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8-24 06:23:13

如何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教学 寄宿制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我们在肯定教学改革,重视师生对话,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不难发现,在课堂教学氛围上热热闹闹,学生大胆自由展示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某些不足之处。因此, 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成为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谈谈对农村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社会的发展及课改的普及,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读文学作品,经常阅读报刊,丰富知识,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并通过教学中的朗读、说话、讲解等活动,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才能提高教学水平。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今天,已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时代了,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掌握学科知识和常规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掌握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多门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综合,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合贯通,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才能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小学生的求知和求学的愿望。

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精巧的课堂设计是情感教育的“主心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了保证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平时我一定要认真地备课,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把握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多抽学生回答问题,多关注那些胆小的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课堂是一个充分体现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动空间,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都会流露出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会使我们收到意想不到的听课效率。

三、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积极推进大阅读

学生容易心血来潮,经常是三分钟热度。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把生本教育的成果巩固下来。我一批阅出好的习作就拿到班上范读。后来好的习作比较多了,就建议小组编辑一份手抄报,摘录小组内习作的精彩选段在全班传阅。学校写作兴趣活动小组还收集各班优秀习作每月出一本《优秀习作集锦》,在全校传阅。除此之外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征文,总之,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欲望,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我要读书”的愿望。

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方便统一管理的特点,每天中午和下午饭后有两个“诚信读书吧”为全校学生开放,满足一部分没借到书或查阅、收集资料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师陪读,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晚自习前40分钟课外自由阅读的习惯,能就自己喜欢的图书报刊自由阅读。另外学校少先队每周三晚自习为学生播放学生喜爱的爱国电影、纪录片,一方面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了历史。

作为语文教师,我一有时间就会和学生一起读书,有时候还把自己读到的好书推荐给他们或把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念给他们听、与他们交流。学生有想要而又查不到的资料我会帮他们在网上查阅。当然我给他们的是不经过删减排版的最原始的网上资源,因为我发现这样的资料利用率最高。不同喜好、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还不怕资料重复。

四、培养农村小孩的自信心

农村孩子无论在书面表达还是在口头表达方面,都显得比较“木讷”。这些孩子从小生长在农村,能见识到的东西很有限,平时的阅读也仅限于课本,基础比较薄弱,因些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帮助学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1.为小孩多创造一些交往和沟通的条件和机会。农村留守小孩较多,平时缺乏教管,爷爷奶奶总是呵护有加,孩子势必少了与人交往的经验,也就缺乏交往的机会,甚至不知道如何与小朋友相处。因此老师平时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分组活动,让小孩多融合在一起,创造沟通的机会。

2.随时巩固小孩的自信。巩固孩子的信心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当老师看到孩子因不断成功而树立起信心时,千万不能以为大功告成,更要不断鼓励孩子,巩固其自信心。孩子只有在不断的鼓励中,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来树立起自信。

3.允许小孩犯错误。心理学家塞奇斯说:“从犯过失的痛苦中走出来,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过失不放,应该去赞扬孩子们尝试活动的努力和勇气。”老师在平时的课内外生活中不仅要允许小孩犯错误,而且还要去耐心地指正而不是批评。

五、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我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身心发展的优势,结合日常教学有步骤的进行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黄加文.《小学寄宿制管理模式理论探讨》 .《浙江教育科学》. 1995 年第5期.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二版.

[3]叶敬忠,潘璐. 《农村小学寄宿制问题及有关政策分析》 .《中国教育学刊》. 2008年第2期.

[4]王斌娟. 《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农业教育》 .2008年第3期.

[5]陈孝彬 高洪源. 《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版.

[6]马锦华. 《农村学校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 2008年第6期.

[7]《乡村教师 人心不稳》. 《浙江人大》.2008年第8期.

上一篇:实施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老残游记(节选)