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化瘀汤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2-10-06 06:37:52

温阳化瘀汤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温阳化瘀汤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温阳化瘀汤,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优于对照组76.7%(P

关键词:难治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温阳化瘀汤

中图分类号:R541.6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8-0676-02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病人生活质量差,死亡率高。1999年5月-2006年8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温阳化瘀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64例病人系我院1999年5月-2006年8月收治的心功能为Ⅲ级~Ⅳ级的住院病人,均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中医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肿、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2 临床资料将64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N:年龄(63.2+9.5)岁;病程(8.69+6.17)年;心功能Ⅲ级18例,Ⅳ级16例;其中冠心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5.2±9.8)岁;病程(8.26+7.23)年;心功能Ⅲ级16例,Ⅳ级14例;其中冠心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及原发病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常规应用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治疗,同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阳化瘀汤。处方:红参10g,黄芪30g,附子10g,云苓20g,葶苈子15g,泽泻20g,赤芍15g,当归5g,川芎15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疗程为1个月。

1.4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的变化情况;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包括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长短轴缩短率(FS)、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E/A);③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血清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1.5疗效判定标准心功能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心功能达到I级或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足2级;无效:心功能分级无变化。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症状分级量化表计分,并根据积分评定改善情况。无症状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

1.5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计算机软件处理,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显著性水平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改善比较(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变化比较(见表3)

2.4 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中出现洋地黄中毒者3例,低血压2例,低血钾1例,血清肌酐升高者2例;治疗组用药后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剂的联合应用,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上常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洋地黄中毒、利尿剂致水、电解质紊乱,ACEI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有时反而加重病情,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难题。为探索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更有效的途径,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温阳化瘀汤,旨在减少西药的毒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笔者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认为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病机多属阳气虚损、血瘀水停。心肾阳气亏虚是其关键性病理基础,血瘀是其主要病理环节,血瘀水停是其重要病理产物;气虚、阳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本虚标实,治宜标本同治,虚实兼顾。温阳化瘀汤中红参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收缩力和耐氧能力,其性温热,补气通阳,与黄氏合用既善补心气,又助云苓、泽泻以健脾利湿消肿。黄芪具有利尿降压,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平均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增加心排血量等功效。川芎、当归、赤芍等活血通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协助利尿剂更好的发挥消肿作用。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之上源,药理研究证明具有强心,减慢心率,增加排血出量,降低肺静脉压的作用;同时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引起电解质紊乱少,尤其适用于反复应用地高辛中毒的病人。附子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助阳化气。诸药相伍,具有益气温阳、利水化瘀之功,应用本方,可使本虚得扶,标实能除,切合病机,收标本兼治之效。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温阳化瘀汤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对机体内环境干扰少,既能减少强心利尿西药的用量,又能使其在临床使用时更安全,毒副反应明显减少,发挥中西药结合之长,弥补两者之短,使其相得益彰。

上一篇:脑心通胶囊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病人左室肥厚... 下一篇:平肝祛痰化瘀治疗高血压伴肥胖30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