠时间≤8h。两组病人除降压、降脂药物外原有药物不变,降压药均选用钙拮抗剂尼群地平10mg,每日3次。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服平肝祛痰化瘀中药,组方:天麻15g,钩藤25g,石决明30g,夏枯草25g,茯苓20g,猪苓20g,泽泻15g,大腹皮25g,大黄3g,丹参20g,山楂15g,姜黄15g,黄芪30g。每日1剂,3次分服。对照组服苯氧乙酸类调脂药非诺贝特0.1g,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症状、相关检验及BMI的变化。血压采取每次检查前休息10min,坐位测右上臂血压3次,取平均值。临床症状包括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腹胀、心悸、失眠、烦躁、腰酸腿软等。检验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酮(LDL-c)、血糖、肝肾功能等。

1.4 血压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1Hg-0.133kPa)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mmHg或以上。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lO mml4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下降10mmHg-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1.5 临床症状标准O分,临床无症状;1分,症状轻微;2分,症状常发生,程度中度;3分,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学习。

1.6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临床等级比较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高血压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

例,显效率6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显效率33%,总有效率80%。两组降压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值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2.3 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由治疗前的(1.97+0.76)分降为治疗后的(0.90+0.71)分,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由治疗前的(1.98+0.67)分降为治疗后的(1.40+0.50)分。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肝肾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组冠心病仍有心绞痛发作1例,空腹血糖≥7.0 mmol/L2例;对照组冠心病仍有心绞痛发作2例,空腹血糖≥7.0 mmol/L 4例。治疗组治疗后TC,TG,HDL-c,LDL-c,BMI值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病病人常有头痛、眩晕等肝火亢盛表现;高血压伴肥胖病人还常有头重如裹、胸闷腹胀、心悸、呕吐痰涎、舌苔白腻等痰湿壅盛之症。究其原因,此类病人往往有过食肥甘厚味,相对运动不足,至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津血反成膏脂;又肺、脾、肾三脏对水液代谢失调,使痰湿水饮停滞,或郁而化热,最终形成肝火肝风上亢,痰湿上扰,阻滞经络,蒙蔽清窍与痰湿膏脂壅盛久停于体内的病理特征。

针对本病表现出的肝火肝风与痰湿膏脂壅盛瘀阻经络的病理特点,予平肝熄风、祛痰消脂、化瘀通络治疗。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夏枯草清热平肝,泻火熄风;茯苓、猪苓、泽泻、大腹皮祛痰湿水饮以降浊消脂;大黄、丹参、山楂、姜黄消脂化瘀通络;佐以黄芪增添祛痰消脂、化瘀通络之力。现代药物研究亦提示上述多数药物能改善血脂、血糖和水盐代谢,具有明显的降压、降脂、利尿、减肥、扩张血管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对高血压伴肥胖病人采用平肝熄风、祛痰消脂、化瘀通络治疗具有明显降低血压,特别是舒张压,改善症状,调治多项血脂指标和降低BMI的作用。

上一篇:温阳化瘀汤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致室间隔穿孔及室壁瘤形成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